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queue.h分析(圖片復制不過來,查看原文)

這兩天有興趣學習使用了下系統頭文件sys/queue.h中的鏈表/隊列的實現,感覺實現的很是優美,關鍵是以后再也不需要自己實現這些基本的數據結構了,哈哈!

我的系統環境是

正好需要使用隊列,那么本篇就以其中的尾隊列(tail queue)為例,結合實際的測試程序和示意圖(億圖軟件)來說明。

測試程序tailq.c如下: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dlib.h> ?
#include <sys/queue.h> ?
?
struct _Data { ?
?? ?int???????????????? value; ?
?? ?TAILQ_ENTRY(_Data)? tailq_entry; ?
}; ?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
{ ?
?? ?/* 1. 初始化隊列 */ ?
#if 0 ?
?? ?TAILQ_HEAD(tailq_head, _Data)?? head = TAILQ_HEAD_INITIALIZER(head); ?
#else ?
?? ?TAILQ_HEAD(tailq_head, _Data)?? head; ?
?? ?TAILQ_INIT(&head); ?
#endif ?
?? ?int i; ?
?? ?struct _Data *pdata = NULL; ?
?
?? ?/* 2. 在隊列末尾插入data1 */ ?
?? ?struct _Data *data1 = (struct _Data *)calloc(1, sizeof(struct _Data)); ?
?? ?data1->value = 1; ?
?? ?TAILQ_INSERT_TAIL(&head, data1, tailq_entry); ?
?? ?/* 3. 在隊列末尾插入data2 */ ?
?? ?struct _Data *data2 = (struct _Data *)calloc(1, sizeof(struct _Data)); ?
?? ?data2->value = 2; ?
?? ?TAILQ_INSERT_TAIL(&head, data2, tailq_entry); ?
?? ?/* 4. 在data1之后插入data3 */ ?
?? ?struct _Data *data3 = (struct _Data *)calloc(1, sizeof(struct _Data)); ?
?? ?data3->value = 3; ?
?? ?TAILQ_INSERT_AFTER(&head, data1, data3, tailq_entry); ?
?? ?/* 5. 在data2之前插入data4 */ ?
?? ?struct _Data *data4 = (struct _Data *)calloc(1, sizeof(struct _Data)); ?
?? ?data4->value = 4; ?
?? ?TAILQ_INSERT_BEFORE(data2, data4, tailq_entry); ?
?? ?/* 6. 在隊列首部插入data5 */ ?
?? ?struct _Data *data5 = (struct _Data *)calloc(1, sizeof(struct _Data)); ?
?? ?data5->value = 5; ?
?? ?TAILQ_INSERT_HEAD(&head, data5, tailq_entry); ?
?? ?/* 遍歷隊列 */ ?
?? ?TAILQ_FOREACH(pdata, &head, tailq_entry) { ?
?? ??? ?printf("pdata->value1 = %d\n", pdata->value);????? ?
?? ?} ?
?? ?puts(""); ?
?? ?/* 7. 刪除data5 */ ?
?? ?TAILQ_REMOVE(&head, data5, tailq_entry); ?
?? ?free(data5);?? ?/* TAILQ_REMOVE宏只是從隊列中刪除該節點,因此還需手動free */
?
?? ?TAILQ_FOREACH(pdata, &head, tailq_entry) { ?
?? ??? ?printf("pdata->value1 = %d\n", pdata->value);????? ?
?? ?} ?
?? ?puts(""); ?
?
?? ?/* 正序遍歷尾隊列 */ ?
?? ?/* 方法一 */ ?
?? ?TAILQ_FOREACH(pdata, &head, tailq_entry) { ?
?? ??? ?printf("pdata->value1 = %d\n", pdata->value);????? ?
?? ?} ?
?? ?puts(""); ?
?? ?/* 方法二 */ ?
?? ?for (pdata = TAILQ_FIRST(&head); pdata;? ?
?? ??? ??? ??? ??? ?pdata = TAILQ_NEXT(pdata, tailq_entry)) { ?
?? ??? ?printf("pdata->value1 = %d\n", pdata->value);????? ?
?? ?} ?
?
?? ?puts(""); ?
?
?? ?/* 逆序遍歷尾隊列 */ ?
?? ?/* 方法一 */ ?
?? ?TAILQ_FOREACH_REVERSE(pdata, &head, tailq_head, tailq_entry) { ?
?? ??? ?printf("pdata->value1 = %d\n", pdata->value);????? ?
?? ?} ?
?? ?puts(""); ?
?? ?/* 方法二 */ ?
?? ?for (pdata = TAILQ_LAST(&head, tailq_head); pdata;? ?
?? ??? ??? ?pdata = TAILQ_PREV(pdata, tailq_head, tailq_entry)) { ?
?? ??? ?printf("pdata->value1 = %d\n", pdata->value);????? ?
?? ??? ?TAILQ_REMOVE(&head, pdata, tailq_entry); ?
?? ??? ?free(pdata); ?
?? ?} ?
?
?? ?if (TAILQ_EMPTY(&head)) { ?
?? ??? ?printf("the tail queue is empty now.\n");??? ?
?? ?} ?
?
?? ?exit(EXIT_SUCCESS); ?
}?

