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做的這個“思考了半年”的決定:進軍智能手機,是于5月4日夜10時45分。他所發布新浪微博稱:“現在每個人都想擁有高性能的智能手機,高富帥白富美人手一iPhone,難道吊絲只能買便宜低檔貨?360作為一個開放平臺自己不做手機,但我們決定和國際國內廠商合作,推出多款360用戶特供機。”同時,周鴻祎向微博網友征集價格、配置方面的意見作為參考。
周鴻祎稱,360推出手機的決定是在他思考360除了提供免費殺毒服務,還能再做些什么的情況下做出的。他稱,目前正在做的幾件事都不能達到回饋用戶的初衷目的。
當晚,周鴻祎的短信回復更是進一步細化了其思路:360不做制造,不做品牌;廠商制造完成后,貼廠商自己的,由360直接供給用戶。
這就相當于是奇虎360從手機廠商定購一部分手機,然后以進貨價格,甚至更低價格銷售給奇虎360的用戶。類似電信運營商定制機模式,如聯通定制蘋果的iPhone,再通過各種套餐模式賣給用戶。但與電信運營商不同的是,運營商主要是通過語音等電信服務收費,而奇虎360獲得的是流量。
換言之,周鴻祎是在復制其PC時代的經驗。在PC領域,奇虎360可以把流量賣給百度、淘寶、新浪等媒體公司,做一個流量批發商,也可以直接賣給廣告主。不過,這一復制方式也存在風險。
“做流量批發商需要有百度這樣的流量零售商存在,而直銷給廣告主,前提是奇虎360如同PC時代一樣對用戶有絕對影響力。”5G創始人洪波指出,“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發生變化,周的努力不一定能成為現實。”
前景堪憂?
智能終端手機在目前而言真是火到一塌糊涂,那么我們不妨猜想一下,360此時推出手機,應對的是國內手機熱潮逐漸下滑的情況,利用這一點推出再掀起風暴,一舉成名,的確省掉一筆推廣費用嘛,而且連360周鴻祎本人還沒有確認手機什么牌子、什么價格、什么配置,貌似饑餓營銷的招也在里面,不過話說回來了,360周鴻祎進軍智能手機市場是否說明360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沒有賺頭了呢?
猜想一:360殺手锏或手機免費或聯盟通信部門合作
360一向以“免費”商業模式著稱,而此次推出針對于360用戶的智能手機,從一定程度而言,倒是有心插柳。不管是從目前互聯網評論分析還是媒體透露上來看,360的殺手锏,一方面手機免費使用綁定IP并使用360產品,另外一方面則是通過聯合通信部門進行手機卡綁定業務,這個是目前手機市場的老套路,至于360手機是否會走這條路子呢?這也只是猜想之一。
且出產手機另一目的就是移動互聯網入口的占領!360在PC終端的市場不少,從目前移動互聯網安全角度思考,的確是這樣一個上市公司即將想進入的領域之一,并且目前在國內,幾大智能手機PK蘋果、諾基亞等國際品牌正是水深火熱之時,360若是在此時出那么一腳,定能夠引起軒然大波,這比較像周鴻祎作風,移動互聯網信息安全是一個話題,如何在手機終端入口斷絕這個安全隱患也是一個話題。
下一頁:智能高配置低價格+免費個性增值
猜想二:智能高配置低價格+免費個性增值
小米手機“智能、高配置、低價格”的戰略遙遙領先于其他品牌,在這點上的確見到了雷軍不同凡響的一面,至于小米今后的局勢,目前似乎不是探討的時候,但對小米手機來說“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的360是否也會走這樣的線路呢?這似乎是必然的,但與此同時,要想占領移動終端的市場,單單滿足了此舉是難以成就的,畢竟周鴻祎不是干手機出身,那只能做服務。
移動互聯網安全方面有太多值得思考,昨日莫湘兆接受采訪的時談到紐約交易所上市公司網秦,認為它未來會走個性化服務線路,并在此基礎上積累用戶及維護用戶。而相對于360在網秦基礎上實行收費手機+免費360產品或者收費360產品+免費手機等模式,并且實行增值服務及不定時提醒用戶等模式進行。那究竟360手機如何?現在大家一無所知,移動互聯網安全領域又會如何?那么拭目以待吧。
猜想三:一款不會定義在UI和配置上的360特供機
360若是做好了UI,那么這樣一款手機就相當不錯了,周鴻祎不會從UI和配置上下定義,要么還是殺毒,將免費殺毒進行到底。因為UI誰也敵不過蘋果,配置方面國內而言小米還是領先,這個時候做手機的羅永浩也不知道在哪里?因此激烈的市場中鋌而走險很符合360這個角色,但是險中求勝也是能夠力挽狂瀾的。智能手機還沒有一個遙遙領先的中國品牌,就更別提在移動互聯網應用為王的時代下如何保證安全與流暢的活了!
