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期小編給大家匯總介紹了mysql的6個基礎的知識點,下面繼續給大家分享一下另外7個知識點:
7、什么是死鎖?怎么解決?
死鎖:兩個或多個事務相互占用了對方的鎖,就會一直處于等待的狀態。
常見的解決死鎖的方法:
(1)、如果不同程序會并發存取多個表,盡量約定以相同的順序訪問表,可以大大降低死鎖機會。
(2)、在同一個事務中,盡可能做到一次鎖定所需要的所有資源,減少死鎖產生概率;
(3)、對于非常容易產生死鎖的業務部分,可以嘗試使用升級鎖定顆粒度,通過表級鎖定來減少死鎖產生的概率;
如果業務處理不好可以用分布式事務鎖或者使用樂觀鎖
8、多版本并發控制
MySQL的大多數事務型存儲引擎實現的都不是簡單的行級鎖。基于并發性能的考慮,他們一般都同時實現了多版本并發控制(MVCC),不僅MySQL,包括Oracale、PostgreSQL等其他數據庫都各自實現了MVCC,但基于實現的機制不盡相同,因為MVCC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InnoDB的MVCC,是通過在每行記錄后面保存兩個隱藏的列來實現的,一個是創建時間,一個是系統版本號。每開始一個新的事物,系統版本號會自動遞增。
9、char和varchar的區別?
varchar是變長,char是定長
varchar占用空間更多,會多出一個字節來儲存字符長度,超過255個字符使用兩個字節
char無碎片,varchar經常更新會造成碎片
10、MySQL性能優化
表結構優化:數據類型的選擇通常更小的最好,盡量避免NULL,表字段不宜太多,有時候反范式設計會帶來性能的提升。
經常查詢的列建立索引
索引列的基數越大,數據區分度越高,索引的效果越好。
對于字符串進行索引,應該制定一個前綴長度,可以節省大量的索引空間。
根據情況創建聯合索引,聯合索引可以提高查詢效率。
避免創建過多的索引,索引會額外占用磁盤空間,降低寫操作效率。
訪問數據太多導致查詢性能下降
確定應用程序是否在檢索大量超過需要的數據,可能是太多行或列
確認MySQL服務器是否在分析大量不必要的數據行
避免犯如下SQL語句錯誤
查詢不需要的數據。解決辦法:使用limit解決
多表關聯返回全部列。解決辦法:指定列名
總是返回全部列。解決辦法:避免使用SELECT *
重復查詢相同的數據。解決辦法:可以緩存數據,下次直接讀取緩存
是否在掃描額外的記錄。解決辦法:
使用explain進行分析,如果發現查詢需要掃描大量的數據,但只返回少數的行,可以通過如下技巧去優化:
使用索引覆蓋掃描,把所有的列都放到索引中,這樣存儲引擎不需要回表獲取對應行就可以返回結果。
改變數據庫和表的結構,修改數據表范式
重寫SQL語句,讓優化器可以以更優的方式執行查詢。
確定ON或者USING子句中是否有索引。
確保GROUP BY和ORDER BY只有一個表中的列,這樣MySQL才有可能使用索引。
LIMIT偏移量大的時候,查詢效率較低
可以記錄上次查詢的最大ID,下次查詢時直接根據該ID來查詢
11、IN和exists的使用?
exists對外表用loop逐條查詢,每次查詢都會查看exists的條件語句,當exists里的條件語句能夠返回紀錄行時
(無論記錄行是的多少,只要能返回),條件就為真,返回當前loop到的到這條紀錄,反之如果exists里的條 件語句不能返回記錄行,則當前loop到的這條記錄被丟棄,exists的條件就像一個bool條件,當能返回結果集則為true,不能返回結果集則為 false
in查詢相當于多個or條件的疊加,這個比較好理解,比如下面的查詢
select * from A where cc in (select cc from B),用到了A表上cc列的索引;
select *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cc from B where cc=http://A.cc) ,用到了B表上cc列的索引。
12、什么是交叉鏈接、內鏈接、外鏈接?
內連接(INNER JOIN):有兩種,顯式的和隱式的,返回連接表中符合連接條件和查詢條件的數據行。(所謂的連接表就是數據庫在做查詢形成的中間表)
外連接(OUTER JOIN):外連接分為左連接或左外連接、右連接或者右外連接、全連接或全外連接。我們簡單的就叫:左連接,右連接和全連接
左外連接:返回左表中的所有行,如果左表中行在右表中沒有匹配行,則結果中右表中的列返回空值
select t.teacher_name, s.student_name from teacher t, student s where t.id= s.teacher_id(+);
右外連接:恰與左連接相反,返回右表中的所有行,如果右表中行在左表中沒有匹配行,則結果中左表中的列返回空值
select t.teacher_name, s.student_name from teacher t, student s where t.id(+) = s.teacher_id;
全外連接:返回左表和右表中的所有行。當某行在另一表中沒有匹配行,則另一表中的列返回空值
交叉連接(CROSS JOIN):也稱笛卡兒積。
概念:不帶WHERE條件句,它將會返回被連接的兩個表的笛卡兒積,返回結果的行數等于兩個表行數的乘積
13、SQL語句關鍵字的執行順序
FROM:對FROM子句中的左表和又表執行笛卡爾積,產生虛擬表VT1。
ON:對虛擬表T1應用ON篩選,只有那些符合條件的行才被插入虛擬表VT2。
JOIN:如果指定了OUTER JOIN ,那么保留表中未匹配的行作為外部行添加到虛擬表VT2中,產生虛擬表VT3,。如果FROM子句包含兩個以上表,則對上一個連接生成的VT3和下一個表重復執行步驟1-步驟3,直到處理完表為止。
WHERE:對虛擬表VT3應用WHERE條件篩選,只有符合條件的行才被插入到虛擬表VT4中。
GROUP BY:根據GROUP BY子句中的列,對VT4中的記錄進行分組操作,產生虛擬表VT5。
CUBE|ROLLUP:對虛擬表VT5進行CUBE或ROLLUP操作,產生虛擬表VT6。
HAVING:對虛擬表VT6應用HAVING過濾器,只有符合條件的記錄才被插入虛擬表VT7。
SELECT:第二次執行SELECT操作,選擇指定的列,插入到虛擬表VT8中。
DISTINCT:去除重復的數據,產生虛擬表VT9。
ORDER BY:將虛擬表VT9中的記錄按照字段進行排序操作產生虛擬表VT10.
LIMIT:取出指定行的記錄,產生虛擬表VT11,并返回給查詢用戶。
睿江云官網鏈接:www.eflyclo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