代碼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astrotycoon/sys-queue.h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個尾隊列的定義:


注意,其中的tqe_prev指向的不是前一個元素,而是前一個元素中的tqe_next,這樣定義的一個好處就是*tqe_prev就是自身的地址,**tqe_prev就是自身。

好,現在就順著我的測試程序來一步步看如何使用這個尾隊列吧!

第一步是初始化步驟。關于初始化我們有兩種方法:使用宏TAILQ_HEAD_INITIALIZER或者使用宏TAILQ_INIT,這兩者都是可以的,唯一的區別是傳遞給宏TAILQ_INIT的是地址,而傳遞給宏TAILQ_HEAD_INITIALIZER的不是,這點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初始化后的數據結構怎樣的呢? 我們看下示意圖:


接下來的兩個步驟(步奏2和步奏3)都是在這個隊列的尾部追加元素(data1和data2),使用的是宏TAILQ_INSERT_TAIL:


那么隊列的變化過程是這樣的,請看示意圖:

接下來的操作是在data1之前插入data3,使用的是宏TAILQ_INSERT_AFTER:


形象的示意圖如下:


整理后的示意圖如下:


緊接著的操作是在data2之前插入data4,使用的是宏TAILQ_INSERT_BEFORE:


形象的示意圖如下:


整理后的示意圖如下:


現在在隊列首部插入data5,使用的是宏TAILQ_INSERT_HEAD:


形象的示意圖如下:


整理后的示意圖如下:


刪除數據data5使用是宏TAILQ_REMOVE:


現在的隊列布局如下:


好了,基本的操作就這么多,接下來我們看看提供的幾個數據元素訪問方法:


前三個很簡單,一看就懂,我們重點分析下TAILQ_LAST和TAILQ_PREV。

TAILQ_LAST的目的是獲取隊列中的最后一個元素的地址,注意是地址哦!(head)->tqh_last代表的是最后一個元素中tqe_next的地址,通過強轉之后,((struct headname *)((head)->tqh_last))->tqh_last實際上就是最后一個元素中的tqe_prev,而文章一開始介紹定義的時候就說過,*tqe_prev代表的是自身元素的地址,所以TAILQ_LAST最后獲取的就是最后一個元素的地址,宏TAILQ_PREV的道理是一樣的。

OK,測試程序接下來就是遍歷整個隊列,并打印出數據,可以使用提供的宏TAILQ_FOREACH,也可以使用上述的幾個訪問方法來遍歷。


好了,其實本文沒啥內容,對我個人而言就主要是想熟悉下億圖這個軟件,哈哈

?

?

?

?

?

?

