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綱
ECS概述
組成:CPU,內存,鏡像,操作系統,云硬盤
ECS產品優勢
彈性伸縮AS(彈性可擴展)
ECS產品架構
Region:地理位置和網絡時延的劃分,同一個Region中共享計算和存儲資源,分為通用和專用,如深圳
AZ:可用區,一個或多個物理數據中心的集合
VPC虛擬私有云,管理和配置內部網絡
子網:IPv4A類,B類,C類IP地址;同一個子網里面可以相互進行通信
EIP:彈性IP,對私網地址和公網地址作了一對一的映射,使外網能夠訪問私網(類似網絡地址轉換NAT)【ECS提供公網和私網IP地址】
安全組:控制ECS從外部進來的流量
CES云監控:監控資源使用情況,如硬盤
EVS云硬盤(磁盤):包括系統盤和數據盤
鏡像:通過鏡像免安裝快速部署操作系統與軟件
兩種登錄鑒權方式:密碼,密鑰對
在華為云中可以通過ECS Consle(控制臺)和ECS API(應用程序接口)方式登錄
ECS應用場景
ECS類型和規格
說明:
通用計算型6代 xlarge 內存:CPU=8G:4核=2 高IO云硬盤100G
ECS購買流程
選擇鏡像:
1)公共鏡像:標準鏡像,華為為用戶創建好的鏡像,可以直接使用
2)私有鏡像:用戶自己創建的鏡像
3)共享鏡像:其他用戶提供的鏡像
4)市場鏡像:有操作系統和APP,拿來就可以直接使用
設置磁盤:
IOPS:每秒操作讀寫的速度
系統盤和數據盤
配置網絡:
VPC虛擬私有云,選擇A,B,C類IPv4地址
安全組:
在安全組中提前配置放通端口,以免不能訪問自己的路由器
入方向規則:
ICMP:全部
TCP:22
TCP:80
TCP:801
TCP:3389微軟遠程桌面端口號
TCP:8888
出方向規則:
全部(都是外部訪問ECS)
線路:
邊界網關協議BGP
1)全動態BGP:當網絡架構發生變化時,能自動調整網絡架構,使網絡穩定
2)靜態BGP:當網絡架構發生變化時,不能第一時間進行路由調整,可能導致網絡不穩定
公網帶寬:
共享帶寬:多個EIP共用一個帶寬
選擇登錄方式:
密碼
windows默認用戶名Administrator 密碼Administrator
Linux默認 root root
登錄ECS
windows中
windows+r:輸入mstsc(遠程桌面連接)
或者在華為云控制臺中
控制臺-彈性云服務器-遠程登錄
ECS生命周期管理
華為云-控制臺-彈性云服務器
啟動,關閉,重啟,刪除
刪除:
ECS配置變更
選擇系統關機后再變更
重裝/切換操作系統
控制臺-彈性云服務器-更多-鏡像/磁盤-切換操作系統
一鍵式重置密碼
如果使用華為的公共鏡像,重置密碼的插件已經安裝了,無需用戶再自己安裝
備份云服務器
控制臺-彈性云服務器-更多-鏡像/磁盤-創建備份
ECS實踐1
寶塔面板
提升運維效率的服務器管理軟件
Linux的Centos安裝:
yum install -y wget && wget -O install.sh http://download.bt.cn/install/install_6.0.sh && sh install.sh
安裝完之后通過提供的網址,用戶名,密碼進行訪問:
在軟件商店中直接下載相應的軟件:
面板設置:
修改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
安裝寶塔云控平臺:
軟件商店搜索:memc和寶塔云控平臺
安裝完之后點擊軟件商店-寶塔插件-首頁顯示:
在首頁點擊:
寶塔云控平臺,輸入提供的網址,用戶名,密碼
進入寶塔云控平臺
服務器管理-添加服務器-關聯寶塔面板
面版地址:輸入(寶塔面板網址)http://公網ip/端口
API接口密鑰:在寶塔面板-面板設置-API接口中獲得
點重置后得到
在關聯成功后,回到寶塔云控平臺
SSH終端-添加SSH信息
服務器ip:公網ip
密碼
添加成功后,雙擊就連到ECS
ECS實踐2
部署流程:
流程:
切換操作系統-選擇市場鏡像
確認切換:
切換時候要等待一下
使用windows遠程桌面工具登錄:
輸入自己云服務器的公網IP,進入市場鏡像
在服務管理器-角色-點擊添加角色
點下一步,到達下面的界面,點擊所需要的服務進行安裝
進入主頁面;
在瀏覽器中輸入公網ip:
數據庫用戶名和密碼:
在瀏覽器輸入
公網ip/9panel/
進入界面,點擊馬上修改
在新界面輸入上一個界面的默認用戶名和密碼,進入PHP數據庫管理
再點擊修改密碼
執行后,顯示
再回到最初的界面輸入新的密碼和用戶名
用戶名root
博客網站就已經創建完畢
對站點顯示內容進行編輯:
通過查看文章觀看站點:
ECS與其他服務的關系
AIS彈性伸縮服務,在業務增長時進行相應的增容
ERB彈性負載均衡,外部的流量分配
CES云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