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感言-Symbio的5年工作回顧和總結
?(2011-06-02 21:06:30)
????2005年底,當時我在西安過的還不錯,結了婚,買了房,在公司也受老板器重,但是初為人父,孩子帶給我的那種人生緊迫感:“再不趁還能做些事情的時候做些事情,人生就過去了”,讓我鼓起勇氣放棄了在那里5年的生活和事業,獨自來到北京尋求發展。
????進入一家公司有必然的原因,也有巧合的因素。在北京游蕩了一小段時間,有天接到一個電話,說是找開發人員,面試通過,于是2006年8月就進了Symbio。當時感覺一切都很新鮮、激動人心:大氣的辦公間、和氣的同事、強力的老板、迅速擴張的業務... 不禁回憶起這5年的所有經歷:
??2007年1月,在最初的開發項目完成后,我第一次有了自己負責管理的部門,擔任部門經理,也就是那時開始接觸實際的管理工作,第一次招聘員工、第一次開除員工、第一次做P&L Sheet...
??2007年8月,由于IBM Staffing業務的人員動蕩,老板讓我兼任該部門的部門經理,負責80人團隊的管理。那時很緊張,記得在第一次給全體發email的時候,由于承載著老板的信任和肩負著的重大責任,感覺到手都在發抖;那時幾乎每天都要面對2、3個人的溝通和談判,結束后都精疲力盡,但是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擻的進行下一輪;后來經驗逐漸凝聚了信心,可以在百人大會上不用稿子而現場演講...
??2007年12月,獲得了PMP認證。
??2008年3月,主動請纓去成都進行微軟業務拓展,在絞盡腦汁尋求機會、克服心理障礙、經歷談判煎熬后,獲得微軟西區老大的賞識,拿到了第一筆訂單,當時發出確認訂單的email后,和成都HR共慶首單的那種喜悅場面,至今非常清晰在目,這是第一次為公司贏得新業務,也是對自己的證明。
??2008年8月,期盼已久的公司EMBA開課,我毛遂自薦,擔任了首期班的班長。這是對思維、心理的極大拓展。其中有節課是Dr. King講的,談到一個人如何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樣的人,方法是:想象一下自己已經死了,別人站在你的墓前,你希望別人是如何評價你的一生。于是,那年的十一國慶,我向家人請了3天的假,回到自己的家鄉華山,在老房子里,關閉手機,默默的獨自待了3天,用筆在白紙上,對自己誠實的寫下自己的想法。這安靜的氛圍、寫滿真實的幾張紙,讓我清晰了很多東西。在年末的公司年會上的講話,我記得我是拿著麥克風,用“心靈的震撼”這樣的詞匯來描述EMBA課程的。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感受,這確實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培訓,使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整體獲得了更多的自我認知和管理意識的提高。
??2008年底,金融危機使得IT界也風聲鶴唳,那時我下定決心,讓我的部門成為盈利良好的部門。記得11月份,我和團隊說:這個月,我們開始整頓、做準備,12月份我們打出去。我和潛在客戶頻繁接觸,明確了部門的業務方向和重點,還和同事編寫了部門的Vision、Mission和Behavior,細化到“給客戶發的壓縮包,只能是Zip格式,而不能是RAR(因為客戶有可能沒有裝RAR)”、“和客戶的每次會談,當天內必須主動發meeting minutes”等等;我們還使用了落日法、六頂思考帽等方式去管理我們創建的各種規則,保證規則的長期性和可執行性。這一切都為2009年我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2009年1月,忘不了CEO Jake用奧斯卡頒獎的懸念方式,宣讀我獲得“2009最有價值員工:最佳革新獎”,并成為首批獲得公司股票的員工。這是我獲得過的最好的激勵,因為這符合“認可需及時”的黃金法則,這也從另一方面激發了2009年的成功。
??2009年開始,我開始發力,通過各種渠道去獲得項目,我的部門同事也熱情的配合我,我們拿下了北京工業大學的項目(BJUT)、我們擊敗眾多對手拿到了天獅項目(Tiens)、我們拿到了新浪財經的項目(SINA)、我們拿到了搜狐高清的項目(SOHU)、我們拿到了Windows Mobile的項目… 2009年底,根據財務發票統計顯示,我部門的業績3倍于08年。我們實施的項目,幾乎都是Fixed Price的,不僅全部驗收通過,而且獲得了客戶的良好評價,項目款項收回率100%。與此同時,我也漸漸學會了如何說服自己的上司、數字化呈現給財務、激勵自己的下屬、協調自己的同事,為了目標而合眾力把事辦成。
??2010年,我帶領的team已經在富媒體、云計算的等技術上成為業界著名的、領先的開發團隊,這只team的每個人在某項技術上都有自己的專長,初步實現了Vision之一:成為微軟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業界領先者,然后利用我們在新技術早期市場積累的領先位置,拓展某幾項專注的業務,從而實現競爭力的強勢和業績的大幅增長。
????但是由于公司的業務調整原因,也由于我個人能力的有限而不能在公司為team爭取到必要的發展資源,team最終拆解并重組到其他部門。惋惜之至,我知道離別的時日無多。
?
