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對于學外語的作用,怎么強調也不過分。經常接觸英語的人都知道,遇到生詞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認識的單詞,又不明白這句話什么意思。這個時候,辭典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
今天一位朋友問我一句英文的意思,這是紐約時報關于作家塞林格的一個標題:
Still paging Mr. Salinger.
難點就在page這個詞上,做名詞的時候,它的意思是“頁碼”,這個大家都清楚。而在這里顯然是做動詞。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一個十多年前流行的英文詞,pager,就是BP機,傳呼機,那么這個詞是不是“傳呼”的意思呢?依然傳呼塞林格先生?
你能分析到這一步說明英文還是有底子,但是僅僅靠猜測是學不好英語的,我們需要查辭書。查《朗文當代英語大辭典》,page做動詞的時候,是(通過大喇叭)找人,呼叫人的意思。這么一解釋,一幅熟悉的畫面躍然眼前。在機場候機大廳里,叮咚一生之后,傳來廣播員的聲音:“下面廣播找人,由紐約飛往曼哈頓的塞林格先生,請速到13號登機口,有人找。”那么這句話,就似乎可以翻譯成:
依然尋呼塞林格。
既然辭典這么重要,對于一個像我這樣熱愛學習的人來說,該裝備什么辭典呢?
一、只此一本的選擇:商務印書館《朗文當代英語大辭典》(英英-英漢雙解)
如果你手頭只準備一本辭典,就是它吧。《朗文當代英語大辭典》(英英-英漢雙解),這本辭典是只此一手的選擇。這本辭典原名是《朗文英語語言和文化辭典》,顧名思義,以解說英語的文化為己任,面向英文中高級用戶,融會貫通,例句豐富,共收詞8萬。這是我的常備辭典。
購買這本辭典要注意,你有三種選擇,正常本,縮印本,大字本。千萬不要買縮印本,盡管它便宜輕便,但字體小得難以辨認。我們知道同樣的小字號,英文還可忍受,中文根本無法辨識。除非你視力特別好,否則需要一起買一個放大鏡,或者同時買一把二胡(老了之后當阿炳)。
二、緊跟時代的選擇:上海譯文《英漢大詞典》(第二版) 陸谷孫 編纂
如果你從事翻譯工作,如果你想把握時代的脈搏,如果你預算有限,就買一本陸谷孫的《英漢大詞典》吧。這本辭典,榮獲過N個獎項,問世之后替代了梁實秋編的《遠東英漢大詞典》,成為聯合國編譯人員使用的主要英漢工具書。買這本辭典,最大的好處就是,陸老不但最懂中文,而且最跟時代,他經常自己一個人翻譯新詞,而這本第二版的出版時間是2007年。這么新鮮的辭典,還有什么詞能漏下呢?
三、此生足矣的選擇:牛津兄弟
牛津,有多少爛辭典假汝名以行?牛津在辭典界的地位,就如同中國在特色社會主義界的地位一樣,是高山仰止的標準。但牛津,也分等級。
牛津老大:最高級的牛津辭典,就是《牛津英語大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牛津兄弟的老大,也是英語辭典界的圣經。它一共有20卷,目前在亞馬遜的售價是$877,國內書商動輒索價萬元。這么貴的辭典誰會買呢?問得好。其實,沒有任何人能夠讀完這本辭典,它的存在更具有象征意義,象征這人類對知識無限的追求。
然而人類的這點成就這一切,在電子時代失去了駭人的體量和質感。OED的光盤版,只需要兩張CD-ROM,在亞馬遜賣$235。但凡買過這套電子版的人,無不怨聲載道,因為它的界面設計實在太差了。查完一個詞之后,居然沒有一個后退鍵。只能用鼠標瀏覽,但又不支持鼠標右鍵的COPY和粘貼。總之,如果花錢買來的話,大概會非常痛苦。
順便說一句,《牛津英語大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有個縮印版,The Compact Ed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內容跟OED一樣,價格只要320,但字體非常恐怖,是把OED四頁的內容印到一頁上,如果你不想寫一部失樂園續集的話,最好還是打消買它的念頭。
牛津老二:《牛津簡編英語大辭典》(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可能是牛津也覺得自己浪費森林太不像話,于是出了一個簡編版。不要以為看到shorter,就真shorter,其實,這是牛津家族中第二大的辭典。兩大本3888頁的厚度,也夠意思了。況且這個在牛津大辭典的基礎上,做了人性化的處理,只用2500個單詞來釋詞。這本國內沒有引進。
