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引入: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在發送解鎖命令時,我們不用右移一位,而發送扇區地址時卻要右移一位(nor_cmd函數內部已經左移一位),這里先補充說明一下說明是cpu角度和nor角度:
cpu角度: CPU訪問的最小單元是byte ,在它眼里我們的NOR FLASH是2M * 8bit
nor角度: 我們的NOR FLASH是16位寬的,最小單元是2byte,所以它認為它自己是1M * 16bit的
我們通過NOR FLASH的芯片手冊得知,要實現解鎖功能:要往地址0X555寫入0XAA等等幾個操作,因為我們是通過NOR的手冊查看到的,那么這里肯定是從NOR角度看到的地址,也就是說我們要往第0X555個16位的地址里寫入0XAA,因為地址線是錯開的緣故,我們CPU必須把地址左移一位后再發生給NOR,這樣才能真正地把0XAA寫到NOR的第0X555地址里去。
?
而發送扇區地址的時候,因為我們人操縱的是CPU,所以我們的角度和CPU是一樣的,我們也認為NOR是2M * 8bit,而不是1M * 16bit,比如我們要清除地址為0X001F0000時,0X001F0000代表的是第0X001F0000個8bit的地址,因為地址線是錯開的原因,我們直接發送CPU角度的地址出去就好,但又因為nor_cmd函數里已經左移一位了,所以我們要提前右移一位以抵消左移的操作。(為什么把NOR看成是2M * 8bit的時候就直接把地址發送出去而不用左移一位呢,請看下面的“參考”)
?
參考
ARM與16位寬的NOR FLASH的連接, NOR FLASH地址線 (A0-A19),處理器的地址線要(A1-A20),即錯開一位。
當軟件要讀取地址3上的8位數據時,硬件是這樣進行的:
① "Memory Controller"發出0b0011的地址信號,NOR FLASH的A0-A19線上的信號是:0b001
② NOR FLASH在數據總線D0~D15上提供一個16位的數據,這是NOR FLASH中的第2個"最小數據單元"
③ "Memory Controller"讀入這個16位數據
④ "Memory Controller"把這個16位數據的高8位返回給CPU,這就是一個8位數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