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獨角獸企業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師標準>>>
20年來風云變幻,潮起潮涌,我自己最深的一個感受,是對“勢”這個字的理解。
第一,敬畏。對于商業規律和對大勢的把握,很容易在三五年內決定一個企業的命運。
第二,善用。要想有大的成就,一定要敢于取勢,甚至勇于造勢。
勢的敬畏和善用,實際上是陰陽一體的。
看十年
今天公開課的主題叫“看十年”。
既要有看十年的決心,也要逐漸培養看十年的能力。所謂看十年,就是Vision,決定了你的眼光、格局、胸懷以及最終的潛力。
舉例而言,阿里巴巴在2007年戰略會確定了未來十年的戰略——建設一個開放、協同、繁榮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第一個核心是把數據貫穿所有子公司的業務,叫整個集團未來的“奔月計劃”。第二個核心是API開放。如果能夠把數據打通,又能對外開放API,阿里應該會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奇跡——生態系統。
Vision(愿景)是對未來的假設和信念的不斷思考,所以Vision是理性跟感性的一個結合。理性是不斷挑戰自己,去糾正自己的判斷,感性是對自己信念的相信。
今天是核聚變的開端
未來商業就是智能商業,是智能商業核聚變,今天是核聚變的開端。
智能商業的三個特征:
利用互聯網和算法的優勢,低成本實時服務海量用戶;滿足每一個用戶的個性需求;快速迭代,自我更新,自我提升。
智能商業雙螺旋——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兩者是陰陽和合的,網絡協同推動數據智能的發展,數據智能驅動網絡協同的擴張。
網絡協同,就是大規模、多角色的實時互動來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兩個例子,第一個是維基百科,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一個沒有中央政府協調的、大規模的、自發協同完成的在線知識庫;第二個是淘寶,今天的淘寶賣家已經可以在線,同時和幾百個服務商合作,只需要一個API的鏈接,就能調動相關數據和相關服務。
網絡協同是企業邁向智能商業最重要的第一步。
數據智能,本質是機器取代人直接做決策。需要幾個重要前提:云計算,大數據、算法、迭代。
以Google搜索為例,它有三個核心的組成部分,一個是算法,是機器學習的引擎;一個是數據,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它要循環,形成一個反饋;一個是用戶,兩個極簡的產品界面——搜索框和結果頁,只需三個步驟——輸入關鍵詞,出結果頁,點擊——就能完成一次搜索。
未來任何一個企業,都是服務企業,因為客戶真正要的是服務,不是產品。
大體量的公司能夠繼續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長,背后的原因是智能商業的黑洞效應。
黑洞意味著它有巨大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是怎么構成的?
第一、網絡協同具備網絡效應,具有指數級增長的天然優勢;
第二,數據智能有學習效應,機器的算法不斷通過對數據的處理,提高自己的智能水平;
第三,網絡天然會產生數據壓強,推動數據智能的發展;
第四,數據智能具有網絡張力,數據和信息的使用過程,就是一個價值創造的過程。
未來十年是智能商業的機會
過去十年,孕育出了第一批可能是萬億美金的公司,但他們只不過在在線廣告、在線社交、在線零售取得了足夠大的進步而已,絕大部分的行業都還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競技場。
未來十年依然是三條主線:在線化,就是IoT(物聯網),將極大的擴張智能商業的邊界,我們最終會實現萬物互聯。智能化,AI(人工智能)技術將極大增強黑洞效應。網絡化,協同網絡將急劇擴張。
我們能看到的兩個重要趨勢:
第一,新星涌現,現有生態繼續大爆炸,多元物種蓬勃生長。教育、健康、交通,本身都是幾十萬億的大產業,在轉向智能商業的過程中,會出現平臺級、生態級的領先企業。
第二、顛覆式技術形成新黑洞,區塊鏈、AI、AR/VR(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我們如此強調智能商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源頭技術還在不斷的進步。
展開講一下三條主線相對具體的判斷:
1.在線化:全新的交互方式發展,IOT將會出現里程碑式的產品。以語音為代表的家庭智能中心,以視覺為代表的應用級AR設備以及以感知為代表的無人駕駛。IOT的集大成的產品,很可能就是無人駕駛汽車。
2.網絡化:網絡協同擴張與重構,廣告、零售、物流、到創意、營銷的全鏈路重構。幾乎在每一個行業都會經歷一個從傳統的封閉的線性供應鏈,走向開放的價值協同網,這中間有巨大的商機。
3.智能化:首先,算法會成為基礎設施。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不需要算法工程師,只需要人工智能訓練師。其次,深度學習,包括增強學習會在每一個行業越來越多的被運用。
要想在智能商業時代取得成功,戰略的基本思路都要被改寫。
除了傳統的定位之外,新戰略中間一個最重要的概念,我把它叫做點線面體。
就是未來的競爭中,一個企業戰略決策的第一核心,是要考慮在一個怎樣的網絡去競爭,是作為一個面,作為一個網絡平臺,去引領一個生態的發展,還是在一個特定的網絡里面,去做一個點或者去做一條線。
再強調一點,由于互聯網資源流動的速度跟范圍比以前大了很多,所以贏得未來的競爭不在于你擁有什么資源,而是你能調動什么資源。
互聯網X
如果我們從十年再往回拉近一點,未來三年最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向,是產業互聯網的突破。
因為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的平臺都只是完成了一個非常淺的連接,而很多的產業是非常復雜的互動,在這樣環境下,怎么把復雜的產業從線下搬到線上,完成網絡協同,植入數據智能變成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我們原來想的是互聯網+,覺得把互聯網跟傳統產業加在一起就能夠發生神奇的轉變。但我們真正要的是互聯網x,是用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工具、互聯網思維,和某一個行業的基本規律碰撞,重構和創新。
過去的20年我們看到了智能商業的雛形,未來的30年,能夠看到智能商業的大爆炸,而接下來的10年,會看到智能商業的格局初步確定。
所以這十年對于諸位來說非常關鍵,這關系到大家是成為這個時代的弄潮兒,還是被越來越大的浪潮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