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聯函數
?
內聯函數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函數,內聯函數在定義或聲明時前面加上“inline”關鍵字。比如:
inline?int?max(int?a,int?b)
{
return?(a>b)?a:b;
}
內聯(inline)是內聯擴展(inline?expansion)的簡稱。 C++編譯器處理內聯函數比較特殊:在遇到調用內聯函數的地方會用函數體中的代碼來替換函數的調用。比如下面的函數調用語句:
Int?maximum=max(val1,val2);
在編譯時會用函數max()的函數體展開:
Int?maximum=((val1>val2)?val1:val2);
也就是說,程序執行時并沒有真正調用函數max(),而是將內聯函數的函數體中的語句直接在函數調用的地方展開了。
?
?
內聯函數的作用:
引用內聯函數的主要目的是即可以保證程序的可讀性,又能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函數的引入使得程序的結構比較清晰,可讀性好,比如語句:
Int?maximum?=?max(val1,val2);
就比下面的語句可讀性好,容易理解:
Int?maximum?=?((val1>val2)?val1:val2);
而且,程序中可能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求兩個數的最大值得操作,如果每次都寫
(val1>val2)>val1:val2
顯得非常麻煩,而用max(val1,val2)就顯得簡單、清楚得多。
但是,如果將求兩個數的最大值這樣邏輯非常簡單的操作設計為一個一般的函數,系統執行函數調用需要進行棧空間的分配、狀態入棧、參數傳遞等操作,函數的返回需要傳遞返回值、從棧中彈出信息、釋放棧空間等操作,效率會比不使用函數低的多。想max()函數這樣功能比較簡單的函數,讓系統為函數調用做那么多操作不值得,因此C++設計了內聯函數,內聯函數即可以獲得函數的好處,又能提高程序運行效率。
?
?
內聯函數的使用限制:
并不是所有的函數都能夠設計為內聯函數。C++對內聯函數有很多限制:
1)在內聯函數中不能定義任何靜態變量;
2)內聯函數中不能有復雜的流程控制語句,如循環、switch和goto語句;
3)內聯函數不能是遞歸的;
4)內聯函數中不能說明數組。
?????如果自己定義的函數比較復雜,違反了上面的定義,系統將忽略inline關鍵字,而視為一般的函數來處理。
????所以,內聯函數一般是比較小的、經常被調用的、大多可在幾行寫完的函數。如果函數比較復雜,函數調用和返回的開銷相對來說就微不足道,沒有必要用內聯函數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