這樣的猜想大膽而又具有意義,畢竟目前國內手機商場的亮點都是能夠一目了然的事情,產品升級快,更新快,只注重在設計和配置上的手機隨著蘋果的出現曾起到一陣浪潮,就在大家期待iPhone 5出來的時候,國內智能手機還得有一拼,因為周鴻祎來了,而且帶著是360整個產品體系最引人注目的一款產品。
分析:復制PC時代流量為王是否能站穩腳步?
360手機橫空出世,是周鴻祎爭奪移動互聯網起始頁戰略的一環。事實上自上市后一年來,奇虎360也曾四面出擊布局移動互聯網,推出包括360手機衛士、360手機桌面、91手機助手、360瀏覽器、360手機助手、360安全通訊錄、360云盤等十余款產品。
周鴻祎的移動思路可以追溯到其PC戰略的構筑。在PC互聯網時代,他走的是“應用為王”之路:因為Windows XP長達八年未升級新版,成為一艘“漏洞百出的破船”,各種流氓軟件大行其道,周鴻祎高調打流氓軟件大旗,一戰成功,快速獲得用戶與市場,之后奇虎360迅速實現“流量控制”,并通過瀏覽器、網址導航實現商業模式的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流量批發商”。
從某種意義上說,誰把握更多流量,誰就更有話語權。“互聯網大佬”一詞與周鴻祎名實相符。然而,互聯網發展近二十年,流量也發生了三次大轉移。第一代流量洼地是雅虎、Google等廠商,它們通過內容聚合獲得流量;第二代則是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網站,這些關系、分享的平臺使流量趨之若鶩;第三代就是移動互聯網,而這也正是周鴻祎不斷推出移動互聯網產品與應用的原因。
周鴻祎希望復制PC時代的成功,推出多款應用,然后通過應用獲得流量,遺憾的是,這些應用并沒有獲得期待中的成功。事實上這不是周鴻祎一個人的遺憾,而是所有互聯網大佬包括Google、Facebook等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遺憾,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規則與PC互聯網時代已經不一樣。
“軟件+硬件+互聯網”這條“鐵人三項”的道路不僅是給手機廠商的啟示,更是給互聯網廠商的啟示。
下一頁:周鴻祎的移動“三級火箭”如何布局?
分析:周鴻祎的移動“三級火箭”如何布局?
周鴻祎在PC互聯網時代曾經靠三級火箭的布局獲得成功。第一級是安全衛士,獲得用戶,并向用戶推薦其旗下的系列“安全”應用與服務;第二級則是瀏覽器,向用戶展示各種互聯網應用與服務;第三級則是網址導航,直接對接廣告主及百度、淘寶、團購網站這些流量零售商,實現商業模式。
不過,即使是借鑒“鐵人三項”改弦易張向喬布斯致敬,周鴻祎的移動互聯網道路也不會趨同于任何一家手機廠商,包括蘋果。
周鴻祎的“運營商”道路還是單點突破,并非在“軟件+硬件+互聯網應用與服務”全面開花。而單點突破的壓強原則一直是周鴻祎比較推崇的方法,即將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一個點上,而不是分散兵力。這個壓強點應該是互聯網產品與服務,而硬件和軟件(操作系統)似乎更像是綠葉。這也符合周鴻祎的“互聯網服務運營商”定位。
周鴻祎在做一個“三級火箭”布局。“亞操作系統平臺+安全”是一級火箭,具體產品包括360手機衛士和手機助手等;而二級火箭是應用展示平臺,包括了瀏覽器、手機桌面、360安全通訊錄、電池醫生等;三級火箭則是360云盤等。
在商業模式的構造上,火箭的第一、二級兼為免費,但可以通過“轉移支付”方式獲利,比如做流量批發商或者是直接賣給廣告主,第三級應用則可能直接收費。
而奇虎360手機硬件伙伴的任務是,預裝更多的360應用與服務。如果360的應用與服務是云,那么硬件與軟件廠商就是360“云”服務到達的“端”。
結語:多元化盈利才能夠更好駕馭移動互聯網
奇虎360不會自己獨立運作手機業務,與第三方合作推出定制手機是必然。360聯合硬件廠商推出手機,更可能的發展方向是在手機移動支付平臺、手機互聯網安全等內置軟件系統上做出更多開發,推出360深度定制手機,提供多種網絡服務功能,以期在新領域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盈利渠道。
不管是從手機終端還是應用上而言都是一種危機,不盈利導致了太多因素的出現,融資了的正在燒錢,沒有融資的進入不到市場,智能手機的火爆使得我國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各類應用爭先開發,各種終端高調上市,這些本都是盈利模式的思考。
百度有百度推廣,騰訊有增值服務,天貓商城拿管理費,豬八戒收任務提成等等這些商業模式,但是移動互聯網有什么樣子的商業模式呢,智能手機不僅僅是一款手機。那么,如何更簡單、更高級?靠什么盈利呢?如何多元化?利用好移動互聯網是個問題,360周鴻祎進軍智能手機市場我也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或者說壓根就沒有打算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