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時間倒回十多年,大家聽歌、聽英語還是用磁帶,復讀機、錄音機也是學生人手必備的學習用品。但在“互聯網+”的今天,全國不少地方的小學教材中,仍給學生發磁帶,引起家長吐槽。電子產品充斥的時代,磁帶是否無用武之地?
新學期剛剛開始,就有小學一年級的家長被難倒了。成都市的小學英語用的教材多是人教版,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英語課本配發的聽力練習都是磁帶。家長舒女士說,小學在給家長提供的開學準備目錄中,專門提到了要購買復讀機。
舒女士:學校發了一些教材有磁帶,家里沒有播放設備,今天來買個復讀機。
不僅家長發愁,一些小學的老師也感覺到了不便。目前,成都市的小學差不多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上課也采用電子白板,視頻、音頻也都用電腦播放。在從小就接觸電子設備的不少成都小學生眼里,磁帶是一種浪費。
女孩:一學期最多聽兩三次,可是一學期后就扔掉了。
男孩:聽磁帶很不方便,我家沒有設備,收聽起來很麻煩。
記者聯系了負責征訂教材的教育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稱,四川省教材的征訂工作屬于“報訂”,在學校可選擇的教材書目中,有不同出版社提供的多種教材版本,有配發磁帶的、有配發光盤的,甚至還有的教材配有點讀筆,可以直接點讀。但教材的選擇要顧及到全省的大部分地區,成都等發達地區可能覺得磁帶已經“落伍”,而對于偏遠地區來說,錄音機的普及率要比多媒體高。
不過,在互聯網+時代,這個解釋還是遭到家長吐槽。既然是有選擇的訂購教材,就應該與時俱進選擇。
家長:我覺得不合理,現在東西變化很快,哪有用磁帶的,現在ipad功能也很強大,都可以下載給孩子聽,軟件也能隨時更新,我覺得發磁帶沒有一點必要。
(記者柴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