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消費已經成為主流的今天,強調使用現金似乎與時代格格不入。而對于信貸消費的依賴,常常來自于下面幾個看起來十分有力的觀點:?
1.信貸消費可以積累個人信用?
2.手上的現錢可以用來投資,比當下就花掉要合算?
3.消費積分可以換禮物?
但是實際上,以上觀點都并非那么站的住腳:?
1.信貸消費可以積累個人信用?
我們不妨進一步來問,積累個人信用為了什么?為了可以提高信貸額度,為了更容易的申請住房貸款。總結起來就是我們現在負債,是為了以后可以負更多的債。除非人們能從負債中得到快感,否則無論如何這也不是一個合理的理由。?
在當下銀行濫發住房貸款,甚至需要連環政策加以遏止的情況下,對于能否申請到住房貸款的擔憂缺乏根據。即使長遠來看,具有購房能力的家庭或個人,所面對的問題也不是能否申請到貸款,而是能夠申請到多少的問題。一個好的信用記錄可以幫助你申請到更多的貸款,但是否因此你也背上更多的債務,住上超出家庭財務承受能力的房子,把自己的收入完全暴露在房產價格下跌的風險當中??
2.手上的現錢可以用來投資,比當下就花掉要合算?
且不說這樣的想法只是把現金流出向后推遲了最多一到兩個月,就投資本身來講,收益和損失的機會從來都是相等的。當我們想著用信用消費空出的現錢投資時,往往只看到了收益的可能性,卻忽略投資的下行風險。一到兩個月的投資(更確切地說是投機)收益,能否抵消所承受的這種風險?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3.消費積分可以換禮物,換里程?
一個被許多實驗證明,也符合我們常識理解的事實是,在消費積分的刺激下,人們傾向于花更多的錢,而其中很多的消費是原本不必要的。結果是,為了換來很多我們并不十分需要的禮物或機票,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心甘情愿的花了很多冤枉錢。這種心態,實際上跟網絡游戲里的打怪積分升級一脈相承,是不折不扣的落入了設計者一套系統的商家的陷阱。?
(稍加補充的版本在這里:http://bit.ly/NLdE6a)
制定月度預算:保證每一分錢都有妥當安排,每月收支平衡?
緊急資金:在活期儲蓄賬戶中長期儲備相當于3-6個月生活費用的緊急資金,以應對短期內不確定風險
房子:房貸期限不超過15年,利率選擇固定利率,月供不超過家庭稅后收入的四分之一?
車子:買車只購買車況有保證的二手車,規避新車短期內的大幅貶值?
投資:以5-10年內表現良好的基金為投資對象,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長期投資。
人壽保險:人壽保險的三個原則是:1. 要定期人壽不要終生人壽 2. 保額至少是個人年收入的10倍 3. 定期人壽期限應為15-20年?
1.?
要定期人壽不要終身人壽:?
終身人壽的保費比定期要高,雖說保險公司聲稱會償還本金并附加一定類似儲蓄的利息,但年均收益率大致都在5%一下。而且隱藏成本比較多,一旦退保,之前保?
費會被保險公司吃掉很多甚至全部。選擇消費型的定期人壽,自己對省下來的保費進行投資。受益要遠遠高于保險公司的儲蓄率。?
2. 保額至少是個人年收入的10倍:這是一個經驗值,用于保障受益人10-20年的基本生活。?
3. 定期人壽期限應為15-20年:合理投資15-20年后,個人凈資產的水平已經可以為家人提供天然的財務保障,人壽保險自然失去意義,因此不再需要額外的保障。?
養老金:降低對政府養老金的期望,建立自己的養老金計劃?
盡早為自己設立一個定期投資計劃以替代并無100%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具體操作方式為:?
1.預計退休后每年生活費用(以當下幣值表示),假設每月5,000元,即每年60,000元?
2.這筆生活費用將由投資基金獲得,因而退休時的基金本金金額應為60,000元 / 8% = 750,000元,這里的8%按照預期基金年均收益率12%減去預期通脹率4%。基金年均收益率要放在10-20年的水平上去計算,只看近一兩年的表現不是基金投資應有的態度。
3.預計自己的退休年齡,以確定投資期限,從25歲開始每月投資至60歲退休,投資期限為35年,420個月。?
