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http://www.cnblogs.com/stoneniqiu/p/5271248.html。
我個人也是在一直堅持寫博客,每月至少一篇,并慢慢地將其變成了自己的習慣。一些想法與本文不謀而合,所以決定轉載此文。
-------------------------------------------------------------------
因朋友推薦面試了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上午2個小時就做完了筆試、一面和二面。過程很順利,和技術主管聊得很愉快,做了一個多小時的筆試內容他直接沒看,他說,我有看過你的博客,還不錯,看得出你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繼續寫下去,多出好博客。第二天HR就聯系我了。我內心自然是欣喜的,沒想到這么快就定下來了。
緣起
我從去年起,給自己一個規定,每個月至少寫三篇博客。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逼自己提高對知識整理和對情感表達的能力;二個是逼自己多學。把知識能夠系統的表達出來,非常有助于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對他人也是很有益的。很多時候,你能看懂的東西,未必能夠很好的教授于他人。另外,要把肚子里的東西倒出來,首先肚子里得有東西,所以如果一個月沒有內容可寫,我就有些恐慌,感覺這個月沒有學到東西,自己是不是倒退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有一個辦法就是增加自己的閱讀量。產出不夠,可以增加投入嘛。為什么是三篇,因為我感覺這個數目是適合我自己的節奏的,寫一篇技術博客,有時候需要三四個小時,第二天還要推敲,審查一下。而我的博客內容,有的是編程經驗、有的是學習的過程,有的是讀后感,還有一些隨筆,內容算不上什么高大上。但是去年一年堅持下來,我獲得了推薦博客榮譽,博客ID出現在了博客園的左側,總分排名在1300以上。這對旁人來說可能沒有什么,但是對我來說,能和Artech、圣殿騎士、司徒正美等等這些大神的名字在一列真是莫大的鼓勵和榮譽。當然我深知自己和他們的差距還有很遠。
分享創造價值
分享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你把自己所知道的,免費的、還用心整理一番后呈現給他人。表面上看你沒有得到任何好處,但是長遠看來,你自己是最大收益者。首先這就是你在各個領域的積累,其實你服務的第一個觀眾就是你自己,我自己經常因為一些問題去翻自己以前的博客,因為輕車熟路我能很快找到,另外很多知識你不整理、運用后面就真的忘了。寫下來是讓你這份價值得以保存和傳承。窩在自己的肚子里,最后只好帶入塵土,或者隨著記憶的減退,杳無痕跡,就像不曾擁有過一般;再者,你敢亮劍,有人會認為你的招式已經過時了,或者學的方法有問題,在技術的圈子里,大家一般都會很友好的指出你的不足。能夠拋磚引玉,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最后,還有彩蛋,博客寫的多了,會有編輯部的人找你來出書,會有公司找你寫軟文,會有人找你合作,當然也會朋友找你請教問題,到現在,把博客地址貼在簡歷里面,還可以助你找到好工作。對于我,最大的彩蛋就是認識了好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熱愛閱讀,堅持學習,這次推薦我工作的朋友也是因為我的博客認識的。所以這件事到頭來自己是最大的收益人。至于幫助到了別人,那更說明你分享的東西是有價值的。
比如你解決了一個問題,把方法流程公布出來,減少后來人在這個地方耗費的時間精力。用《國富論》里的話說就是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力,就能創造更多價值;才能本身就是一種固定資本,能夠創造價值和利潤,越多的人掌握,價值越大。所以說分享創造價值,這于人于己都是大有裨益的。
博客即簡歷
我們從小都是面對不同的考試,高考簡直是‘一考定終身’,現在我們出去找工作,免不了還要筆試、面試。有的人可能平時能力不錯,但是不善于表達、加上緊張可能面試表現就不好,而至于被淘汰。那么我們不妨反過來想想,如何讓HR不只看一次筆試或者面試的表現就給你下結論呢?大部分的企業都偏向于招聘一些有一定技術功底、踏實好學、能注重團隊溝通合作的人,你又如何證明你可以?博客是我現在想到的一個答案。
從博客上直接可以看到你所涉獵的領域,從訪問量和用戶評論就可以知道文章的含金量而估摸你的技術水平;從更新速度就知道你最近的學習狀態;一個文章能寫好的人,溝通的能力應該差不到哪里去吧,一個愿意分享的人,難道不好相處嗎?再加上你如果還有一些開源項目經歷,團隊合作根本不是什么問題。而且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團隊,一定非常樂意互通有無,彼此交流分享,有很好的學習氛圍;一個差的團隊,成員各自為戰,抱殘守缺,一點東西藏著掖著,這樣整體效率必然低下。所以,公司選你,你選公司。
我們可以看的更遠一點,這個充滿海量數據的互聯網社會,哪些數據是你的,那就是你的資產。你創造分享的價值越大,你的價值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