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本文應該引起項目管理者和開發人員的思考:如何進行薪酬管理?如何規劃職業生涯?
生在IT行業,發現周圍很多朋友對薪酬問題有疑問,因為這種不解,導致經常帶情緒,對工作、生活很不利。人的幸福度,其實已經不決定于物質條件,而是心態。心態往往基于比較:
縱向比較:和自己以前比、和前輩比。患過癌癥或大病的人,死而復生后,往往有知足平和的心態,干起事業來,那種創造力和胸懷,常人無法超越,比如蘋果的喬布斯和萬科的王石。
橫向比較:和自己同事、大學同學比,和社會富人比。90%以上的人會比別人優點,越比越不爽。
舉兩個身邊的事情吧:
案例1
小張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知名IT外企,做軟件項目開發,入職時月薪3000,每年漲20%,頭三年大概是3000、3600、4500,而且年底雙薪,季度項目獎金,年終獎。
案例2
小李,小張的大學同學,關系甚好,而且技術水平也差不多。畢業時,小李進入了一家知名汽車制造商,當時正趕上公司實施ERP,不過,因為是一家非常傳統的生產企業,他的薪水是2500,每年只漲10%,要照顧公司內部的財務、生產崗位人員啊。所以頭三年是2500、2800、3200,年底雙薪,其它就沒有了。
三年后,兩個曾經的同窗好友聚會,傾訴衷腸。不知不覺談到自己的公司,小張為自己的公司無比自豪,說公司每年會評項目創新獎、每個月有幾天的免費培訓、技術交流會。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小李無比的落寞,天上人間啊。因為自己的公司別提培訓,不加班就知足了,每次公司大會,都是評選業績貢獻獎、機械設計獎,IT部門似乎被打入冷宮。
案例3
這樣,小李怏怏不快地干了三個月,走人了。去人才市場一看,自己竟然成了搶手貨。五家公司面試,四家開出底薪8k,來否?他簡直不敢相信,難道自己是個人才?
從三個案例,大家有什么啟發?(記憶技巧:小張:薪水總在漲,小李:公司不理你)
說說我的看法吧。
1、三種不同的待遇,都是公平、客觀的
小張進入的是典型的IT行業,小李進入的是制造業,后來進入的是ERP行業。大家都知道,ERP實施工程師顧問,業界行情是客戶給實施方平均6000/人天,所以年薪20萬是個很普通的薪水。
2、部門性質不同
小張進入的是利潤部門,公司格外器重,比如培訓、項目獎金。當然,即使是做軟件開發企業,比如外包,這類公司靠銷售拉活,所以會特別重視項目經理和售前;相反,干活的普通開發人員往往命如草芥,加班加點。誰叫我們進入這類價值鏈低端企業呢?因為靠成本取勝是最簡單的方法,公司往往沒有這種魄力:靠提升效率和提升質量贏得持續競爭力。再說,這類低端貨,沒有技術含量,人才市場有的是。
企業文化、愿景、價值觀,以人為本,扯淡吧。
小李進入的是成本部門,和公司財務、行政、生產是一個層次。一般人,期望有高瞻遠矚的主,往往不切實際,在中國目前這種低端制造業環境下。既然IT部門只會花錢,公司能省則省。那種沒有受器重和尊重的感覺,很打擊人的自信和熱情。
后來,小李進入了ERP行業,曾經三年的汽車行業ERP實施經驗,在這個ERP人才缺乏的年代,自然格外有競爭力。也許哪一天,曾經每月給他3200的東家,又請他所在的公司來實施ERP,這時候給出的可是6000,注意,是每天。
一個IT人,進入一家傳統行業公司時,往往是給IT行業的薪水,進入公司后,就受到本行業贏利現狀,以及本公司其它崗位的制約,往往再往上漲就很難。
就看公司老板的格局了,究竟把IT部門定位在成本還是利潤,如果公司的贏利風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IT,那么薪水也許會令人滿意,比如美斯特邦威。
像很多IT項目,加班加點干也許只有幾個月,但老板可是考慮發全年的薪水,還要考慮明年的薪水。IT外包?往往是一種美好的YY。
如果老板把IT定位為成本,就慘了,IT部添張椅子,買個打印機都要嚴格審批,IT員工地位何在,熱情何在?要么證明自己,要么離開,要么毀滅。
自己本人也處于這樣一個半尷尬狀態,所以思考良多。
關于創業的題外話
怎么說呢,如果是創業,開一家純IT企業,風險非常大。因為國內大部門公司,業務流程還沒有成熟到需要全面信息化的地步,只需要一套財務軟件、進銷存、郵件系統就差不了。管理軟件,本質上是解決一種秩序。當人的腦袋都沒有秩序意識,做出來的系統會很聰明嗎?
