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種格式的練字本現在越來越多,目的主要是便于學生把握好筆畫的位置和布局,從而把整個字的結構處理好,常見的有米字格,回宮格等。這些練字本對于初學者來說肯定是有幫助的,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當然隨著練字的不斷深入,我們也會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強記筆畫在格式中的位置,意義到底有多大?漢字的結構并不是死的,筆畫的位置怎么可能一定要固定化呢?另外,漢字結構類型有多種,每一種都包括很多不同的字,就算通過格式去硬記強記,能不能記得住,記的完?而在平時用的方格本,筆記本、考試試卷這些紙質材料中,并沒有提供給學生這些格式,學生又該如何把握呢?

在教學實踐中,本人建議學生不要過于依賴種種格式。以空白方格本為例,先讓學生判斷好一個字的第一筆應該在哪里,再判斷好最后一筆應該在哪里,這樣寫出來的字就差不多正好在格子正中了。

學生通過學習和自己的觀察判斷,鍛煉好字居格中的能力后,再根據教材和課堂上講解的要點解決具體結構問題,完全可以達到不依賴格式也能把字寫好的目的。不至于在實際應用中,因為沒有參照格式而變得無所適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