這5年,我感覺自己已經從一個軟件技術工程師轉型為商務和管理,公司平臺讓我成長,我也以我努力的業績回報公司。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個人體會:
1、要與公司目標一致,但更要發展自己。
從個人角度看,每一個在公司的人,不僅是為了獲得當前的薪水,更想今后獲得更多的薪水。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提升自己的價值,尤其是對公司的價值。除了為當前的職位要求付出更好的努力外,就是拓展自己的各方方面的能力。個人能力提高了,而由個人組成的公司這個組織的能力就提高了,公司的效率、服務能力、競爭力都會提高。
從公司的角度看,公司對人才的渴望幾乎是永遠存在的,尤其是對高端人才,而高端人才與普通人才的區別就是更專、更全能,因為高端的人才,不僅是專業業務能力強,還需要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戰略理解力、事態洞察力等多方面能力要強,這樣才能勝任復雜的要求。
從以上2個方面看,公司希望每個人都獲得成長,個人也希望自己成長,而事情變化的第一步,一定是個人能力的發展,因為公司僅僅只是希望,是不會使事情變化的。作為職業人,只要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發展,就是對公司的貢獻,雖然這種動機違背了我們傳統文化中“動機必須是好的”的習俗,但是公司是現實需要生存的,你的結果對公司是有益的,動機就是次要的。當然所有的這些行動,都必須是和公司的目標保持一致的,如果你的方向錯了,越努力只會錯的越遠。
我在轉型的過程中,一直提醒自己,本職工作一定要做好,然后盡可能多做些額外的事情,讓自己多嘗試不同的業務,這樣不僅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也積累了自己在新領域上的經驗,從而為今后的發展做好鋪墊。
2、名正,才可言順。
在轉型的過程中,我一直遇到一個很大的困惑:我既負責技術團隊,又負責商業拓展。Delivery部門希望我把項目帶好,Sales部門希望我拿回更多訂單,但是我的精力畢竟是有有限的,在一段緊張的又忙項目又忙客戶時,我會不能很好的兼顧,而這時Delivery部門會責備我做不好項目,Sales部門會責備我業務拓展不好;而如果項目做好了,Delivery部門認為這是應該的,Sales部門會說你不能拿獎金,因為你不屬于Sales。時間久了,團隊和自己都會覺得長期的付出,卻得不到回報,只有責問,沒有褒獎,從而喪失持續的熱情和動力。我嘗試過改變這一現狀,比如提出完成承諾的業績會有獎金,招聘項目經理專門帶領團隊,我全力去做業務拓展。但是由于一些復雜的原因,比如直接老板的頻繁變動、金融危機的限薪令、特定時期的限制招人令、更換所屬分公司、我個人的協調影響力不足等等,我的行動沒能成功的改善這個現狀。我深刻的意識到,名不正,言不順,你的行動和熱情是不能長久的,你獲取的支持也是不會持久的,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也是不會持久的。
3、說服公司內的同事,和說服公司外的客戶同樣重要。
09年初,經過努力,我成功競標到一個BJUT項目,客戶同意簽合同,而公司當時的美國籍的CFO卻不同意簽,原因是合同中有條“質保期1年”的條款,后經過我的老板幫助,CFO簽署了。沒過多久,我又拿到一個ZGRS的項目,客戶同意簽合同,而自己公司的CFO不同意簽,原因依然是“質保期”的條款,最終項目流失。我開始意識到,項目的成功,不僅是要做好客戶那邊,還要做好公司內部。
