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IBM全球副總裁兼IBM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博士看來,IBM百年不衰的根本原因在于將創新力凝結成軟件然后進行合適的傳播,其間最重要的是成功打造出了一個吸引人才、培養研發人才并激發出人才創新力的環境和氛圍。而保持創新領導力的關鍵,就是要著重培養人才。作為人才的承載體,軟件就是把這些人才集聚在一起共同創新的最佳平臺。
作為全球最大的商業軟件公司,IBM正在幫助不同規模的企業探尋他們最重要的業務需求,通過將客戶需求與IBM的業務能力相結合,從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事實上,在IBM中國開發中心(IBM CDL)一直有一個優良傳統,研發出來的軟件產品與解決方案都會在內部大量運用。換句話說,IBM自己就是他們產品的大客戶。這些創新項目在IBM內部是如何運作的,從中收獲了哪些經驗。日前,IBM全球副總裁兼IBM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博士、IBM中國開發中心副總經理蔡春松、IBM中國軟件集團大中華區戰略及市場總監吳立東與CSDN記者分享了IBM軟件創新力的秘訣。
IBM全球副總裁兼IBM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 王陽博士
IBM的幾大軟件產品:WebSphere、BA、Industry Solu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Tivoli、 Rational、Lotus凝聚了IBM對協作創新的理解,正是有了這些協作創新平臺,IBM才能將全球5萬多名研發人員,85個研發中心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成為一個GIE(Global Integrate Enterprise)。全球各地的人才各有特色,有獨到的見解,只有把全球人類的智慧結合起來,在一個共同的平臺上協作創新,才能創造出世界一流最頂尖的軟件來服務全球客戶。
IBM內部如何應用社交解決方案(Social Business Solution)
蔡春松表示,IBM內部基于Lotus Connections部署了一個完整的社交商務解決方案供員工使用,包括微博、書簽、及時通訊應用、維基、視頻、小工具等等,還可以跟IBM其他例如Lotus Notes、Lotus Sametime等產品做有效鏈接。IBM還將自己的社交解決方案用到CDL舉辦的AP QSE Sysmposium(亞太軟件工程質量論壇)。亞太軟件工程質量論壇作為面向全亞洲工程師大會,目的在于讓大家分享軟件工程的最佳實踐。
往年大會運作方式跟傳統大會一樣,把參與者200多人拉到香格里拉,做一次會場、嘉賓陣容規格很高的演講,但往往影響力和參與力達不到預期。今年面對有限的經費預算,同時辦一場影響力更深遠的大會,如何利用IBM社交商務解決方案成了組織者考慮的問題。通過IBM的社交商務平臺,不僅參與者覆蓋到了全球,包括亞洲、北美、歐洲的很多國家,在文獻數量上也有了突破,投稿達到653篇,比去年增長了21%,三天的活動中有4000多人從全球16個不同的地點參與大會。
IBM中國開發中心副總經理 蔡春松
據IBM中國開發中心部門經理張海玲介紹,基于IBM社交商務解決方案與傳統大會運作方式至少有幾個不同:首先在組織和差旅費用上比去年節省了50K。在會議持續宣傳、資源重復利用、會后反饋、與會者之間的互動方面都比以往有了很大創新。
基于IBM內部環宇云的開發和測試
IBM中國開發中心高級經理陳小康在談到環宇云的初衷時,首先,CDL從1999年成立到現在,每年硬件投入都保持在20%~30%以上的增長,很多軟件開發產品不斷進入中國CDL開發計劃。但是,每個軟件產品的開發都是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對于硬件或者計算資源都是跟著部門在走。換句話說,在采用內部私用云之前,IBM實驗室的計算資源分散在250個開發部門。集中化管理能力非常低,每個部門管理自己的計算資源。而計算需求又是動態變化的。常常一個部門,一段時間內軟件開發對硬件要求比較多,需要很多機器,但是又找不著,但是有些部門的產品已經開發出去了,硬件資源處于閑置狀態,造成極大的計算資源浪費。
其次,IBM軟件產品開發來講,因為對于質量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對于軟件開發測試的流程、范圍和環境的要求都比較復雜。此外,CDL長期采用了大量合作伙伴參與IBM軟件產品開發的模式,高峰期有來自于合作伙伴的1000多名工程師參與CDL的開發。而云計算也已經成為了CDL2011年到2015年兩大戰略重點之一。至此,計算資源的集中化管理、共享;簡化資源部署和快捷配置...這些迫切需求都促發了IBM內部環宇云的誕生。
CDL內部云計算基礎架構
CDL目前云計算基礎平臺大概有接近5000個左右的虛擬機,為數以千計的IBM軟件工程師提供需要的共享計算資源,為數以百計的IBM軟件產品開發提供動態資源和快速部署,為數以百計的合作伙伴工程師提供安全的接入,另外還提供對于數以千計的計算系統的資源使用效率和報告。這里面用到的產品包括Tivoli Provisioning Manager、Tivoli Monitoring、Tivoli SmartCloud Provisioning和Smart Business Desktop Cloud。
據悉,本地Tivoli產品開發團隊在使用新技術的云提高測試效率,目前有超過28個開發團隊正在使用HSLT云做開發測試工作,平均系統搭建時間由原來的2小時以上降為5分鐘左右,完全替代原有的356個舊服務器,包括各種各樣大的服務器、小型機、PC所提供的資源和功能。
此外,TivoliTrader為Tivoli軟件產品專門提供系統級測試應用程序,這個測試應用程序來講在采用了HSLT之后用戶應用非常簡單,只要一次點擊就可以完成復雜的部署工作,可以節省大量的測試環境搭建時間到數分鐘內。
IBM軟件集團大中華區戰略及市場總監吳立東概述了IBM“軟件能力”——“創新力”的話題
用RTC開發RTC及Jazz的新一代產品
談到CDL采用的軟件開發環境,目前已經完全基于Rational產品的軟件開發環境。CDL從1999年成立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Rational。Rational從2003年并購進來,從那以后,IBM CDL的軟件開發環境,工具、流程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就是基于Rational軟件平臺這個軟件平臺為各種角色,包括需求分析師、產品經理、項目經理、軟件開發人員、質量部門、測試工程師、架構師提供了一個協同開發的平臺。
在Rational Team Concert(RTC)的開發過程中,擺在開發團隊面前的,是解決用戶在開發中的需求和解決RTC開發團隊自身需求的雙重任務。事實上,IBM中國開發中心(CDL)的Rational Team Concert開發測試團隊就是基于Rational Team Concert(RTC)產品完成了新一代Jazz產品的開發測試工作。
作為IBM Rational的重要開發項目,RTC的開發團隊匯集了IBM全球的諸多資深軟件人才,甚至包括杰出工程師和IBM院士。這些專家分布在不同的國家和城市,如何整合資源成了RTC的首要任務。此外,RTC不同模塊的開發被分配到全球不同的開發團隊完成,例如,RTC的平臺Jazz的服務器被放置在多倫多,不同模塊和組件的開發小組分布在瑞士、法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中國、印度等十幾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作息時間、地域風俗和工作方式考驗著RTC整合全球協同開發的能力。
對于如此龐大的全球分布式團隊來講,如何才能實現365天24小時的可靠運轉?如何管理開發資產,保證版本正確?RTC內置的管理器和適配器解決了這個問題。RTC內置了源碼管理器,并配置了能夠與ClearCase、ClearQuest交互數據的適配器,能夠隨時同步各地的開發進展,進行開發資產管理和項目缺陷跟蹤,保證了異地開發的高效性和準確性。(付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