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前言
- 一、華為云助力中小企業快成長
- 二、星光 SaaS 伙伴-漢得信息
- 2.1、企業基本介紹
- 2.2、企業使命
- 2.3、企業優勢
- 三、數智時代特點
- 3.1、消費互聯網的拐點
- 3.2、產業互聯網的興起
- 四、數智企業演進歷程
- 4.1、回首過去
- 4.2、展望未來
- 五、Gartner 對業務組合能力的理解
- 六、2022 年重要戰略技術趨勢
- 6.1、分布式企業(Distributed Enterprise)
- 6.2、云原生平臺(Cloud-Native Platform)
- 6.3、全面體驗(Total Experience)
- 6.4、可組合應用(Composable Applications)
- 七、云原生(Cloud Native)
- 7.1、云原生的四個維度
- 7.2、聚焦應用價值交付
- 八、企業級 SaaS 現狀
- 8.1、企業級 SaaS 構建的難題
- 8.2、如何解決 SaaS 構建難題
- 九、企業級 SaaS 如何構建?
- 9.1、戰略規劃
- 9.2、組織能力
- 9.3、平臺架構設計
- 9.4、方法論
- 9.5、平臺
- 9.6、工具
- 總結
前言
中小企業快成長,選擇華為云更可靠!技術強、資源多、創新快、更安全。本文所介紹內容來自于華為云快成長企業科技直播間,本期主題為企業級 SaaS 能力構建,云原生賦能數字化創新,分享來自于漢得信息,也歡迎大家來共同探討云原生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相關話題。一、華為云助力中小企業快成長
華為云倡導“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華為云快成長企業科技直播間是華為云推出的面向中小企業旨在幫助企業解決數字化轉型難題,加速千行百業云上創新的科技互動系列直播間。
每解鎖一個新科技,專家詮釋一個新故事;探尋企業科技力量,助力企業快成長。
二、星光 SaaS 伙伴-漢得信息
2.1、企業基本介紹
漢得信息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全面服務能力提供商。
- 20 年 + 企業信息化服務經驗。
- 8000+ 專業 IT 咨詢實施顧問。
- 6000+ 國內外優秀企業客戶。
- 20000+ 成功項目案例。
- 十余處國內基地。
- 六大境外子公司。
- 十余家參控股公司。
- A 股上市(300170 漢得信息)。
2.2、企業使命
甄合科技倡導:傳遞體系化方法論,提供協作、測試、DevOps 及容器工具,讓團隊效能更快更強更穩定。具體如下圖所示:
2.3、企業優勢
- 專業:10+ 超過 10 年的資深業務架構師、技術架構師、測試架構師參與場景分析及落地實施。
- 交付:70+ 實施顧問,專注于研發效能管理細分領域的實施,負責項目的實施落地。
- 研發:50+ 研發團隊規模,緊跟市場需求,吸收前沿技術,搭建成品生態,保證產品活力。
- 客戶成功:“甄選”客戶成功服務體系,交鑰匙,管家式的成功服務。
- 服務范圍:借助豐富的企業管理信息化經驗,甄合提供全場景研發效能平臺和體系化的方法論,幫助企業拉通需求、設計、開發、部署、測試和運營流程,形成研發管理規范、設計企業級應用架構、搭建研發體系,讓研發更快更穩更簡單。
- 案例:制造、流通、能源、地產等多行業實施案例。
三、數智時代特點
現如今數智時代來臨,千行百業均面臨著新的特點:產業互聯網與銷售互聯網攜手升級。
3.1、消費互聯網的拐點
以消費互聯網為例,在前 10~15 年,以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轉型,進行人貨場的重構,在日常的消費場景中,滿足消費者線上消費的需求,極大地提高了生活的便捷。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消費互聯網在新的階段遇到了拐點:微信用戶數突破 13 億,用戶數增長達到拐點,智能手機用戶群體售貨量達到拐點,這個時候互聯網 + 隨著誕生,產業互聯開始興起。
3.2、產業互聯網的興起
產業互聯網強調人機件的協作,企業內部在打通自身人機件協作的基礎上,在上下游實現延伸,提升整個產業鏈的協作效率。
產業互聯網作為消費互聯網的供給側,二者通過供應鏈杠桿連接(貨倉端、運配服)實現攜手升級,這是我們對于數智時代的理解。
四、數智企業演進歷程
4.1、回首過去
數智企業的發展歷經不同的發展歷程,從最早提出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開發獨立小軟件到商用套件的出現,到 2006 年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大型的 ERP 軟件、套裝軟件開始做后期部署,而在最近的 4~5 年,眾多企業發現之前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并未能滿足企業的需求,開始邁進數智化的大門,具體發展歷程如下圖所示:
數智化歷程中通過統一的平臺構建整個鏈條上的軟件工具來支撐企業業務的創新,業務模式具有 OP、SaaS 等不同方式的部署。
4.2、展望未來
從現階段到未來的發展又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以 PaaS 平臺為基礎構建 C2M 及 SaaS 的相關軟件,SaaS 平臺云原生的技術正在走向越來越多的企業。展望未來,越來越多的產業互聯網企業會出現共享 PaaS,這是屬于我們的“詩和遠方”!