?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384932.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384932.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384932.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線程池原理及C語言實現線程池

備注&#xff1a;該線程池源碼參考自傳直播客培訓視頻配套資料&#xff1b; 源碼&#xff1a;https://pan.baidu.com/s/1zWuoE3q0KT5TUjmPKTb1lw 密碼&#xff1a;pp42 引言&#xff1a;線程池是一種多線程處理形式&#xff0c;大多用于高并發服務器上&#xff0c;它能合理有效…

iptables 的mangle表

mangle表的主要功能是根據規則修改數據包的一些標志位&#xff0c;以便其他規則或程序可以利用這種標志對數據包進行過濾或策略路由。 內網的客戶機通過Linux主機連入Internet&#xff0c;而Linux主機與Internet連接時有兩條線路&#xff0c;它們的網關如圖所示。現要求對內網進…

Linux常用命令(一)

history 查看歷史命令 ctrlp 向上翻歷史紀錄 ctrln 向下翻歷史紀錄 ctrlb 光標向左移動 ctrlf 光標向右移動 ctrla 光標移動到行首 ctrle 光標移動到行尾 ctrlh 刪除光標前一個 ctrld 刪除光標后一個 ctrlu 刪除光標前所有 ctrlL clear命令 清屏 tab鍵可以補全命令/填充路徑…

ip route / ip rule /iptables 配置策略路由

Linux 使用 ip route , ip rule , iptables 配置策略路由 要求192.168.0.100以內的使用 10.0.0.1 網關上網&#xff0c;其他IP使用 20.0.0.1 上網。 首先要在網關服務器上添加一個默認路由&#xff0c;當然這個指向是絕大多數的IP的出口網關。 ip route add default gw 20.0.0.…

iptables:tproxy做透明代理

什么是透明代理 客戶端向真實服務器發起連接&#xff0c;代理機冒充服務器與客戶端建立連接&#xff0c;并以客戶端ip與真實服務器建立連接進行代理轉發。因此對于客戶端與服務器來說&#xff0c;代理機都是透明的。 如何建立透明代理 本地socket捕獲數據包 nat方式 iptables…

編譯參數(-D)

程序中可以使用#ifdef來控制輸出信息 #include<stdio.h> #define DEBUGint main() {int a 10;int b 20;int sum a b; #ifdef DEBUGprintf("%d %d %d\n",a,b,sum); #endifreturn 0; } 這樣在有宏定義DEBGU的時候就會有信息輸出 如果注銷掉宏定義就不會有輸…

libpcap講解與API接口函數講解

ibpcap&#xff08;Packet Capture Library&#xff09;&#xff0c;即數據包捕獲函數庫&#xff0c;是Unix/Linux平臺下的網絡數據包捕獲函數庫。它是一個獨立于系統的用戶層包捕獲的API接口&#xff0c;為底層網絡監測提供了一個可移植的框架。 一、libpcap工作原理 libpcap…

Linux常用命令(三)

man 查看幫助文檔 alias ls : 查看命令是否被封裝 echo &#xff1a; 顯示字符串到屏幕終端 echo $PATH : 將環境變量打印出來 poweroff&#xff1a;關機 rebot&#xff1a;重啟 需要管理員權限 vim是從vi發展過來的文本編輯器 命令模式&#xff1a;打開文件之后默認進入命令模…

淺談iptables防SYN Flood攻擊和CC攻擊

何為syn flood攻擊&#xff1a; SYN Flood是一種廣為人知的DoS&#xff08;拒絕服務攻擊&#xff09;是DDoS&#xff08;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xff09;的方式之一&#xff0c;這是一種利用TCP協議缺陷&#xff0c;發送大量偽造的TCP連接請求&#xff0c;從而使得被攻擊方資源…