牛津老三: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國內已經出版了,名為《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 》(上海外語出版),售價不菲,在網上也要賣315元左右。如果或OED和SOED側重詞源學,引經據典太多,太學術的話,那么這一本就是給人類預備的。不過這本辭典的中文翻譯挺討厭,因為把每個例句都翻譯了,包括:“Yes, I will.” 這樣的。如果你想擁有一本英英的原版,先不要急著去亞馬遜下單,下面有一個終極解決辦法。
牛津老四:《牛津現代英漢雙解詞典》, 英文版叫 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即牛津簡明,大學級別的辭典,中高級用用也足夠了。
老五是誰,我也分不清楚,有人說是《牛津高階》,有人說是《DK牛津》,我個人更喜歡后者,它的全稱是:《DK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插圖版)》,插圖豐富,印刷精美,放在案頭,讓人常坐紅袖添香之遐想。網人介紹,DK與朗文現代結合在一起,最為順手。我覺得,兩者都屬于,中量級的辭典,也都側重文化,反而覺得有些重復。反倒是,陸谷孫《英漢大詞典》與之配合,比較得到。
四、一網打盡的選擇:Casio電子辭典 EV-SP2900。
誰不曾有過電子辭典,就像誰不曾有過初戀?然而,初戀與初戀是不一樣的,秦觀有詩:“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是一種什么境界,薛蟠吟道:“女兒愁,閨房里蹲著個大馬猴”,這又是什么話。
在上網本只要2000出頭的今天,你愿意掏差不多同樣的價錢,買一個黑白屏幕的電子辭典嗎?
但是,如果你真的有一筆預算,我建議咱們一起買Casio電子辭典 EV-SP2900吧。
因為它包含了上面所說的陸谷孫《英漢大辭典》、牛津排行老三的《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還有漢英大辭典,還有現代漢語大辭典。以及一些純粹湊數的辭典。
它還帶著真人發音,手寫輸入。如果你遇到不認識的漢字,比如:“龖”,只要你花一個上午把這個字輸入辭典,它就會告訴你“請換電池”。
五、電腦上的電子辭典
太多了,多的不可勝數。可意志薄弱如我者,無福消受,因為只要電腦一打開,我就沒有任何學習的心思,更不用說查單詞了。
讓我們一起拉動一點內需,至少買一本《朗文當代英語大辭典》。好嗎?
如果商務印書館請我在東四十條吃個爆肚,那這篇博客該是一篇多么NB的軟文啊!
延伸閱讀:《辭典選用的基本觀念》
(文中提到的辭典光盤可以去迅雷或者verycd搜索下載)
開始經營這個部落格,最常遇到的問題是要我介紹辭典,不知是發問者語言習慣的因素,還是認知的判斷使然,不少人要我介紹「一本辭典」讓他們可以學習英文。但是從我過去的文章里不難看出,只靠「一本辭典」要學好英文根本是緣木求魚,用英文來講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這樣的一篇文章我很早就想寫,只是不斷涌入的發問者各種背景皆有。有走過求學階段,再加自己努力過一陣子的上班族;有理工科系的大學生,有高中生,也有大學英文、外文科系的學生,更有準備出國的準留學生。
在相同問題的背后隱藏著不同的需求,簡單一句「把英文學好」,其實有人希望看懂電影,有人期待與外國人應對自如,有人渴望讀英文一目十行;希望英檢過關者當然也大有人在。
我困擾的是,在這多樣又參差的背景與需求里,可能歸納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提供參考嗎?另一個擔心是,曾有朋友在我的建議與指導下開始使用英英辭典,即使如此,還是要克服層層障礙,經歷許多心理轉折才有辦法漸漸適應以英英的方式讀英文。我必須說,擁有英英辭典與會用辭典已經是一個落差,會用辭典與學好英文之間又是一個落差,這過程要克服的困難不少。
言歸正傳,我自己不用英漢辭典,所以只會介紹別人使用英英辭典。先不管學習者的需求是聽、說,還是讀、寫,必須回歸一個基本動作加強練習,經過長時間的磨練才會有成果累積,這基本動作是閱讀而且是「精讀」。其他聽、說、寫,甚至「翻譯」,我都視之為閱讀的延伸。前面許多文章我已經提過類似的看法,現在又這么講也不算是什么新觀念了。
初學使用英英辭典者,請從學習型辭典開始,這類型辭典有五本,我簡單列個個人的喜好順序:
1. LDOCE4v2(Longman Dictionary of Comtemporary English 4.2 《朗文英語當代大詞典》)
2. MED2(M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2 《麥克米蘭英語詞典》)
3. Collins Cobuild 5(柯林斯辭典 5)
4. CALD2(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 Dictionary 2 《劍橋高階學習字典》)
5. OALD7(Oxford Advanced Learner Dictionary 7 《牛津高階英語詞典》)
