前言
本篇文章講的是從JVM角度比較==和equals的區別
一:** Java數據類型分類**
Paste_Image.png
1:基本數據類型
又稱為原始數據類型,他們之間的比較應該使用(==),比較的是他們的值。
2:引用數據類型
當引用數據類型用(==)進行比較,比較的是他們在內存中的存放地址。
當復合數據類型之間進行equals比較時,這個方法的初始行為是比較對象在堆內存中的地址。
equals()方法是用來判斷其他的對象是否和該對象相等.
//equals()方法在object類中定義如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但在一些諸如String,Integer,Date類中把Object中的這個方法覆蓋了,作用被覆蓋為比較內容是否相同。
// 比如在String類中如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var1) {
if(this == var1) {
return true;
} else {
if(var1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var2 = (String)var1;
int var3 = this.value.length;
if(var3 == var2.value.length) {
char[] var4 = this.value;
char[] var5 = var2.value;
for(int var6 = 0; var3-- != 0; ++var6) {
if(var4[var6] != var5[var6])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
很明顯,這是進行的內容比較,而已經不再是地址的比較。依次類推Math、Integer、Double等這些類都是重寫了equals()方法的,從而進行的是內容的比較。當然,基本類型是進行值的比較。
二: String類的討論
String a = "abc";
String b = "abc";
System.out.println(a == b);//true
輸出true
說明:==在進行復合數據類型比較時,比較的是內存中的存放地址。因此a與b引用同一個String對象。
String b = "abc";
String c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c == b);//false
System.out.println(c.equals(b));//true
輸出:
false
true
說明:b,c分別引用了兩個對象。顯然,兩者內容是相同的,因此equal返回true。第一個例子也一樣。
三: 解釋
String str1= "hello";
String str2=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tr3= str2;
首先看一張內存上述的內存分配圖
Paste_Image.png
從圖中可以發現每個String對象的內容實際是保存到堆內存中的,而且堆中的內容是相等的,但是對于str1和str2來說所指向的地址堆內存地址是不等的,所以盡管內容是相等的,但是地址值是不相等的
“==”是用來進行數值比較的,所以str1和str2比較不相等,因為str2和str3指向同一個內存地址所以str2和str3是相等的。所以“==”是用來進行地址值比較的。
5. 為什么Java中1000==1000為false而100==100為true?
Integer i1 = 100, i2 = 100;
System.out.println(i1 == i2);//true
Integer i3 = 1000, i4 = 1000;
System.out.println(i3 == i4);//fales
查看Integer.java類,會發現有一個內部私有類,IntegerCache.java,它緩存了從-128到127之間的所有的整數對象。
看源碼
private static class IntegerCache {
static final int low = -128;
static final int high;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private IntegerCache() {
}
static {
int var0 = 127;
String var1 = VM.getSavedProperty("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
int var2;
if(var1 != null) {
try {
var2 = Integer.parseInt(var1);
var2 = Math.max(var2, 127);
var0 = Math.min(var2, 2147483518);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var4) {
;
}
}
high = var0;
cache = new Integer[high - -128 + 1];
var2 = -128;
for(int var3 = 0; var3 < cache.length; ++var3) {
cache[var3] = new Integer(var2++);
}
assert high >= 127;
}
}
所以例子中i1和i2指向了一個對象。因此100==100為true。
Demo地址
最后
不懂得地方歡迎私信我,我會在第一時間給予回復,如閱讀中發現寫錯的地方,歡迎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