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創建子進程的函數,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吧。pid_t id = fork();
這里的vfork();也是創建子進程的函數。現在我們來剖析一下它們吧。
第一例:
先看一個fork()的例子哦。
對于fork()而言,創建子進程成功后直接打印出父子進程執行的兩條語句。即:
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父子進程的調度的順序是由調度器決定的。
再看看vfork()函數:
這里有一個重要的函數:exit(1);這也是vfork()中特別重要的一點,如果在子進程中不使用exit(1)會怎么樣呢?這意味著父進程永遠不會運行。如:
這里的父進程的pid在創建子進程前是多少現在還是多少。即子進程一直在運行。這就是因為沒有使用exit(1)的原因。
子進程如果調用了exit(1);說明子進程結束后調用父進程。(這里也說明vfork()的一大特點:先調用子進程,等子進程的exit(1)被調用后,再調用父進程)所以結果如下:
第二例:
看一看它們的地址空間哦:
vfork():
這里看一下他們的地址空間是如何分配的。看看運行的結果:
看的出來,他們的虛擬地址空間是一樣的,這一點和fork()函數是一樣的。重要的是,當子進程中將g_val的值改變了之后,父進程也隨之改變,這一點卻是和fork()不一樣的,進而引出vfork()函數的另一大特點:在子進程調用exit之前,它在父進程的空間中運行,也就是說會更改父進程的數據段、棧和堆。。
如:
運行結果:
fork()函數:它的虛擬地址是相同的,但是值卻不相同,它們所指的物理地址也是不同的。
據上所述,總結一下fork()與vfork()的區別吧~~~:>>
主要為兩點:
(1)執行次序:fork():對父子進程的調度室由調度器決定的;
? ? ? ?vfork():是先調用子進程,等子進程的exit(1)被調用后,再調用父進程;
(2)對數據段的影響:fork():父子進程不共享一段地址空間,修改子進程,父進程的內容并不會受影響。
? ? ? ? ? ??vfork():在子進程調用exit之前,它在父進程的空間中運行,也就是說會更改父進程的數據段、 ? ? ? ? ? ? ? ? ?棧和堆。。即共享代碼區和數據區,且地址和內容都是一樣的。
第三例:
這個例子是關于vfork()創建子進程,且子進程用return返回。
運行結果:
子進程返回時,運行結果是執行后程序一直不斷地重復運行,不斷創建子進程;
子進程return 1在一個函數中是正常的返回過程,它會使得程序返回到函數被調用處,回復之前的執行流程,又會輸出父子進程,所以不像exit一樣,直接終止進程。
就先說到這里啦,有什么建議還會做改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