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使用
本文參考:
《機械設計》 王德倫 馬雅麗
- 課件與日常作業可登錄網址
http://edu.bell-lab.com/manage/#/login
,選擇觀摩登錄,查看2023機械設計2
。
機械設計-Ch00+Ch01——緒論+機器結構組成與連接
- Ch00-緒論
- 0.1 何為機械設計——是什么
- 0.2 機械設計有什么——學什么?
- Ch01-機器結構組成與連接
- 1.1 何為機器
- 1.2 機器的結構組成
- 1.3 機器的性能——什么樣的機器是“好機器”?
- 1.3.1 技術性能:技術指標參數值
- 1.3.2 使用性能:使用便利性與費用
- 1.3.3 經濟性能:
- 1.4 設計境界
Ch00-緒論
0.1 何為機械設計——是什么
機械設計 Machines Design
,在傳統課程中,更傾向于機械零件設計 Machine Elements Design
:預期裝置(運動/結構)與性能(運動學/靜力學/動力學——強度/剛度/精度)的構思與表達。
其中:運動對應功能,結構對應性能 → 材料-尺度-工藝;
機械——理解為具有確定運動與結構的裝置,從而實現所需的功能,并滿足性能需求;
裝置——通過設計結構、材料、尺度、工藝等條件,從而滿足性能需求
設計 = 構思(想象 + 構造/計算) + 表達/圖案
其中:構造/計算的過程,就是通過規律+流程/參數 = 獲得解的過程;
規律=理論=公式=水平/設計依據
機械原理:機器運動/力的傳遞與變換原理設計(抽象思維——功能運動——實現)
機械設計:機器的結構與性能設計(演繹展開——結構性能——可行)
0.2 機械設計有什么——學什么?
機械設計:整機→部件/子系統→動連接→靜連接→零件——(結構-尺度-性能 精度-剛度-強度)→成本
機械原理的基礎上(運動構型→尺度/運動學→載荷/靜力學→動力學)——機構簡圖結構化,從而具有結構/性能表達——結構方案與性能規劃
- 因此從結構方案與性能規劃出發,首先考慮的是整機設計
整機結構方案與性能規劃
- 結構方案——力學模型:不同工況下各個運動副集中載荷
- 性能指標——技術參數:性能-工況載荷-尺度-材料-工藝-成本
部件結構與性能設計
- 結構方案:結構的不同移動副,回轉副組合約束結構方案
- 技術參數:尺度-材料-工藝-成本——性能:精度/剛度/強度
運動副結構與性能設計
- 結構方案:
回轉副——不同的軸承組合約束結構(支撐結構)
移動副——不同的導軌/滑塊組合的約束結構
約束結構設計 —> 自由度約束程度
- 技術指標:尺度-材料-工藝-成本——性能:精度/剛度/強度
靜連接結構與性能設計
- 結構方案:構件中零件連接結構方案
- 技術指標:尺度-材料-工藝-成本——性能:精度/剛度/強度
典型零件結構與性能設計
- 結構方案:零件結構設計方案
- 技術指標:尺度-材料-工藝-成本——性能:精度/剛度/強度
Ch01-機器結構組成與連接
1.1 何為機器
機器Machine
——實現預定功能轉換的裝置
功能(做功+能量+轉換)——功能原理
運動(構件+連接+性能)——機械原理
結構(零件+連接+性能)——機械零件
測控(驅動+感知+反饋)——測控技術
機構Mechanism
——運動與力的變換與傳遞
構件——運動單元(通常視為剛體)
運動副——可動聯接(理想形狀約束)
上述兩者形成——運動鏈(指定機架/原動件)——具有(確定)運動的組合體(機構)
機械零件Mchinery Elements
——制造單元
機械:泛指 【零件/構件/部件/機構 — 機器】 → 【零件 + 連接(靜+動)】
機械設計:機器/零件的結構與性能設計
1.2 機器的結構組成
1.3 機器的性能——什么樣的機器是“好機器”?
- 對象——用戶——關注
- 評價——指標——遵循
- 改進——設計——掌握
評價已有機器——合理性?優劣?
性能:
技術性能——功能與性能
使用性能——便利與可靠
經濟性能——成本與運行
1.3.1 技術性能:技術指標參數值
- 運動與動力:靜力、運動與動力學參數變化規律及其適用范圍——使用
- 強度與剛度:承載能力及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壽命
- 摩擦與潤滑:利用摩擦工作或減少運動零件間的摩擦——環境
- 工藝與精度:便于加工裝配,實際參數值與理想值的接近程度——裝配
- 材料與毛坯:毛坯材料與初始形狀選用、熱/冷加工過程——材料實體
1.3.2 使用性能:使用便利性與費用
- 環境與安全:環境污染、安全隱患——噪聲/油濺
- 操作與維護:操作與維護便利、宜人化——擰螺絲、加油、人機工學
- 可靠性:
-
- 正常工作能力的保持性與穩定性
-
- 重復運行結果的一致性
-
- 對工況變化的適應性與抗干擾能力——可靠度
- 壽命:正常工作條件下,不發生失效的有效時間
1.3.3 經濟性能:
- 制造經濟性——制造成本(70%由設計決定)
- 使用經濟性——機器正常工作效率與效益、維護與管理、原材料與能源動力消耗
1.4 設計境界
- 有用:功能性——原理樣機
- 可用:技術性——技術指標可滿足基本要求
- 好用:使用性——正常工作(少故障)——產品化
- 愿用:經濟性——制造與使用成本低——有市場
- 想用:實用性——宜人化綜合指標——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