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個容量為n的數據集合中同時找到最大數和最小數的最優方法是:首先讓所有的元素參與兩兩比較,這樣總共比較了n/2次,最大數肯定在勝者組中,最小數肯定在敗者組中;然后從容量為n/2的勝者組中找到最大的數,最少要比較n/2 - 1次;同理,從容量為n/2的敗者組中找到最小的數,最少要比較n/2 - 1次。所以總共需要比較 (3n/2) - 2次。以上假設n為偶數。奇數同理。
這是同時尋找最大數和最小數的最優算法。
?
??? 那么,我們要從一個容量為n的數據集(假設該數據集是一個集合,即沒有相同的元素)中找到第二大元素需要多少次比較呢?
??? 一種習慣的方法是:先找出最大的元素,這需要比較n-1次;然后從剩下的n-1個元素中找到最大的,這個元素就是我們要找的第二大元素,這需要比較n-2次。做一總共比較2n-3次。
但是,
??? 還有一個更優的方法:
(1) 我們考慮淘汰賽的比較法,淘汰賽結束后,找出冠軍我們需要n-1次比較;如下圖所示,找到12需要比較7次。
(2) 此時我們要考慮到,亞軍應該存在于敗給冠軍的這些選手中(否則,每個元素都至少有兩個元素比它大),由于與冠軍比過的元素個數為┌log2n┐,從這些元素中找到最大值需要比較┌log2n┐ - 1次;如下圖所示,亞軍應該在10,11,4這三個元素中。否則,如果亞軍是5,那么冠軍12比它大,與它比較過的10也比它大,至少兩個元素大于5,所以5肯定不是亞軍的候選者。
?
(3)從而找出亞軍要比較n-1+┌log2n┐-1 = n-2+┌log2n┐次比較。這個算法是尋找亞軍的最優算法。
分治與遞歸——最大值和次大值的最優算法
問題描述:輸入n個數,最壞情況下用?n + logn - 2?
算法思想:根據題意出現logn,則肯定用到二分或者堆的思路,但是輸入的數沒有經過排序,而且題目要求的計算量也不允許排序。這樣,就肯定會用到類似堆的思路,但是直接構造堆等同于排序。堆的思想跟競標賽類似,都是父節點>=(<=)子節點。如果父節點都是從子節點而來,這樣就是競標賽;如果不是,這樣就是堆。既然不能排序又不能構造堆,那就只能用競標賽的思想,通過二分來進行最多logn次競賽,選出最大值(冠軍),而次大值(亞軍)只能在與最大值的比較中被淘汰(亞軍的實力只可能輸給冠軍),故在所有被最大值(冠軍)淘汰的數值中選取次大值,最多也是logn次比較,滿足題意(由于題意只限制了比較次數,故實現過程并沒有考慮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
代碼實現:
//最大值和次大值的最優算法,數組中可能存在重復元素,不能處理最大值是0的情況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1000
int m[2*N];
int num[2*N];
int biaoji[N];
int bigger(int i)
{
?
?
?
?
?
?
?
?
?
?
}
int work(int a,int b)
{
?
?
?
?
?
?
?
?
?
?
?
?
?
?
?
?
?
?
}
int work2(int l,int max)
{
?
?
?
?
?
?
?
?
?
?
?
?
?
?
?
?
}
int main()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