Linux之靜態庫

命名規則&#xff1a; lib 庫的名字 .a 制作步驟 生成對應.o文件 .c .o 將生成的.o文件打包 ar rcs 靜態庫的名字&#xff08;libMytest.a&#xff09; 生成的所有的.o 發布和使用靜態庫&#xff1a; 1&#xff09; 發布靜態 2&#xff09; 頭文件 文件如下圖所示&…

iptables詳解和練習

防火墻&#xff0c;其實說白了講&#xff0c;就是用于實現Linux下訪問控制的功能的&#xff0c;它分為硬件的或者軟件的防火墻兩種。無論是在哪個網絡中&#xff0c;防火墻工作的地方一定是在網絡的邊緣。而我們的任務就是需要去定義到底防火墻如何工作&#xff0c;這就是防火墻…

Linux之動態庫

命令規則 lib 名字 .so 制作步驟 1&#xff09;生成與位置無關的代碼&#xff08;生成與位置無關的代碼&#xff09; 2&#xff09;將.o打包成共享庫&#xff08;動態庫&#xff09; 發布和使用共享庫 動態庫運行原理&#xff1a; 生成動態庫&#xff1a; gcc -fPIC -c *.c -…

linux下源碼安裝vsftpd-3.0.2

1&#xff09;在http://vsftpd.beasts.org/網站中查找并下載 vsftpd-3.0.2.tar.gz源碼包 2)如果自己的機器上安裝有yum可以用yum grouplist | less指令查看以下開發環境&#xff0c;當然這一步不做也行 3&#xff09;拆解源碼包 4&#xff09;查看源碼包 5&#xff09;編輯…

Linux之GDB調試命令

gdb啟動 gdb 程序名 l 查看源代碼&#xff08;默認顯示十行&#xff09; l 文件名&#xff1a;行數 l 文件名&#xff1a;函數名 添加斷點 break 行數 &#xff08;b 也行&#xff09; b 15 if i 15 條件斷點 i b 查看斷點信息 start 程序執行一步 n 單步調試 s 單步&#xf…

Gdb 調試core文件詳解

一&#xff0c;什么是coredump 我們經常聽到大家說到程序core掉了&#xff0c;需要定位解決&#xff0c;這里說的大部分是指對應程序由于各種異常或者bug導致在運行過程中異常退出或者中止&#xff0c;并且在滿足一定條件下&#xff08;這里為什么說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呢&#…

Linux之GDB命令(二)

gdb命令&#xff1a; 前提條件&#xff1a;可執行文件必須包含調試信息 gcc -ggdb 文件名 –啟動gdb調試查看代碼命令 當前文件&#xff1a; list 行號&#xff08;函數名&#xff09; 指定文件&#xff1a; list 文件名&#xff1a;行號&#xff08;函數名&#x…

Windows下編譯openssl庫

1、概述 OpenSSL是一個開放源代碼的軟件庫包&#xff0c;它實現了 SSL&#xff08;Secure SocketLayer&#xff09;和 TLS&#xff08;Transport Layer Security&#xff09;協議&#xff0c;所以應用程序可以使用這個包來進行安全通信&#xff0c;避免竊聽&#xff0c;同時確…

Makefile規則介紹

Makefile 一個規則 三要素&#xff1a;目標&#xff0c;依賴&#xff0c;命令 目標&#xff1a;依賴命令 1、第一條規則是用來生成終極目標的規則 如果規則中的依賴不存在&#xff0c;向下尋找其他的規則 更新機制&#xff1a;比較的是目標文件和依賴文件的時間 兩個函…

windows環境下C語言socket編程

最近由于實驗需要&#xff0c;要求寫一個c程序與java程序通信的軟件&#xff0c;為了測試首先寫了一個windows環境下c語言的socket&#xff08;tcp&#xff09;通信程序。 首先socket通信的步驟&#xff1a; 圖一 socket通信步驟&#xff08;轉載) 圖二 三次握手協議&…

進程控制塊(PCB)

進程控制塊PCB 我們知道&#xff0c;每個進程在內核中都有一個進程控制塊&#xff08;PCB&#xff09;來維護進程相關的信息&#xff0c;Linux內核的進程控制塊是task_struct結構體。 /usr/src/linux-headers-3.16.0-30/include/linux/sched.h文件中可以查看struct task_str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