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們三易生活在總結2019年智能手機影像設計的變化時曾經提到,智能手機上的大底與大像素設計幾乎是花了一整年的時間,把自己從單純的噱頭,逐步改進成了能夠確實提高拍照畫質的業界主流技術。
站在現在的視角來看,2019年這陣“高像素風潮”甚至稱得上是近年來整個智能手機影像領域最有意義的一次集體技術進步。但是正如那句古話所言,有了2019年的珠玉在前,對于2020年我們又該期待什么呢?不得不說,縱觀今年初的一些旗艦智能手機產品,相機部分要說進步還是有的,但論“顛覆性”則多少顯得不太夠。依然是熟悉的1億像素主攝、依然是標準的潛望式變焦設計、依然需要在屏幕里開孔,以及已然在機身上會有凸起等等。
為什么2020年初的智能手機拍照設計似乎有所保留?除了去年的“像素大戰”實在給人留下過于深刻的印象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廠商或許將“大招”留到了下半年。有意思的是,從近期越來越多的曝光信息來看,后一種可能性還真的不小。下面,我們三易生活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登場的智能手機拍照新設計、新技術,以及新動向。
此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能證明屏下前攝即將出現在智能手機上的證據開始出現。2020年4月,三星官方的一則廣告視頻中出現了疑似采用屏下攝像頭技術的產品亮屏場景;2020年6月8日,維信諾成為首家主動披露可量產屏下攝像頭方案的上游廠商。并且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根據當時官方資料中的說法,采用維信諾屏下攝像頭技術的手機已經處于“即將上市”的狀態。也就是說自從去年六月份亮相以來,經過了一年時間的研發與磨合,能夠較好隱藏在智能手機屏幕下方的前攝,終于有望帶來手機造型的又一次變革了。
當然,屏下攝像頭看起來很美,但從目前的種種技術資料和業內人士的觀點來看,我們短期內對于它的拍照效果與顯示畫質,還需要保持謹慎的態度。相比之下,另一項關注度可能沒有那么高的攝像頭形態設計方案,在實際使用感受上卻可能更值得期待一些,這就是由多顆相同尺寸與相同焦距攝像頭組成的“陣列多攝”系統。2020年6月16日,曾為諾基亞9Pureview手機提供陣列式五攝方案的Light,正式確認將放棄手機影像相關業務。但也正好是在同一天,知名手機企業三星的陣列式攝像頭專利正式公開,使得原本被認為前途渺茫的陣列式后攝技術突然迎來了新轉機。
根據三星的專利示意圖顯示,新技術的關鍵在于五顆焦距均為28mm、像素和尺寸規格均一致的陣列式攝像頭,在每一顆攝像頭底部都設計了特殊的微型電機,通過主動控制攝像頭進行偏轉,就能讓“攝像頭陣列”的工作模式發生變化。比如說它既能讓五攝聚焦在一個被攝物上,拍出更清晰的照片,也能實現五攝“散開”取景,拼接后得到一張超廣角圖像;還可以讓五顆攝像頭分別對焦于不同的畫面深度,實現“先拍照后對焦”以及3D測距功能等功能。“陣列式后攝”技術上相當科幻,但它也不是毫無缺點的。一方面來說,五顆自帶微電機的攝像頭需要占用手機內部多大的空間,會造成手機后部多嚴重的凸起這目前還是個未知數;另一方面來說,六顆(還有一個長焦)鏡頭在手機后部“列陣”的造型,顏值上能不能獲得消費者的肯定,也可能是一個大問題。
請注意,我們不是說小米CC9 Pro就是完美的拍照手機,我們更不是說最初的1.08億像素三星HMX傳感器沒有缺點。但正因為2019年的大底高像素手機們并不完美,所以到了2020年下半年,我們自然就會迎來“大底高像素”在各方面的進一步完善。
