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又稱黃金分割數列、因數學家列昂納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為例子而引入,故又稱為“兔子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34……在數學上,斐波那契數列以如下被以遞推的方法定義:F(1)=1,F(2)=1, F(n)=F(n - 1)+F(n - 2)在現代物理、準晶體結構、化學等領域,斐波納契數列都有直接的應用,為此,美國數學會從 1963 年起出版了以《斐波納契數列季刊》為名的一份數學雜志,用于專門刊載這方面的研究成果。
簡單來說:斐波那契數列就是第一、二項為1,從第三項起,后一數是前兩數之和,就是斐波那契列。
那么,如何通過一個程序,來計算與斐波那契數列有關的題目呢?
框架必須打起。
#include
這叫做“萬能頭”意思是“萬能頭文件”,它包含了許多的庫,只需要記住他是萬能的就可以了。
那么接下來我們該作甚?輸入。給他一個項數(大于3),那輸入之前作甚?定義一個變量。
這里要講到一個知識:數組
所謂數組,就是相同數據類型的元素按一定順序排列的集合,就是把有限個類型相同的變量用一個名字命名,然后用編號區分他們的變量的集合,這個名字稱為數組名,編號稱為下標。組成數組的各個變量稱為數組的分量,也稱為數組的元素,有時也稱為下標變量。數組是在程序設計中,為了處理方便, 把具有相同類型的若干變量按有序的形式組織起來的一種形式。這些按序排列的同類數據元素的集合稱為數組。
定義方式:int 數組名[數字];
就是把一個變量定義成多個變量,這是一維數組。還有二維、三維。
上代碼:
第7行:定義num個變量,名字叫fibo;
第8、9行:第1個fibo變量為1,第2個fibo變量為1;
那么變量這塊兒就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計算模塊;
我們知道,程序里有幾種結構:順序、循環、條件;
斐波那契數列我們不知道題目要算多少項,但又要精確計算,所以就要用到另一種結構:循環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