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構師專題
想要掌握復雜的技術,必須要理解其原理和架構。本模塊結合實際一線互聯網大型項目理解架構思維,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幫助大家成為Android架構師,在思想上對架構認識有一次升華,并知其所以然,把別人的架構思想學以致用。
Scudo是一種用戶模式分配器,旨在提供額外的mitigation 來防止堆的漏洞的方法,同時保持良好的性能。它是開源的,是LLVM的editor-rt項目的一部分。
Scudo當前是Fuchsia中的默認分配器,已在Android的某些組件中啟用,并在某些Google生產服務中使用。雖然最初是在sanitizer_common的某些組件之上實現的,但現在它被重寫為獨立的,而無需依賴其他編譯器-rt部件,從而易于使用(以及其他性能和安全性優勢)。
Scudo由以下組件組成:
Primary 分配器
這是一個快速分配器,用于處理較小的請求(可在編譯時配置)。它是“隔離的”,例如:相同大小的塊最終位于相同的存儲區域中,并與其他區域分隔開(64位的分隔更強,其中專門為主要區域保留了存儲區域);主節點分配的塊被隨機分配以避免可預測的地址序列(請注意,大小越大,地址彼此之間的可預測性就越高)。
Secondary 分配器
包裝平臺內存分配原語,因此速度較慢,用于服務較大的分配。輔助服務器完成的分配被保護頁面包圍;
本地緩存
這些是線程專用的存儲,持有指向空閑塊的指針,以減輕對全局空閑列表的爭用。有兩種模式:獨占模式和共享模式。使用排他性模型,每個線程都有一個唯一的緩存,這會占用更多的內存,但幾乎沒有爭用。使用共享模型,線程可以共享一定數量的緩存,這些緩存可以在運行時根據競爭情況進行動態重新分配-與專用模型相比,它使用的內存更少,通常可以更好地滿足最終用戶平臺的需求。
隔離區
可以等同于heap?范圍內的延遲釋放列表,在將其釋放系統之前,將最近釋放的塊保留一段時間,直到滿足條件(通常達到一定大小)為止。?有線程的隔離區和一個全局隔離區。就內存使用情況和某種程度上的性能而言,這是最有影響力的:即使是較小的隔離區也會對進程RSS產生很大影響。因此,默認情況下它是禁用的,并且可以在每個進程的基礎上啟用(并根據進程的需要調整大小)。
安全性
強制執行最大大小和對齊值,但還要檢查提供的指針是否正確對齊;這些是便宜的檢查,以避免整數溢出并捕獲較低的掛起分配錯誤(或濫用);
每個塊之前都有一個header,該header存儲有關分配的基本信息和校驗碼,并經過校驗和以能夠檢測到該memory是否損壞。
header的校驗和,要處理的指針以及header的內容-這并不意味著密碼學上很強。至于存儲在頭文件中的數據,它保存分配的大小,塊的狀態(可用,已分配,隔離),其來源(malloc,new,new [])和一些內部數據。頭是原子操作的,以檢測在同一塊上運行的線程之間的競爭嘗試。
確保釋放函數與返回目標塊的分配函數一致(例如:free / malloc,delete / new);我們會隨機分配一切,以盡可能降低可預測性;線程緩存的附帶好處之一是,如果攻擊者利用不同線程中的分配原語,它們會使攻擊者更難在所需的狀態下獲取所需的塊。
讓我們看一下Google生產服務的一些典型基準,其中涉及許多異步線程,protobuf,RPC和其他優點,所有這些都運行在具有512GB RAM的72核心Xeon機器上(并不是要進行最嚴格的比較,而是讓您了解最新情況。)第一個指標是每秒的查詢數,第二個指標是程序的RSS峰值(由/ usr / bin / time報告)。
資源分享
點擊:
**《Android架構視頻+BAT面試專題PDF+學習筆記?》**即可免費獲取
網上學習 Android的資料一大堆,但如果學到的知識不成體系,遇到問題時只是淺嘗輒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難做到真正的技術提升。希望這份系統化的技術體系對大家有一個方向參考。
,遇到問題時只是淺嘗輒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難做到真正的技術提升。希望這份系統化的技術體系對大家有一個方向參考。
2020年雖然路途坎坷,都在說Android要沒落,但是,不要慌,做自己的計劃,學自己的習,競爭無處不在,每個行業都是如此。相信自己,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祝大家2021年萬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