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對蘋果的期待是,打造一臺真正顛覆性的,給頭顯設備奠定發展邏輯底座的產品,而實際上,蘋果只是發布了一臺更強大的頭顯。
大眾希望蘋果回答的問題是“我為什么需要一臺AR或者VR產品?”,但蘋果回答的是“如果你想要一臺AR或者VR,你為什么選擇蘋果?”
這款產品一經推出,很多自媒體人就把它捧得很高,甚至于類似iPhone之后再一次的墊付性產品,傳統智能硬件的末日即將來臨,所有的安卓廠商都得完蛋了之類的言論出現。
然而在我看來,這臺機子的意義可能還沒有當初的iPad和airpods來得有價值,后兩者至少真的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東西,而Vision Pro,不好意思,沒有!
這個行業已經很久沒有新東西了,數碼發燒友們的新鮮感已經被消磨得差不多了,Vision Pro所帶來的,其實就是一種很久都沒有被充分滿足的新鮮感和神秘感。
新鮮感對于數碼發燒友,包括從業者,使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但同時,這種新鮮感帶來的情感傾向同樣會把我們的判斷帶偏。
或者更簡單點,如果現在認為這臺機子是真的顛覆了整個業界,那么你在未來至少要做兩件事兒:
第一、購買產品;
第二、每天使用至少一小時,一年至少用300天。
第一個目標很簡單,不缺錢的人很多,3499美元不便宜,但對于中產以上來說,還不至于是一個負擔不起的價格。
但第二點,說實在話,我足夠悲觀。
現在所有的頭顯產品,最大的敵人不是競品,而是吃灰,新鮮感過了就索然無味了,vision Pro能擺脫這個魔咒嘛?
我覺得不能。
就像當年HTC做頭顯。賣得最好的是淘寶的手機盒子加小電影禮包。
而VP宣傳的空間計算,存在一個實用性的問題,就像內飾和手感都非常棒的跑車,要面對沒有公路的現實。
蘋果宣稱的所有業務,除了電影之外,都不足與支撐3個小時的應用。而電影內容又不會有太多配合apple來搞,至少在銷售規模起來之前不會,但sony的moled產量眼見的18個月內是沒啥提升空間。
移動觀影設備買的最好的可能是這個玩意,可有多少人需要移動觀影呢?
不過,手機殼子沒有支撐起來VR市場,所以短暫的利好刺激之后VR廠商還是要考利另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現在有了一條破破爛爛的路,但VR廠商拿出來的卻是一個有著汽車方向盤的馬車,還缺馬。
參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4994285/answer/306125042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5467447/answer/308640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