4.利用年金現值公式計算,仍取8%為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得到每月投資額327元;計算過程為:750,000 x (8%/12) / ((1+8%/12)^420 - 1)。?
其他:盡量不與親友發生財務關系,不向親友借錢,也不借錢給親友;夫妻使用同一銀行賬戶;盡早設立遺囑
最后還想補充一點,個人理財當中80%是行為,只有20%是各種知識和算計。上面的內容,百分比也好,復利計算也好,都不是絕對的,也并不高深。理財當中最難的不是掌握這些算法,而是付諸行動并能長期堅持簡單、正確的原則。
積累財富跟保持體型在很多情況下很相像:所有人都知道健康飲食加合理運動可以減掉贅肉,但為何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個好身材,不是道理大家不懂,而是能夠認真實踐的少。解決這種人所共有的惰性,有兩個方面可以考慮:
第一是制訂計劃的時候不要太激進,慢慢來,不要讓身心在潛意識里產生抵抗感。決定減肥的時候,多少人是上來就跑1萬米,最初幾天斗志滿滿堅信自己能夠堅持,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其實心里已經意識到身體受到了“傷害”而無法承受,退堂鼓隨時會敲起來。這是因為人的生活習慣被打破后,本能的會產生抗拒心理,最終導致放棄。
這種時候,倒不如循序漸進,就理財來說,一開始每月的存款或定投都不必太多,不影響已有的生活方式,慢慢養成新的儲蓄、投資習慣后,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增加份額。
第二是計劃中要有目的讓自己不時感到有成就感。比如上面提到的不用信用卡這一條,如果你現在正在用信用卡,而且還好幾張,但是決定說好我不用了,把這些卡換清就銷戶。那我建議你把卡按照欠款多少從少到多排序,從最少的那張開始還,省出不必要的花銷來集中火力還清,還完一張再還下一張。這樣的好處是,不用多久你就能感覺的少一張卡,少一份累贅的愉悅感,這對你實行計劃就會有激勵的效果,從而更加活力全開的清除剩余的債務。
總之,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動物,所以在個人理財上我們不應該苛求自己一定按照理性思維來,非要求一套怎樣的公式規矩自己。把個人的生活習慣,脾氣秉性考慮到自己的計劃中,行動起來,才是個人理財的真諦,畢竟,“個人”是排在“理財”前面的。
三種個人理財方法讓你財富長長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理財方法,不過這里對你細說三大個人理財方法,讓您財富不斷積累增長。
個人理財方法一
摸清自己的家底,即要了解自己到底擁有些什么,比如房產、股票、債券、定活期存款以及現金等等。還要了解自己的負債情況。在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房子、購車貸款等項目后,更應特別注意。然后便應根據以上資產負債之差,計算自己所有的凈資產數額。
個人理財方法二
計算自己的日常收入和支出有多少。收入一般包括工資、獎金、存款利息和資本利得等。而支出則一般包括房屋、水電、食品、醫療、保險費、子女教育費用以及貸款的本利攤還等。經過如此計算,就可以知道在留出急用款后,可以用于投資的實際資金有多少。做完這項準備工作以后,對自己的資金流進流出量便一目了然了,以避免發生貿然提出大筆款項用于投資的情形。這實際上也是風險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
個人理財方法三
確立自己的財務目標,即分析自己在一定時期之后希望達到的財務目標。比如準備5年后孩子上大學的費用,15年后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費用等。當然,這些目標有急有緩,有先有后,應根據具體情況選定最緊迫的目標來首先完成。對于一些10年或15年左右的長期財務目標,許多人可能會覺得遙不可及或感覺難以規劃。事實上,只要合理規劃、循序漸進,即使是長期目標,也變得清楚可行了。其實在制定財務目標及計劃的過程中,會很容易看到,這些財務目標單靠銀行存款及利息是根本無法應付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強調個人理財的意義所在。
①如果投資者希望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如3—5年時間)達到如買房子、買汽車那樣的目標,一般要選擇積極成長型或成長型股票基金。因為這類基金的設計目標是追求最大的資本利得,多投資于成長潛力股。但也正因為如此,其風險也較高,因此較適合短期消費型的財務需求,而不是長期且非常重要的財務目標。
