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達與激光雷達的初探
雷達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e, Radar)是一種利用電磁波來對目標進行探測和定位的電子設備。實現距離測量、運動參數測量、搜索和發現目標、目標定位、目標特性參數分析等功能。
分類
電磁波按照從低頻到高頻的順序,包括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伽馬射線的電磁輻射。工作在紅外和可見光波段的雷達稱為激光雷達(Laser Radar)。
毫米波
毫米波實質上就是電磁波,頻率為30-300GHz(波長1-10mm)。毫米波雷達就是指工作頻段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測距原理跟一般雷達一樣,也就是把無線電波(雷達波)發出去,然后接收回波,根據收發之間的時間差測得目標的位置數據。毫米波雷達就是這個無線電波的頻率是毫米波頻段。
優點:
探測性能穩定、作用距離較長、環境適用性好等特點。與超聲波雷達相比,毫米波雷達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空間分辨率高的特點。與紅外、激光、攝像頭等光學傳感器相比,毫米波雷達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強,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
主流: 24GHz和77GHz
- 24GHz:能夠實現的ADAS功能有盲點檢測、變道輔助等,在自動駕駛系統中常用于感知車輛近處的障礙物,為換道決策提供感知信息。因為偵測距離不夠遠,因此大部分用來做盲區、障礙物的偵測
- 性能良好,最大檢測距離可以達到160米以上,因此常被安裝在前保險杠上,正對汽車的行駛方向。長距離雷達能夠用于實現緊急制動、高速公路跟車等ADAS功能,同時也能滿足自動駕駛領域,對障礙物距離、速度和角度的測量需求。
國際規則:
2005-2013年,歐盟將24GHz、79GHz作為車載毫米波雷達的頻譜,而美國使用24GHz、77GHz頻帶,日本選用了60-61GHz的頻段。隨著世界范圍內76-77GHz毫米波雷達的廣泛應用,日本也逐漸轉入了79GHz毫米波雷達的開發中。各大國的車載雷達頻段主要集中在在23-24GHz、60-61GHz和76-77GHz(79GHz)3個頻段
2015年,日內瓦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將77.5-78.0GHz頻段劃分給無線電定位業務,以支持短距離高分辨率車載雷達的發展,從而使76-81GHz都可用于車載雷達,為全球車載毫米波雷達的頻率統一指明了方向。
國內: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發布了《關于發布24GHz頻段短距離車載雷達設備使用頻率的通知》(工信部無〔2012〕548 號),將24.25-26.65GHz頻段規劃用于短距離車載雷達業務的頻率
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主要是通過發射激光束,來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車載激光雷達普遍采用多個激光發射器和接收器,建立三維點云圖,從而達到實時環境感知的目的。從當前車載激光雷達來看,機械式的多線束激光雷達是主流方案。
優點:
激光雷達的優勢在于其探測范圍更廣,探測精度更高
缺點:
在雨雪霧等極端天氣下性能較差,采集的數據量過大,價格十分昂貴
百度和google 64位激光, 70萬激光發射器線束的越多,每秒采集的云點就越多,探測性能也就更強。然而線束越多也就代表著激光雷達的造價就更加昂貴,64線束的激光雷達價格是16線束的10倍。
原理
由激光器產生并且發射一束激光脈沖或者是連 續的激光束,發射出去的激光脈沖和激光束在遇到物體后會產生一個回波信號, 接收器接收這個回波信號,然后準確的測量激光從發射到接收反射回波的傳播時 間。由于激光是以光速在介質中傳播,根據在介質中光速為已知的數據,可以計 算出物體與測量點之間的距離。當這樣一條激光束以一定的角度繞中心點進行連 續的旋轉測量,就會形成一定的掃描范圍
毫米波雷達與激光雷達的初探
雷達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e, Radar)是一種利用電磁波來對目標進行探測和定位的電子設備。實現距離測量、運動參數測量、搜索和發現目標、目標定位、目標特性參數分析等功能。
分類
電磁波按照從低頻到高頻的順序,包括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伽馬射線的電磁輻射。工作在紅外和可見光波段的雷達稱為激光雷達(Laser Radar)。
毫米波
毫米波實質上就是電磁波,頻率為30-300GHz(波長1-10mm)。毫米波雷達就是指工作頻段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測距原理跟一般雷達一樣,也就是把無線電波(雷達波)發出去,然后接收回波,根據收發之間的時間差測得目標的位置數據。毫米波雷達就是這個無線電波的頻率是毫米波頻段。
優點:
探測性能穩定、作用距離較長、環境適用性好等特點。與超聲波雷達相比,毫米波雷達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空間分辨率高的特點。與紅外、激光、攝像頭等光學傳感器相比,毫米波雷達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強,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
主流: 24GHz和77GHz
- 24GHz:能夠實現的ADAS功能有盲點檢測、變道輔助等,在自動駕駛系統中常用于感知車輛近處的障礙物,為換道決策提供感知信息。因為偵測距離不夠遠,因此大部分用來做盲區、障礙物的偵測
- 性能良好,最大檢測距離可以達到160米以上,因此常被安裝在前保險杠上,正對汽車的行駛方向。長距離雷達能夠用于實現緊急制動、高速公路跟車等ADAS功能,同時也能滿足自動駕駛領域,對障礙物距離、速度和角度的測量需求。
國際規則:
2005-2013年,歐盟將24GHz、79GHz作為車載毫米波雷達的頻譜,而美國使用24GHz、77GHz頻帶,日本選用了60-61GHz的頻段。隨著世界范圍內76-77GHz毫米波雷達的廣泛應用,日本也逐漸轉入了79GHz毫米波雷達的開發中。各大國的車載雷達頻段主要集中在在23-24GHz、60-61GHz和76-77GHz(79GHz)3個頻段
2015年,日內瓦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將77.5-78.0GHz頻段劃分給無線電定位業務,以支持短距離高分辨率車載雷達的發展,從而使76-81GHz都可用于車載雷達,為全球車載毫米波雷達的頻率統一指明了方向。
國內: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發布了《關于發布24GHz頻段短距離車載雷達設備使用頻率的通知》(工信部無〔2012〕548 號),將24.25-26.65GHz頻段規劃用于短距離車載雷達業務的頻率
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主要是通過發射激光束,來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車載激光雷達普遍采用多個激光發射器和接收器,建立三維點云圖,從而達到實時環境感知的目的。從當前車載激光雷達來看,機械式的多線束激光雷達是主流方案。
優點:
激光雷達的優勢在于其探測范圍更廣,探測精度更高
缺點:
在雨雪霧等極端天氣下性能較差,采集的數據量過大,價格十分昂貴
百度和google 64位激光, 70萬激光發射器線束的越多,每秒采集的云點就越多,探測性能也就更強。然而線束越多也就代表著激光雷達的造價就更加昂貴,64線束的激光雷達價格是16線束的10倍。
原理
由激光器產生并且發射一束激光脈沖或者是連 續的激光束,發射出去的激光脈沖和激光束在遇到物體后會產生一個回波信號, 接收器接收這個回波信號,然后準確的測量激光從發射到接收反射回波的傳播時 間。由于激光是以光速在介質中傳播,根據在介質中光速為已知的數據,可以計 算出物體與測量點之間的距離。當這樣一條激光束以一定的角度繞中心點進行連 續的旋轉測量,就會形成一定的掃描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