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 <unistd.h>
int pipe(int pipefd[2]);?????????
作用:創建管道??????? 成功:0;失敗:-1,設置errno
函數調用成功返回r/w兩個文件描述符。無需open,但需手動close。規定:fd[0] → r; fd[1] → w。向管道文件讀寫數據其實是在讀寫內核緩沖區。且調用成功后的默認打開方式就是非阻塞打開方式,即open函數第三個參數為O_NONBLOCK。
管道創建成功以后,創建該管道的進程(父進程)同時掌握著管道的讀端和寫端,通常可以采用如下步驟,實現父子進程間通信:
1. 父進程調用pipe函數創建管道,得到兩個文件描述符fd[0]、fd[1]指向管道的讀端和寫端。注意,本質上:兩個文件描述符對應的指針指向了一個文件的結構體(FILE結構體),然后根據該結構體(指向函數文件的首地址)可以找到對應的函數文件。當調用read或write函數對fd[0]、fd[1]讀、寫時,通過該結構體找到對應的函數文件,然后利用這兩個函數完成管道的讀出和寫入。
2. 父進程調用fork創建子進程,那么子進程也有兩個文件描述符指向同一管道。
3. 父進程關閉管道讀端,子進程關閉管道寫端。父進程可以向管道中寫入數據,子進程將管道中的數據讀出。由于管道是利用環形隊列實現的,數據從寫端流入管道,從讀端流出,這樣就實現了進程間通信。
注意:在利用管道進行進程間通信時,要確保管道的創建在父進程創建子進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