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 | 簡單說明 |
:w | 保存編輯后的文件內容,但不退出vim編輯器。這個命令的作用是把內存緩沖區中的數據寫到啟動vim時指定的文件中。 |
:w! | 強制寫文件,即強制覆蓋原有文件。如果原有文件的訪問權限不允許寫入文件,例如,原有的文件為只讀文件,則可使用這個命令強制寫入。但是,這種命令用法僅當用戶是文件的屬主時才適用,而超級用戶則不受此限制。 |
:wq | 保存文件內容后退出vim編輯器。這個命令的作用是把內存緩沖區中的數據寫到啟動vim時指定的文件中,然后退出vim編輯器。另外一種替代的方法是用ZZ命令。 |
:wq! | 強制保存文件內容后退出vim編輯器。這個命令的作用是把內存緩沖區中的數據強制寫到啟動vim時指定的文件中,然后退出vim編輯器。 |
ZZ | 使用ZZ命令時,如果文件已經做過編輯處理,則把內存緩沖區中的數據寫到啟動vim時指定的文件中,然后退出vim編輯器。否則只是退出vim而已。注意,ZZ命令前面無需加冒號“:”,也無需按Enter鍵。 |
:q | 在未做任何編輯處理而準備退出vim時,可以使用此命令。如果已做過編輯處理,則vim不允許用戶使用“:q”命令退出,同時還會輸出下列警告信息: No write since last change (:quit! overrides) |
:q! | 強制退出vim編輯器,放棄編輯處理的結果。如果確實不需要保存修改后的文件內容,可輸入“:q!”命令,強行退出vim編輯器。 |
:w?filename | 把編輯處理后的結果寫到指定的文件中保存 |
:w!?filename | 把編輯處理后的結果強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如果文件已經存在,則覆蓋現有的文件。 |
:wq!?filename | 把編輯處理后的結果強制保存到指定的文件中,如果文件已經存在,則覆蓋現有文件,并退出vim編輯器。 |
?2、linux下查看用戶列表
w 可以查看當前活躍的用戶列表
cat /etc/group 查看用戶組
linux下登錄日志在下面的目錄里:?
cd /var/log?
查看ssh用戶的登錄日志:?
less secure?
3、新建用戶:
adduser命令:會新建一個同名組,/home目錄下創建基于用戶名的目錄,提示創建新的密碼
adduserroot@35poc:/home# adduser test
Adding user `test' ...
Adding new group `test' (1001) ...
Adding new user `test' (1001) with group `test' ...
Creating home directory `/home/test' ...
Copying files from `/etc/skel' ... test
設置smb登陸密碼
smbpasswd -a test
4、修改文件擁有者
將share_liangqh文件夾權限修改為liangqh,原本權限擁有者為root
chown liangqh:liangqh share_liangqh -R
?
每天一個linux命令(30): chown命令
?
?
chown將指定文件的擁有者改為指定的用戶或組,用戶可以是用戶名或者用戶ID;組可以是組名或者組ID;文件是以空格分開的要改變權限的文件列表,支持通配符。系統管理員經常使用chown命令,在將文件拷貝到另一個用戶的名錄下之后,讓用戶擁有使用該文件的權限。?
1.命令格式:
chown?[選項]...?[所有者][:[組]]?文件...
