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老板都會把利潤放在第一位,照理說這是沒錯的,公司要盈利才能繼續經營下去。我國有很多針對小微企業的政策,盈利不高的情況下,基本不會去考慮納稅問題,也沒有多少稅收壓力。但是對一些暴利的服務型行業、軟件設計行業、影視行業等,利潤太高就并不是什么好事,背后的稅負壓力是很難承受的。例如某個工程設計,總設計費為400萬元,其成本無外乎就是設計人員工資、一般的辦公用品等,相當于純利潤就為400萬元,那么按照企業所得稅25%的稅率進行繳納,需要繳納100萬元的稅費,試問一下有幾個老板愿意承擔這么高的稅負壓力?

解決辦法:首先我們要尋找一個擁有稅收優惠政策的園區,例如《稅收胖胖》所推薦的重慶園區,重慶園區主要是以總部經濟的形式來引進企業納稅,不需要企業實體經營辦公,注冊時也不需要企業法人親自到場辦理,所有流程均為一站式服務。入駐到園區內可享受以下兩種稅收優惠政策:
第一種,以一般納稅人有限公司的方式進行入駐,合理分包業務或者正常開展業務在園區內納稅,可享受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獎勵政策,獎勵比例為地方留存部分的30%到80%,增值稅地方留存為50%,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為40%,根據企業的總納稅額來安排最終所能夠享受到的獎勵比例,納稅越高獎勵比例也就越高。

第二種,以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的方式進行入駐,合理分包業務的方式在園區納稅,當地會對其個人經營所得稅進行核定征收,核定應稅所得率為10%,再按照五級累進制進行計算納稅,綜合稅率在疫情期間為3%左右,疫情結束后也才5%左右,可直接解決企業的所得稅、分紅稅以及個人所得稅的稅負壓力問題。

那么根據以上兩種方案我們就可以推出第二種方案進行實施,該設計公司可以尋找一位法人在重慶園區注冊一家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以業務的方式來合理轉移這400萬的利潤,最后把所有的稅費轉移到園區這家個獨,那么在稅收園區,400萬的利潤所需繳納的稅費計算方式如下:
增值稅:400萬/1.01*1%=3.96萬(疫情期間小規模增值稅減按1%征收)
附加稅:3.96萬*6%=0.24萬(小規模附加稅減半征收)
個人經營所得稅:400萬*10%*30%-40500=7.95萬(核定應稅所得率為10%,再按照五級累進制進行計算納稅)
綜合納稅額為12.15萬,總稅率為3%,直接由25%的企業所得稅率降為3%,這就是稅收園區的政策優勢。

根據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需求來選擇不同的操作方式以及方案,主要針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分紅稅、個人所得稅等主要稅種,享受政策合理的為自己、為企業節省稅收,最終降低稅負壓力。詳情了解更多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方案,請關注《稅收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