這喜好順序是經驗之談,從我自己閱讀、查詢這樣的循環里不斷體會得到的。前面寫過關于個別辭典的探討多少有更深入的評析,有興趣多了解者可以再回去查詢以前的文章。
不管學習者程度深淺,學習型辭典一般而言足可應付八到九成的查詢需求,因此學習者的重點最該放在這一群辭典上。一個建議的「基本」收藏量,五本中最少要有三本。未必依照我的喜好順序,學習者自己覺得好用最重要。假如英英辭典的使用遇到了適應上的困難,可以試著從Collins Cobuild 5這本開始。
學習型辭典再往上看,我大概會列出美國的College Edition等級的辭典,屬于這一類型的辭典有四本,分別是:MW11, American Heritage College Dictionary, Fourth Edition (AHCD4) , Random House Webster ’s College Dictionary (RHCD),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Fourth Edition (WNWCD4)。除了美國這四本之外,我要再列入英國的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CED)。
如果要排我的喜好順序,大致如下:
1. MW11(M-W 11th Collegiate 《韋氏學院字典》)
2. CED(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柯林斯英語辭典》)
3. AHCD4(American Heritage College Dictionary, Fourth Edition 美國傳統大學詞典 4)
4. WNWCD4(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Fourth Edition (Book with CD-ROM) 韋氏新世界大學辭典)
5. RHCD(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 蘭登書屋韋氏大學詞典)
MW11與CED之間的優先順序有時候很難說,我讓MW11排在第一多少有平衡英美兩國辭典的用意。 CED近年動作積極,從七版到八版,再到九版都在一、二年之間發生的。如果有什么要批評,就是CED的光碟做得太差勁,功能陽春到讓人難以忍受。像我這樣一切以光碟表現為主要參考依據,我愿意再另外推薦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Eleventh Edition (COED11) ,內容有中上的豐富程度,光碟則表現非凡。
屬于上面這個等級的辭典,我的建議基本收藏量是二到三本,這類型的辭典在應付較不常見的單字。幾年前媒體報導禽流感時,常看到avian influenza的寫法,當中的avian學習型辭典全部查不到,只有求救于這類型辭典才找得到。但相對的,college edition等級的辭典解釋單字向來言簡意賅,不避難字,使用之前要有心理準備。
再往上,就是一群二、三千頁的大型辭典,這群辭典都極有各自的特色,主要的幾本如下: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5th Edition (SOED5),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 W3), Random House 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 (RHD),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4th edition (AHD4), The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到了這一類型的辭典,坦白說「普通」的學習者可能不容易碰到,我也不打算排列我的喜好順序。再上去,大概就剩辭典天王OED,這應該不用介紹了吧。
以上僅就「閱讀」之需求開列辭典選用清單,我打的如意算盤是,這些辭典都有光碟,光碟里就有好幾套thesaurus辭典,這里我將 Longman Language Activator也歸屬于thesaurus一類。 Thesaurus在寫作上就有很大的用處,這是使用光碟辭典一舉多得的優勢。
從成本方面來看,我所建議的三本學習型外加二本college edition辭典,購置支出約新臺幣四到五千元之間。這樣的價格,大約等同于一部中等功能的口袋型電子辭典。但我知道,電子辭典受學習者喜愛的程度遠超過英英辭典。有時候想想,臺灣英語文學習者沒有很大的進步,也許口袋型電子辭典也是禍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