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共享是現代計算機網絡的最主要的作用,它包括軟件共享、硬件共享及數據共享。
在網絡中,多臺計算機或同一計算機中的多個用戶,同時使用硬件和軟件資源。
通常多用戶同時需要的資源總是超過系統實際物理資源的數量,但采用邏輯(或虛擬)資源分配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可較好地處理這個矛盾,從而提高計算機的使用效率。 (推薦學習:web前端視頻教程)
但必須由操作系統進行協調管理,才能避免混亂。方法主要有兩種:由操作系統統一管理分配,適用于同一計算機系統中的多用戶;用戶互相通告,適用于網絡系統。
資源”是指網絡中所有的軟件、硬件和數據資源。共享”指的是網絡中的用戶都能夠部分或全部地享受這些資源。
例如,某些地區或單位的機票、酒店可供全網使用;某些單位設計的軟件可供需要的地方有償調用或辦理一定手續后調用;一些外部設備如打印機,可面向用戶,使不具有這些設備的地方也能使用這些硬件設備。
資源共享即多個用戶共用計算機系統中的硬件和 軟件資源。在網絡系統中終端用戶可以共享的主要資源包括處理機時間、共享空間、各種軟設備和數據資源等。資源共享是計算機網絡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
資源共享的兩個基本原理:
一、大數定律:
大數定律說的是:如果用戶的數目很大,并且他們使用資源的要求都是突發式的隨機產生,那么將全體用戶看成為一個整體時,這個用戶整體對資源的使用要求就變得相當平滑和比較穩定,并且也是可以預測的。 [3]
二、規模經濟性
規模經濟性說的是:當一個系統中的資源與用戶數目同時按比例增加時,在一定范圍內,系統的規模越大,這個系統就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