發展到極致階段,公有 PaaS,ToB 類應用市場出現,互聯網企業如天貓、淘寶等需要服務就可以去公共 PaaS 平臺上尋找即可。
五、Gartner 對業務組合能力的理解
Gartner 認為業務組合能力是一種使企業機構能夠進行創新并迅速適應業務需求變化的思維方式、技術和一系列運營能力。“業務組合能力是應對波動性的良策”。
其將業務組合能力分為三個維度,分別是可組合的思維、可組合的業務架構和可組合的技術,具體如下圖所示:
六、2022 年重要戰略技術趨勢
Gartner 發布的 2022 年重要戰略技術趨勢有 20 多條,我們詳細羅列出與本文主題相關的 4 條進行深入探討。
6.1、分布式企業(Distributed Enterprise)
采用遠程和現場混合工作模式。2023 年,75% 分布式企業將實現比競爭對手快 25% 的收入增長。
- 傳統企業機構:以辦公室為中心。
- 分布式企業:分散在各地的工作者組成的。如疫情期間大家居家辦公。
6.2、云原生平臺(Cloud-Native Platform)
云原生平臺“能力即服務”向互聯網技術創造者提供彈性擴展,加快價值實現降低成本。2025 年,云原生平臺將成為 95% 以上新數字服務基礎。
6.3、全面體驗(Total Experience)
全面體驗:客戶體驗(CX)、員工體驗(EX)、用戶體驗(UX)、多重體驗(MX)
目標:提升客戶和員工的信心、滿意度、忠誠度和擁護度。
6.4、可組合應用(Composable Applications)
可組合應用架構增強業務適應性,采用可組合應用企業在新功能實現速度上比競爭對手快 80%。
七、云原生(Cloud Native)
7.1、云原生的四個維度
云原生四個核心要點:DevOps、持續交付、微服務和容器。
云原生包含四個方面、兩個維度,首先是架構,如微服務架構,其次是計算云原生,從早期的物理服務器到如今線上虛擬機,最后就是涉及到團隊的開發云原生,共同實現協作,具體如下圖所示:
云原生不僅僅是一種工具,產品或者簡單的方法論,而是一個生態體系。企業落地云原生需要四個維度的建設,分別是“平臺、工具鏈、架構和團隊”。
- 團隊:傳統的“瀑布式”轉變為持續交付和快速迭代,項目制、科層制轉變為網狀敏捷協同組織。
- 架構:傳統一體化架構應用→分布式架構 + 微服務架構。更新、升級或者重啟牽一發動全身,構建新應用難以復用已有功能重復“造輪子”。
- 容器技術:業務組件解耦復用,隔離跨平臺遷移,彈性可伸縮。
- 工具鏈:云原生敏捷開發工具鏈與開發框架,工程管理最佳實踐,包括 DevSecOps、Agile、CICD 等。
- 平臺:云原生不斷輕量化打造云上應用,需要云平臺為開發應用和運行賦能。基礎平臺可以選擇私有云、公有云或者是混合云。
7.2、聚焦應用價值交付
企業通過云原生的技術來構建 SaaS 應用,聚焦應用價值交付客戶,應用即服務,而不用過多去關注服務器等要求,而這些就可以交付于華為云這樣專業的廠商做。
- IaaS:硬件的自動化管理,人與機器的解耦合。獲得效率/提高資源利用率。
- PaaS:應用的自動化管理,應用與 OS 的解耦合。獲得彈性可伸縮/簡化運維/聚焦應用價值交付。
- SaaS:應用的自動化管理,應用即服務全面解耦合。聚焦應用價值交付/應用即服務。
八、企業級 SaaS 現狀
8.1、企業級 SaaS 構建的難題
那么企業級 SaaS 如何構建就成了一個問題,隨之細剖我們發現問題會更多,如下圖所示:
8.2、如何解決 SaaS 構建難題
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從早期的數字化團隊轉型為高效能協同的價值交付團隊,應用新的技術/架構/方法論/工具構建企業級 SaaS 創新平臺,支撐數字化轉型賦能企業業務創新。
從企業級 SaaS 能力構建的角度來看,我們要將其視為一個系統工程:戰略規劃、組織能力、研發體系、企業級架構、方法論、效能工具。
九、企業級 SaaS 如何構建?
