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初中數學】反比例函數策略之一 ——數形結合
反比例函數策略(二)
——構造方程法
(王 橋)
上一次,咱們探討了解決反比例函數的策略一——數形結合,本節課我們繼續反比例函數的策略(二)——構造方程法。
構造方程法,在《春季攻勢》第3講有專門的講述,咱們今天重點討論下解決反比例函數的問題時,常用的“構造方程”策略。先看例題:
例1、如圖1,已知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BC=2AB,A,B兩點的坐標分別是(-1,0),(0,2),C、D兩點在反比例函數y=k/x(x<0)的圖象上,則k等于?????????.——選自《沙場秋點兵》——反比例函數中的面積問題
解析:欲求k,必求點C或點D的坐標;遇坐標,“做雙垂”(是不是咱上回書說到的“數形結合”?),如圖2,作CE⊥y軸于點E,作DF⊥x軸于點F——等等,咱干脆構造“類弦圖”吧——如圖3......
方法一:特值法之——跟著感覺取特值(詳見《沖刺十招》之第1招“絕境逢生用特值”)
???數學直覺1:△DFA≌△BEC,△DMC≌△BOA;
???數學直覺2:△DFA∽△BOA∽△BEC∽△DMC;
???因為OA=1,OB=2,BC=2AB,則BE=DF=2OB=4,EC=AF=2OA=2,∴C(-2,6),D(-3,4),則k=-12——偷偷的看了標準答案,居然正確!
? 方法二:構造方程法
???如果說上面的“特值法”是屬于不走尋常路的“特法”,還讓我們有點忐忑不安的話(僅僅是感覺啊?三角形真的全等?相似?——但秒殺的感覺還是很爽的!!!),咱們用“通法”——構造方程法
???見未知,設未知,找等量,造方程!而對于反比例函數來說,根據反比例函數圖像上的任意一點,縱橫坐標為定值k構造方程可是“通法”啊!
? ? ??我們先搞定全等問題。
如果您的學生知道“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于另一個角的兩邊,這兩條邊相等或互補”,則易知∠DAF=∠BCE,則根據“AAS”易證△DFA≌△BEC,同理△DMC≌△BOA。
如果這條性質您的學生還不知道,沒關系,如圖4,延長DA,交y軸于點N,則易證明∠FDA=∠ONA=∠EBC,則易證明△DFA≌△BEC,同理△DMC≌△BOA。
那么,這些三角形是否相似呢?不能再靠“感覺了”!
? ??? 見未知,設未知,找等量,造方程!
如圖5,不妨設AF=CE=a,DF=BE=b,則點C(-a,b+2),D(a+1,-b)。
根據反比例函數圖像上的任意一點,縱橫坐標為定值k構造方程得:-a(b+2)=-b(a+1),整理得b=2a,則BE:EC=BO:AO,則△BEC∽△BOA。再根據BC=2AB,得相似比為2:1,則a=2,b=4,則C(-2,6),D(-3,4),k=-12.
再來一道:
例2、(2010武漢)如圖6,直線y=-√3x+b與y軸交于點A,與雙曲線y=k/x在第一象限內交于兩點B、C,且AB·AC=4,則k=???????????。——選自《沙場秋點兵》——反比例函數中的常見模型
??解析:這道題目,若按照常規的解法,還是比較麻煩(前幾天還有個網友在問這道題目的解法)的。觀察到直線y=-√3x+b與y軸交于點A,不妨設直線y=-√3x+b與x軸的交點為D,則易知∠ADO=30°。則OA:OD:AD=1:√3:2。根據《沙場秋點兵》之——“反比例函數中的常見模型”中提到的策略,如圖7,則AB=CD(證明略)。
觀察到題目中的條件:AB·AC=4,根據“斜化正”的基本策略,分別過點B、C作x軸和y軸的垂線BE、BF,CM、CN。因為AB=CD,則易證△ABF≌△CDM,不妨設CM=NO=AF=a,則BF=OE=MD=√3a,AB=CD=2a。若設FN=BP=b,則PC=b,BC=2b。因為AB·AC=4,即2a·2(a+b)=4a(a+b)=4,∴a(a+b)=1。則k=BF·BE=√3a·(a+b)=√3.