國內一百多家OA軟件企業,我們想想,OA系統真的可以節省紙張?節省紙張真的有意義?真的可以解決內部政治、灰色交易和部門溝通?在中國這樣一個高度不職業化、做事不規范化的社會,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到實施信息化的臨界點。
如果不能給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軟件銷售就會很難,忽悠的路是走不長的,也很艱辛。
純粹的互聯網創業,真的,水太深。不要說開心網、優酷網,他們每年投入上億至今還沒有盈利,就不說陪葬的同類的上百家企業。媒體,往往只是宣傳成功的,那些失敗的,恐怕是99%,對我們更有幫助的,恰恰是那死去的99%,因為你更可能和他們是同道。
所以,IT人士要創業,還是互聯網+傳統業務比較靠譜,以互聯網作為營銷渠道的思路走,站長和上網沖浪的概念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部門網友的回帖:
????? Stoneskin:人沒有跳槽或被雷的準備是不行的。。
??? 要克服自己的惰性,讓自己保持一定的競爭性。有跳槽的機會就別猶豫。
?
hardPass:努力提高自己,水平高了底氣才足,才可以不看人臉色拿薪水
?
yvfish:兩手準備吧
首先“把工作當成事業做”在天朝太不現實了,有個3-5年工作經驗的人其實都會有這方面的困惑
不管是在甲方型公司還是在乙方型公司,IT部門都不是強勢地位,都是人家手里的一塊磚。
如果你現在的公司能讓你成長,而且公司發展形勢比較好,恭喜你,好好干吧
如果公司不怎么樣,但你能夠成長,別著急,邊干邊看吧
如果公司不怎么樣,你也沒法成長,干脆點,閃人吧
如果自己不爭氣,那去Foxconn吧
【加薪最快的方法就是跳槽】
【跳槽有風險,選擇請謹慎】
?
giginet:關鍵看個人。其他都是虛的。社會即使有灰色交易,有不公平,那也是自己能力不行,眼光不行,沒什么可抱怨的。
激進性會選擇怎樣的人生?陰謀小人呢?光明正大呢?老實本分呢?心態平和點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目標,世界觀和價值觀。
題外話:既然有喜歡別人的勇氣,就要更有超越其他人的勇氣和毅力,否則,一切只是無病呻吟,沒事找抽。
?
LZ:其實,對于我本人,因為是合伙人,沒有什么發展和待遇方面的困境及不滿,在IT這塊,我基本有80%以上的決策權,比如人事、項目計劃。
真正的憂慮:
1、因為IT以外部門認為我們是成本部門,所以比我們強勢(認為是花他們掙來的錢),導致決策時雙方會有點不快(爭執不下時,誰聽誰)。
提示:不要期望每個人都有全局觀、長遠發展觀。
2、明年漲薪水的事情很發愁,如果沒有達到員工的預期,我如何處理,除非公司今年利潤有很大提升。但要知道,網站(營銷渠道)只是決定公司盈利的一個方面,還有產品價格、客服水平、廣告投入等我不能駕馭的方面。
可是有人會認為我很悲觀,只是我有較強的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