9.1、戰略規劃
在戰略方面,數字化創新平臺建設思路,企業級的 SaaS 平臺將業務戰略拆解為業務架構,再而決定策略如何建設和執行,拆分之后再決定項目如何具體實施,這是在戰略規劃階段需要明確的,具體如下圖所示:
9.2、組織能力
戰略 = 目標 + 相匹配的組織能力
在組織能力方面,新的數字化轉型將之前的定位成本中心/運維中心轉變為現在的能力共享中心/Business Partner(ITBP),這樣才能促使組織成為高效協同的價值交付團隊,具體如下圖所示:
以漢得信息為例,讓聽得見炮火的人來呼喚炮火,以強大的組織中臺能力服務前端精兵作戰,加速業務創新,如下圖所示:
9.3、平臺架構設計
對于平臺架構而言,得架構者得天下。很多平臺表面的問題歸根節點是架構的問題,要實現 SaaS 平臺業務架構、系統架構、測試架構的三維統一以保證產品體系,具體如下圖所示:
9.4、方法論
在方法論層面,有了戰略規劃之后不可或缺的就要進行業務分析,我們在梳理業務邊界、系統邊界通過微服務映射起來,進而交給研發團隊迭代交付,我們就需要做模型驅動/組件化研發/敏捷化交付的工作,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建立企業級 SaaS IPD 研發體系,如下圖所示:
IPD 與常規的單體開發模式的關鍵區別:從公司全局最優角度看待每一項研發投資(不是局部最優),明確需求實現步驟,并在全公司范圍內嚴格執行。
9.5、平臺
在平臺方面我們強調組件化研發,能力復用,具體如下圖所示:
- 能力復用:統一語言,統一標準,調高效率。
- 能力本質:數據,組件(技術組件,業務組件),微服務,API,工具(調度,監控)。
- 復用方式:頁面服務編排,后臺服務編排,規則引擎,BPM/SOA/工作流等,FTL工具等。
- 價值流:業務需求→業務場景→解決方案→能力識別→流程編排→服務編排→微服務服用→API 復用→數據復用
- 能力復用本質:結構化的過程,統一語言,建立標準,提高效率的過程。
9.6、工具
在工具方面我們強調協同(精益敏捷/大規模敏捷/異地協同/工時),需求池管理,自動化測試,持續集成交付(CI/CD),容器云。
如 Choerodon 豬齒魚開源全價值鏈多云敏捷協作平臺,通過提供精益敏捷、持續交付、容器環境、微服務、DevOps等能力來幫助組織團隊來完成軟件的生命周期管理。
亮點:助力企業搭建DevOps平臺丨加速項目團隊敏捷轉型丨傳統軟件的“互聯網+”微服務化改造。
總結
在構建企業級 SaaS 能力方面,我們總結為:對內提升團隊能力與效能,提升團隊架構能力,核心培養業務架構師,技術架構師,測試架構師,使用效能工具提升團隊效率,任務可視化,敏捷協同/異地協同/多項目協同,自動化測試,自動化部署,容器化支撐;對外擴大生態合作,生態合作伙伴認證,統一規范,統一標準,統一準入,規范化認證評估,基于架構能力,要求體系規范,工具支撐,降低人員要求。我是白鹿,一個不懈奮斗的程序猿。望本文能對你有所裨益,歡迎大家的一鍵三連!若有其他問題、建議或者補充可以留言在文章下方,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