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API接口管理的缺陷
1、前言
項目開發我們都知道在一個項目團隊中是由很多角色組成,最常見團隊的就是前端開發工程師、客戶端開發工程師、服務端開發工程師組成一個團隊,團隊之間進行合作,一般我們都離不開API接口管理和測試,API接口管理可以理解為前端和服務端的一種約定和規范,前端開發工程師和服務端開發工程師按照接口定義來開發,開發好了我們也對整個功能進行測試。
2、那么傳統的API接口管理和測試有啥缺陷呢?
API接口管理缺陷
1)前端開發進度受制于后端
單純 API 文檔缺乏 Mock API,前端需要等待后端開發完成才能拿到測試數據,自己構造測試數據費時費力。
2) 反復溝通浪費時間
由于文檔滯后于代碼,而開發經常在開發最后才完善文檔,導致前后端對接需要反復溝通確認。
3)缺少統一溝通平臺
如果 API 出現了什么問題,只能在內部通訊工具交流,既沒有存檔,也不便于多人協作。
4)文檔變更不通知
后端開發改了代碼和接口習慣于口頭溝通,而不是通過文檔明確地指出修改的內容,導致后期溝通成本高昂。
5)文檔閱讀體驗差
文檔不標準、內容不清晰、平臺不統一等3問題導致最終文檔效果也不好,體驗越差越不維護,導致破窗效應。
6)接口測試不方便
需要看著接口文檔再另外使用工具進行測試,如果接口發生了變化,寫好的測試也作廢了,增加了重復工作量。
7) 可能是很長的word的文檔
幾十頁的 Word 文檔,里面是一行一行的訪問地址和路由,面對這樣的 Word 文檔,不知道如何開始驗證,每次來個新人或者改動,需要全部打包告訴別人,都是痛。
測試缺陷
1)測試工作重復 ?
需要看著接口文檔再另外使用工具進行測試,如果接口發生了變化,寫好的測試也作廢了,增加了重復工作。
2)測試成果無法分享 ?
每個測試人員都用單機測試工具編寫測試腳本,但卻沒法共享和協作。
3)測試工作還不自動化 ?
一直希望促進自動化測試,但是沒有真正運作起來,每天“點點點”依然消耗大量測試團隊的精力。
4)測試效果基本上不能量化 ?
無法準確了解測試效果,沒人可以說清今天、昨天、上周、這個月的測試情況如何,和之前比有何改進。
5)非常被動的測試工作
測試總是排在最后進行,無法參與項目討論,無法進行快速大范圍回歸測試,甚至無法按時完成測試任務,導致項目延期或帶著忐忑上線。
總之前/后端、測試的工作需要互相等待,無法高效合作,維護測試麻煩,每次改動 API 都需要手動維護測試用例,測試時間完全不夠充分,讓人抓狂
?
二、強大的Eolink API接口管理
那目前市場上有沒有完全解決API接口管理和測試缺陷的工具呢?當然有,那就是我們強大的Eolink
1、Eolink是什么?
Eolink是結合了 API 設計、文檔管理、自動化測試、監控、研發管理和團隊協作的一站式 API 生產平臺,還集成了 Gitlab、Jenkins、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等平臺,是國內API整體解決方案的領軍者。
絲滑的官.網點擊這里:https://www.eolink.com/?utm_source=kol&utm_medium=csdn&utm_content=w4603
?
2、Eolink解決了哪些痛點
1 )Eolink能夠支持各種協議和各種API類型的文檔
??無論您使用什么語言開發,無論是 HTTPS、Websocket、TCP*、UDP* 等協議,還是 Restful、SOAP、WebService 等規范,Eolink 都可以幫您統一規范地管理起來。
?
2 )強大的基于 API 文檔的 API DevOps 平臺
可以在線分享 API 文檔或導出成離線文件,系統會記錄 API 的每一次改動,然后還能分享出去。
?
3 )一鍵發起API測試,打通 API 文檔與測試
系統會基于 API 文檔創建測試界面,您可以一鍵發起測試,支持自動生成測試數據,能夠通過 Javascript 代碼對請求報文、返回結果等進行加解密、簽名等處理。
?
4)強大的統計分析功能
分析功能記錄了各項數據,比如完成率,API測試用例數量,API測試用例覆蓋率,自動化測試流程覆蓋率,都能非常清晰的觀看。
?
5)通過 Mock API 模擬后端,實現前后端分離開發、對接
?根據 API 文檔快速創建 Mock API,系統自動根據請求參數返回不同的結果,支持隨機生成返回數據,能夠真實地模擬后端API。前端開發人員可以在后端還沒開發完成的情況下,借助 Mock API 實現預對接,加速開發進程。
?
6)強大的人員權限管理,適合任意組織架構
?
三、Eolink下載安裝簡單體驗
1、下載并且安裝
點擊這里?https://www.eolink.com/pc/?utm_source=kol&utm_medium=csdn&utm_content=w4603
?
?
安裝好之后需要進行注冊或登錄,這里我用的是微信號進行快捷登錄。
?
?
2、創建項目
?
然后我在Test項目下新建立一個API的接口
?
?
我新建立2個API接口
?
?
3、測試API接口
我們測試下剛才的API接口,點擊進去API詳細頁面,然后點擊測試按鈕。
?
跳到了這個頁面,點擊發送,然后json格式的數據如下了,是不是用起來非常絲滑,體驗非常好。
?
?
4、編輯API接口
?
項目組不同成員操作狀態時機也不相同:
比如產品經理:可以將接口狀態設置為“已發布,設計中,待確定”
后端研發:可以將接口狀態設置為“待確定,開發,對接,異常、維護、廢棄”
前端和客戶端研發:可以將接口狀態設置為“測試,異常”
測試人員:可以將接口狀態設置為“完成,異常,維護”
5、查看歷史記錄
這個功能很重要,因為有時候數據可能改錯了,想看下之前的數據或者恢復到之前的狀態,點擊這里
?
我們可以看到有對比、有詳情、有恢復歷史記錄,這功能簡直就是yyds
?
四、Eolink相比Postman到底好在了哪里?
- 從用戶體驗上對比
1、Eolink官.網非常簡潔美,頁面非常絲滑,普通小白一眼就能看明白是啥工具,下載頁面支持各個平臺的下載,簡直就是yyds。
2、Eolink使用起來非常簡單,下載好了大家都不需要看Demo,就可以直接上手快速使用。
- 從功能上對比
?
?
Eolink給我感覺結合了postman 和 swagger 的優點,摒棄了不足,在體驗上操作非常簡單,而且
每個功能之間跳轉、銜接非常好,體驗非常愉快。
五、Eolink總結
Eolink能夠支持各種協議和各種API類型的文檔,無論是PC端使用或在線使用Eolink工具,都可以分享 API 文檔或導出成離線文件,記錄每次改動,時刻能恢復到歷史的某個狀態,當前還能一鍵發起API測試,打通 API 文檔與測試,實現前后端分離開發。
所以強烈給大家推薦Eolink,低調又強大,簡直就是yyds。
來吧,小伙伴。
猛戳這里:?https://www.eolink.com/?utm_source=kol&utm_medium=csdn&utm_content=w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