評注:把未知的設出來,根據題目中的條件構造方程——這里指“2a·2(a+b)=4a(a+b)=4”,再根據反比例函數圖像上任意一點的縱橫坐標的乘積為定值k的事實進行整體代換,這種“設而不求”“整體代換”的策略很耐人尋味。
下面這兩道題,咱們下去練練,體會一下“構造方程法”的妙處!系統的“構造方程法”的講解,請參閱一輪培優教材《春季攻勢》第3講——構造方程法!
1、(2018遵義)如圖8,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頂點在坐標原點,∠OAB=30°,若點A在反比例函數y=6/6(x>0)的圖象上,則經過點B的反比例函數解析式為( )——選自《沙場秋點兵》——反比例函數與特殊的幾何圖形
? ?? A.y=-6/x ???B.y=-4/x??C.y=-2/x ??D.y=2/x
2、如圖9,兩個反比例函數y1=k1/x1和y2=k2/x2(其中k1>0>k2)在第一象限內的圖象是C1,第二、四象限內的圖象是C2,設點P在C1上,PC⊥x軸于點M,交C2于點C,PA⊥y軸于點N,交C2于點A,AB∥PC,CB∥AP相交于點B,則四邊形ODBE的面積為( )——選自《沙場秋點兵》——反比例函數中的面積問題
A.?|k1﹣k2| ?????B.k1/?|k2|?????????C.?|k1?k2|??????D.K22/k1?
3、如圖10—1,已知直線y=1/2x與雙曲線y=k/x交于A、B兩點,且點A的橫坐標為4.(1)求k的值;(2)如圖10—2,過原點O的另一條直線l交雙曲線y=k/x于C、D兩點(點C在第一象限且在點A的左邊),當四邊形ACBD的面積為24時,求點C的坐標.——選自《沙場秋點兵》——反比例函數中的常見模型
【來源】 播睿智數學。
【相關閱讀】(點擊藍色字體查看)
許興華——從有爭議的y=5log6(x)是否為對數函數談起
趙振華——剖析一道強基培訓試題的解法
彭西東——拋物線最好題源:阿基米德三角形
中科院席南華院士:數學的意義
【中考研究】“飛魚模型” ——相似三角形的一個常見二級模型
【廣州中考】2001年廣東省廣州市中考數學試卷及詳細解答
【初中數學】等角的存在性問題
【初中數學】二次函數之正方形存在性問題
【初中數學】動態演示:旋轉變換之捆綁變換
【中考數學】精彩紛呈的一題多解
【中考數學】2020中考數學相似模型大全
【初中數學】動態演示:旋轉變換之捆綁變換
【中考研究】24道最新中考數學壓軸題詳細解析
【初中數學】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實際問題
【初中數學】"燕尾模型解決面積問題"引發的思考
初高中銜接:因式分解的13種方法,必須掌握!
【投稿須知】公眾號《許興華數學》誠邀全國各地中小學數學教師、教研員和數學愛好者熱情投稿!來稿時請注意以下五點:(1)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聯系方式(無具體工作單位和真實姓名的投稿,一般都不會采用)。
(2)來稿一般要求同時用word文檔和PDF格式的電子稿件(防止不同版本的Word打開時出現亂碼)。另外,也接受少數著名教師的手寫稿(手寫稿必須清晰可讀)。
(3)每篇文章請認真審查復核,防止錯誤發生,來稿文責自負。如有抄襲,則有可能被舉報并受到有關著作版權部門的追責。
(4)投稿郵箱:chinamatha@163.com;或加主編微信xuxinghua168投稿.
(5)本公眾號對優秀作者和名師一般會附上“作者簡介”,以讓廣大讀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方向,以便進一步學習作者的相關數學思想或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