很快,我又競標拿到了天獅集團的一個項目,這回我開始思考如何說服公司內部簽署合同。關鍵人物是CFO,而他的美國背景,和對中國業務的不熟悉是我必須考慮的重點。記得那時,我一方面花了好幾個小時調研美國項目管理中該條款的案例,一方面利用PMP的所學做了一個將該條款風險數字化為財務數字的分析報告,又編寫該項目成功后的業務前景,還找我的老板溝通支持我等等,花了一個通宵編寫了給CFO的中英文雙語郵件…… 最后CFO反饋的email中,只有一個單詞:Approved。
這件事讓我明白,把事情做成,任何一個點都非常重要,這點上不分公司外,還是公司內。
4、給團隊信任。
作為管理者,我們有時會發現下屬總是把事情做不好,但是又不像是真的不能做好。很多時候不是人的能力問題,而是意愿問題,或是其他的問題。我們沒有看清楚事情的全貌,也不夠了解當事人,而又不愿意去洞察原因,所以“懶惰”的去下一些定論,讓大腦減少我們對不確定性、復雜性事務判斷的痛苦。雖然這種簡單的做法,會節省我們的精力,但同時也對當事人雙方造成了巨大的溝通災難,因為在我們的文化環境下,越是人才,越信念“士為知己者死”,你既然否定了他,“不知他”,他怎么還會愿意為工作全力以赴?這樣做往往的結果都是互相拖累,直至不得已的分手。這種問題發生的本質,客觀的說,只是管理者發泄自己的情緒,對于事情的變好沒有實際意義。
人性最深刻的本質是被欣賞的渴望。輕易的、負面的定性一個人,最后他很可能會成為你為他定性的樣子。反之,我們多鼓勵,就事論事的指出缺點和不足,可以讓團隊的氣氛越來越好,強將就會無弱兵,業績也會水漲船高。
5、老板的眼睛比你想象的亮。
所有的公司都存在問題,Symbio也不例外。一些問題,不是沒有看到,只是需要合適的人、合適的方法以及合適的時機、優先級去改善它。我們相信公司的管理者幾乎識別了所有的問題,并且正在努力的解決這些問題,有些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只要我們戰略上下通達、理順機制、選拔人才,Symbio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
????在Symbio工作的近5年里,我做成了一些事,也做錯了許多事,這里很多人給我了信任和支持,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東西,甚至那些和我意見相左而爭執的同事,也都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感謝那些令我成長的同事,尤其感謝Benson、Dennis、Huang Li、Dr. King、James、Jack、Ernie、Baoguo、Dr. Li、Dongmei、Peter、Hui Linrui、Eugene、Maolin、Jess、David Dai、Jing、Keer、Guo Qin、Doris、Li Qi、Wu Zhonghua、Paul、Baoguo,給我的機會、指點和幫助。也感謝我的客戶給我的機會和信任,Liwei、Hongchao、Jijia、Vincent、Bruce、Qing、Guowei、Haowen、Qinhua、Bisheng、Yunfeng,祝你們事業更好!
????感謝和我一起拼搏的團隊,尤其是Kevin、Sunny、Evan、Sonic、Jiangwei、Bright,你們
為公司做出貢獻的同時,你們的才干和努力也證明了你們的價值,相信你們今后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離別之時,誠祝Symbio的發展蒸蒸日上,大家放眼未來,合作有時!
????西安,程序員的5年;北京,商務和管理的5年;未知,未來的5年從現在開始。
?
趙東
2011年6月2日 于北京
原文出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eb1c930100vs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