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同一個文件被include多次,C/C++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ifndef方式,一種是#pragma once方式。在能夠支持這兩種方式的編譯器上,二者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兩者仍然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方式一:
#ifndef __SOMEFILE_H__
#define __SOMEFILE_H__
... ... // 一些聲明語句
#endif
方式二:
#pragma once... ... // 一些聲明語句
#ifndef的方式依賴于宏名字不能沖突,這不光可以保證同一個文件不會被包含多次,也能保證內容完全相同的兩個文件不會被不小心同時包含。當然,缺點就是如果不同頭文件的宏名不小心“撞車”,可能就會導致頭文件明明存在,編譯器卻硬說找不到聲明的狀況——這種情況有時非常讓人抓狂。 #pragma once則由編譯器提供保證:同一個文件不會被包含多次。注意這里所說的“同一個文件”是指物理上的一個文件,而不是指內容相同的兩個文件。帶來的好處是,你不必再費勁想個宏名了,當然也就不會出現宏名碰撞引發的奇怪問題。對應的缺點就是如果某個頭文件有多份拷貝,本方法不能保證他們不被重復包含。當然,相比宏名碰撞引發的“找不到聲明”的問題,重復包含更容易被發現并修正。 #pragma once方式產生于#ifndef之后,因此很多人可能甚至沒有聽說過。目前看來#ifndef更受到推崇。因為#ifndef受語言天生的支持,不受編譯器的任何限制;而#pragma once方式卻不受一些較老版本的編譯器支持,換言之,它的兼容性不夠好。也許,再過幾年等舊的編譯器死絕了,這就不是什么問題了。 我還看到一種用法是把兩者放在一起的:
#pragma once#ifndef __SOMEFILE_H__#define __SOMEFILE_H__... ... // 一些聲明語句#endif
看起來似乎是想兼有兩者的優點。不過只要使用了#ifndef就會有宏名沖突的危險,所以混用兩種方法似乎不能帶來更多的好處,倒是會讓一些不熟悉的人感到困惑。 選擇哪種方式,應該在了解兩種方式的情況下,視具體情況而定。事實上,只要有一個合理的約定來避開缺點,我認為哪種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而這個已經不是標準或者編譯器的責任了,應當由程序員來搞定。 btw:我看到GNU的一些討論似乎是打算在GCC 3.4(及其以后?)的版本取消對#pragma once的支持。不過我手上GCC 3.4.2和GCC 4.1.1仍然支持#pragma once,甚至沒有deprecation warning。VC6及其以后版本亦提供對#pragma once方式的支持。看來這一特性已經穩定下來了。
本文來自 slimfox 的CSDN 博客 ,全文地址請點擊:https://blog.csdn.net/slimfox/article/details/1565950?utm_source=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