比如在“高像素”方面,今年初即有傳聞稱三星已經在研發高達1.5億像素的更大尺寸旗艦CMOS。此后經多個信源的確認,這款新CMOS已經在今年年中前順利研發成功,很有可能就會在下半年由小米首發,并會在明年被更多國內一線手機品牌所采用。
又比如在“快對焦”方面,去年全部的大底高像素手機CMOS方案,無一例外在對焦性能上不太令人滿意。有鑒于此,今年初我們首先是迎來了索尼推出的4800萬“全像素全向對焦”傳感器IMX689,它在OPPO Find X2與一加8 Pro等機型上帶來了高像素時代難得的超快對焦和超強微距體驗。而到了今年下半年,采用全像素雙核對焦結構,既能實現5000萬像素快速對焦拍攝、也能犧牲部分對焦能力輸出1億像素高分辨率照片的三星S5KGH1,則將有望成為許多旗艦機型的新寵。當然,對于5G時代的影像手機來說,除了靜態的圖片拍攝能力,超清與HDR視頻的錄制和分享性能如今也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看重的因素,這也正是為什么今年諸如小米10與三星S20等機型紛紛上馬8K視頻拍攝功能的原因。但除了更高的分辨率之外,要想在手機上更輕松地實現高質量視頻拍攝,強大的防抖和順滑的變焦更是至關重要。
2020年6月1日,vivo正式發布了搭載云臺防抖主攝的X50 Pro。與傳統的光學防抖設計相比,“云臺防抖”設計舍棄了傳統的模組內置防抖鏡片,改由包裹住相機模組的磁動力微云臺和滾珠支架來實現相機模組的自動整體糾偏,既避免了普通光學防抖的邊緣畫質下降問題,同時也將智能手機的防抖角度增強了數倍之多。
不過除了“微云臺”,vivo其實還有一項秘密武器至今并未正式量產上市,那就是他們在今年初的APEX2020概念手機上推出的連續光學變焦潛望式鏡頭。目前傳統的潛望式光學變焦鏡頭雖然名義上是“光學變焦”,實際上由于變焦鏡組過于簡陋,真正的光學變焦范圍太窄,實際使用中還是嚴重依賴于和主攝之間的算法合成。但“連續光學變焦”方案則通過在潛望式鏡組內部塞進更多片、更多組的變焦和對焦鏡片解決了這個問題。在今年2月底亮相于概念機上時,vivo的這套方案已經可以做到在5-7.5倍焦距內,不依賴主攝不需要算法輔助,單獨進行真正的無級光學變焦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0年6月16日,歐菲光同樣宣布研發成功了連續光學變焦潛望式鏡組。它不僅厚度僅有5.9毫米,而且可以做到在3倍-7倍的焦段上獨立完成真光學變焦。結合歐菲光作為上游光學器件供應商的特殊身份,似乎在“明示”著潛望式真光學變焦鏡頭有望成為未來旗艦影像手機的新寵。
可以說,如果沒有5G的興起,智能手機上五花八門的影像設計至少不會這么快就更新換代。如果沒有5G的興起,我們也不會看到像小米10青春版這種,在兩千元的價位上就配備潛望式變焦的普及型5G影像手機的出現。更不要說,正是由于5G影像生態的逐漸浮現,讓消費者對于手機“實際上的”拍攝能力變得更加重視。這事實上也直接促成了大量僅采用200萬像素副攝的“湊數多攝機型”提早退出市場。當然,對于去年或前年的旗艦產品來說,伴隨著5G普及而大為興盛的影像技術,自然也會對這些“老前輩”和他們的使用者造成巨大的壓力。但那句話怎么說來著?畢竟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注定要死在沙灘上了。【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形態:屏下攝像頭呼之欲出,陣列后攝涅槃重生



性能:更高像素,更快對焦、更順變焦、更穩視頻






市場:5G推動手機影像進步,也淘汰了許多充數產品

大家都在看:
120倍變焦!小米旗艦拍照新機來了iPhone 11“綠了” 官方回應讓人無奈
楊柘入職小米負責首款機型:MIX 4傳蘋果追加7nm/5nm芯片訂單:爭華為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