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信息技術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學情分析】
一、本學期學生現狀分析:
本計劃針對七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對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后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后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所以這學期要多提供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多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學到知識。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清華大學出版社會出版的《初中信息技術》九年級上冊。內容包括:
第一單元:網絡新生活
第1課 瞬間博覽——網上搜索
第2課 在家買書——網上購物
第3課 你問我答——網上交流
第4課 “圍脖”新傳——網上發言
第二單元:網絡新體驗
第5課 美好記憶 ——網上相冊
第6課 心向往之——網上旅行
第7課 溝通無限——網上翻譯
第8課 另類網絡——思維導圖
第三單元:再探Word
第9課 輕松變臉 ——表格、文本的相互轉換
第10課 文明禮儀 ——標簽類文檔的制作
第11課 妙手編輯 ——樣式的使用
第12課 神奇的“宏” ——宏的作用
第四單元:別樣的PPT
第13課 瓷苑奇葩 ——相冊保存為視頻
第14課 民歌悠揚 ——制作音頻、視頻播放器
第15課 爭分惜秒——動畫效果
第16課 靚畫美圖——提取圖片
三、本學期學生能力要求: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本學期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總體原則采取“導學案”教學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明確教學重點、難點關鍵,探索、研究疑難問題及有關微機實踐。分析學生情況,統一教學要求,盡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課必備,寫好教案。領會大綱精神,鉆研教材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做到十備:一備滲透德育;二備重點突出,突破難點方法得當;三備信息技術基本概念;四備信息技術基本操作用語、基本術語;五備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六備疑難問題的解決思路;七備信息技術實驗操作的增補及成敗關鍵;八備學生自學提綱;九備操作練習作業精選;十備課堂教學的總設計。
壓縮包內容:
清華大學版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