2.命令功能:
通過chown改變文件的擁有者和群組。在更改文件的所有者或所屬群組時,可以使用用戶名稱和用戶識別碼設置。普通用戶不能將自己的文件改變成其他的擁有者。其操作權限一般為管理員。
3.命令參數:
必要參數:
-c?顯示更改的部分的信息
-f?忽略錯誤信息
-h?修復符號鏈接
-R?處理指定目錄以及其子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v?顯示詳細的處理信息
-deference?作用于符號鏈接的指向,而不是鏈接文件本身
選擇參數:
--reference=<目錄或文件>?把指定的目錄/文件作為參考,把操作的文件/目錄設置成參考文件/目錄相同擁有者和群組
--from=<當前用戶:當前群組>?只有當前用戶和群組跟指定的用戶和群組相同時才進行改變
--help?顯示幫助信息
--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4.使用實例:
實例1:改變擁有者和群組
命令:
chown?mail:mail?log2012.log
輸出:
[root@localhost test6]# ll ---xr--r-- 1 root users 302108 11-30 08:39 linklog.log ---xr--r-- 1 root users 302108 11-30 08:39 log2012.log -rw-r--r-- 1 root users 61 11-30 08:39 log2013.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4.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5.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6.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7.log [root@localhost test6]# chown mail:mail log2012.log [root@localhost test6]# ll ---xr--r-- 1 root users 302108 11-30 08:39 linklog.log ---xr--r-- 1 mail mail 302108 11-30 08:39 log2012.log -rw-r--r-- 1 root users 61 11-30 08:39 log2013.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4.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5.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6.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7.log [root@localhost test6]#
說明:
實例2:改變文件擁有者和群組
命令:
chown?root:?log2012.log
輸出:
[root@localhost test6]# ll 總計 604 ---xr--r-- 1 root users 302108 11-30 08:39 linklog.log ---xr--r-- 1 mail mail 302108 11-30 08:39 log2012.log -rw-r--r-- 1 root users 61 11-30 08:39 log2013.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4.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5.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6.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7.log [root@localhost test6]# chown root: log2012.log [root@localhost test6]# ll 總計 604 ---xr--r-- 1 root users 302108 11-30 08:39 linklog.log ---xr--r-- 1 root root 302108 11-30 08:39 log2012.log -rw-r--r-- 1 root users 61 11-30 08:39 log2013.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4.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5.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6.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7.log [root@localhost test6]#
說明:
實例3:改變文件群組
命令:
chown?:mail?log2012.log
輸出:
[root@localhost test6]# ll 總計 604 ---xr--r-- 1 root users 302108 11-30 08:39 linklog.log ---xr--r-- 1 root root 302108 11-30 08:39 log2012.log -rw-r--r-- 1 root users 61 11-30 08:39 log2013.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4.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5.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6.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7.log [root@localhost test6]# chown :mail log2012.log [root@localhost test6]# ll 總計 604 ---xr--r-- 1 root users 302108 11-30 08:39 linklog.log ---xr--r-- 1 root mail 302108 11-30 08:39 log2012.log -rw-r--r-- 1 root users 61 11-30 08:39 log2013.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4.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5.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6.log -rw-r--r-- 1 root users 0 11-30 08:39 log2017.log
說明:
實例4:改變指定目錄以及其子目錄下的所有文件的擁有者和群組?
命令:
chown?-R?-v?root:mail?test6
輸出:
[root@localhost test]# ll drwxr-xr-x 2 root users 4096 11-30 08:39 test6 [root@localhost test]# chown -R -v root:mail test6 “test6/log2014.log” 的所有者已更改為 root:mail “test6/linklog.log” 的所有者已更改為 root:mail “test6/log2015.log” 的所有者已更改為 root:mail “test6/log2013.log” 的所有者已更改為 root:mail “test6/log2012.log” 的所有者已保留為 root:mail “test6/log2017.log” 的所有者已更改為 root:mail “test6/log2016.log” 的所有者已更改為 root:mail “test6” 的所有者已更改為 root:mail [root@localhost test]# ll drwxr-xr-x 2 root mail 4096 11-30 08:39 test6 [root@localhost test]# cd test6 [root@localhost test6]# ll 總計 604 ---xr--r-- 1 root mail 302108 11-30 08:39 linklog.log ---xr--r-- 1 root mail 302108 11-30 08:39 log2012.log -rw-r--r-- 1 root mail 61 11-30 08:39 log2013.log -rw-r--r-- 1 root mail 0 11-30 08:39 log2014.log -rw-r--r-- 1 root mail 0 11-30 08:39 log2015.log -rw-r--r-- 1 root mail 0 11-30 08:39 log2016.log -rw-r--r-- 1 root mail 0 11-30 08:39 log2017.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