②如果投資者的理財目標是較為長期的,比如在5—10年的時間內為孩子積蓄接受高等教育的經費,那就應該著眼于成長及成長和收入型基金。因為這類基金適合于長期投資,一方面有資本利得,同時也會享受股利收入,其投資目標多為績優股及債券。如果投資者的年紀已大,理財重點是保證每月的固定收入。那就應將較大的比例投資于收入型基金,其好處是能夠享受固定收益,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同時風險又較小,適合年長人群的投資特點,這類基金主要投資于債券和其他付息的有價證券。
面對通貨膨脹不斷嚴重,投資者只要做到細說的個人理財三大技巧,將大大自身的理財能力,積累更多的財富。
個人理財成功的8大原則與4大方法
個人理財八大原則:
量入為出原則——保證基本生活,余錢投資。
經濟效益原則——絕對值:利潤=收入-成本;相對值:投資收益率=利潤/投資額×100%
安全性原則——組合投資,分散風險,不要把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也不要把全部籃子挑在一個肩膀上。
變現原則——天有不測風云。
因人制宜原則——環境、個性、偏好、年齡、職業、經歷等。
終生理財原則——在一生不同時期個人理財thldl.org.cn的需求不一樣,因此必須考慮階段性和延續性。
快樂理財原則——投資理財的目的是為了生活得更美好,保持快樂的心情和健康的身體。
提高素質原則——增強理財管理能力、資金運籌能力、風險投資意識,充實經濟金融知識。
個人理財5大方法
說到個人理財的方法,本應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對于很多剛剛開始理財的入門者,有些方法非常方便實用,如果掌握了這些基本的方法步驟,就是您成功的第一步。?
個人理財方法一、認清自己
要想理好財,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基本情況,到底有多少家產?哪些是固定財產?流動資本有多少?所需還的債務又有多少?有多少可以用來再投資?自己(家庭)平時的總收入是多少?平時的總支出是多少?自己(家庭)處在什么樣的社會經濟地位?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投資方式和投資技能?自己能承受多大的投資虧損?如果您對上面的問題思考清楚了,才能認清自己的情況,從而不至于過于盲目。?
個人理財方法二、三大準備
在開始理財之前,您還要做好充分準備,資金、知識和心理三方面的準備工作不可或缺。資金準備指的是您要準備好用于投資的錢,一般來說主要是除日常開支、應急準備金以外的個人流動性資金。然后是知識上的準備,應該熟悉和掌握理財投資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心理上的準備也很重要,您要對投資風險有一定的認識,能夠承受投資失敗的心理壓力,有良好的心理準備。?
個人理財方法三、開源節流
科學理財最根本的方法就是“開源節流”,處理好個人的收入與支出。一方面要增加新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要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增加收入來源不僅僅包括努力工作,還要擴大個人資產的對外投資,增加個人投資收益和資本積累。節流也不僅僅是壓縮開支,也包括合理消費,合理利用借貸消費、信用消費,建立一種現代的個人消費觀念。?
個人理財方法四、合理的投資理財組合
說到理財有方,一定要得法,在個人理財方法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要設計合理的理財組合,這樣才能有效地增值財富,下面的幾種組合是根據不同家庭的實際列出的,希望能給您一些實用的建議。?
投資“一分法”——適合于貧困家庭。選擇現金、儲蓄和債券作為投資工具。
投資“二分法”——低收入者。選擇現金、儲蓄、債券作為投資工具,再適當考慮購買少量保險。
投資“三分法”——適合于收入不高但穩定者。可選擇55%的現金及儲蓄或債券,40%的房地產,5%的保險。
投資“四分法”——適合于收入較高,但風險意識較弱、缺乏專門知識與業余時間者。其投資組合為:40%的現金、儲蓄或債券,35%的房地產,5%的保險,20%的投資基金。?
投資“五分法”——適合于財力雄厚者。其投資比例為:現金、儲蓄或債券30%,房地產25%,保險5%,投資基金20%,股票、期貨20%。
說了這么多關于個人理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知識,最后還要說說剛剛入門的投資者對于信息的獲取和判斷。對于所有的投資者而言,個人理財是一個長期行為,要時刻保持對市場的關注,準確信息的獲取對于投資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現在投資者很多時候會被動地接受一些來自經營機構的廣告類信息,對于這些信息,投資者應該具有更謹慎的判斷,多方咨詢,而理財新手們投資經驗不夠,對市場的了解還不深入,不要別人一“忽悠”就盲目作決定,畢竟投資中的收益不是說說就能保證的,還要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