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超圖在2019 GIS 軟件技術大會上發布了SuperMap GIS 10i系列產品。SuperMap GIS 10i全面融入人工智能(AI)技術,創新并構建了GIS基礎軟件“BitCC”五大技術體系,即大數據GIS、人工智能GIS、新一代三維GIS、云原生GIS和跨平臺GIS,豐富和革新了GIS理論與技術,為各行業信息化賦能更強大的地理智慧。
近年來,互聯網核心技術飛速發展,各類基礎軟硬件的種類不斷更新,傳統數據庫不能滿足新需求,新型數據庫開始出現。為了應對市場的創新性演變,滿足用戶的多樣性需求,跨平臺技術應運而生。今天為大家分享GIS基礎軟件“BitCC”五大技術體系之跨平臺GIS技術體系。
簡單來說,跨平臺技術主要指一個軟件或應用可以適配不同的硬件設備和操作系統,以及支持豐富的數據庫。硬件設備主要指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到的手機、電腦等,它們中又內含不同的CPU類型,如我們常見的x86、ARM等。操作系統主要包括PC端的Windows、Linux等,以及移動設備的Android和iOS等。通過跨平臺技術,可以為我們在不同環境下的應用提供統一的功能以及展示效果,使用戶能夠靈活易用。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主流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帶來的跨平臺應用挑戰,超圖多年來一直在進行相關探索與實踐。自2001年起,SuperMap提出“共相式GIS”,基于標準C++技術重構GIS內核,建立了一套支持多種操作系統、CPU架構、數據庫的跨平臺GIS技術,可以快速支持新IT技術。
技術優勢
SuperMap跨平臺技術主要體現在GIS技術與不同CPU架構、不同操作系統及不同數據庫的技術融合。
1、CPU架構
目前,SuperMap GIS 10i支持的CPU 架構主要包括x86、Power、ARM、MIPS、SW-64等,其中國產CPU包括飛騰(ARM)、龍芯(MIPS)、申威(SW-64)等。近日,SuperMap產品正式通過基于鯤鵬芯片(ARM)的華為TaiShan 100服務器技術兼容性認證,成為首個通過該項測試的GIS基礎軟件平臺,為行業應用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
2、操作系統
SuperMap GIS 10i支持操作系統主要包括Linux、Windows、Android、iOS等,其中國產操作系統有中標麒麟、銀河麒麟、深度、元心等。2019年,SuperMap 正式獲得華為歐拉操作系統技術兼容性證明報告,為國產化應用的建設和推廣,注入了新的活力。
3、數據庫
SuperMap GIS 10i支持包括文件型數據庫、關系型數據庫及NoSQL型數據庫,如UDB/UDBX、Oracle、PostgreSQL、MongoDB、HBase等,其中支持的國產數據庫包括人大金倉、瀚高、南大通用、達夢等。
近日,超圖產品與華為GaussDB人工智能(AI-Native)數據庫的無縫對接,將GIS技術融入分布式數據庫的全生命周期,達到自運維 、自管理、自調優、自診斷,實現了從性能到算力的全方位優化。
阿里POLARDB數據庫與SuperMap GIS 10i的成功對接,將帶來全新的技術變革。通過云原生GIS與云原生數據庫的緊密結合,為國產化應用提供了強大的聯合解決方案,促進了大數據環境下空間查詢和空間分析的性能提升。下圖是在2019杭州云棲大會上,超圖為阿里POLARDB 的實操演示提供了4D空間大數據可視化技術支撐,實現了對航空App “飛常準” 25億全球航班4D(3D空間+時間)數據的毫秒級數據查詢。
以下為超圖跨平臺技術支持“一張圖”:
全產品支持跨平臺
經過不斷地技術創新和版本迭代,超圖SuperMap GIS 10i實現了全線產品支持跨平臺GIS技術。
超圖針對SuperMap GIS基礎軟件與操作系統的適配情況,使用戶全面了解每一個產品進行適配測試及認證。下圖為SuperMap與部分國產軟硬件的認證報告。
其中,SuperMap iDesktopX 10i為一款跨平臺、全功能的桌面GIS軟件,可獨立運行于Linux環境。同時,基于標準C++內核,超圖打造了全系列三維GIS產品體系,以跨平臺先進技術打破了三維GIS在Linux環境下的應用局限,實現了二三維一體化的GIS空間分析和計算能力。
圖為基于SuperMap iDesktopX 10i 實現的三維空間可視化渲染及空間分析場景展示。
跨平臺GIS技術與云原生GIS、大數據GIS、新一代三維GIS、人工智能GIS等技術的相互融合,也為SuperMap GIS基礎軟件平臺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可以預見,越來越多的軟件企業加入到跨平臺技術革新的隊伍中。未來,超圖將與更多軟硬件和數據庫適配,提供多樣的搭配方案,持續完善跨平臺GIS技術體系,打造更高效、更便捷、功能更強大的GIS基礎軟件,并攜手各領域生態合作伙伴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地理信息產業生態鏈,為各行業信息化賦能強大的地理智慧。
撰文 |?武夢瑤
【相關閱讀】
▼
GIS技術進化 | 人工智能GIS技術體系來襲
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