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拿到了楊中科老師的新書《ASP.NET Core 技術內幕與項目實戰》,迫不及待的“兩”口氣讀完了。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是一本寫給.NET開發者的非常實用的接地氣的好書,感覺有必要自發為這本書宣傳一波。
楊老師在 .NET 開發者社區中的知名度非常高,很多年前就發布了一系列的 .NET 學習教程,造福了眾多開發者。我自己也寫blog,深知要把技術講的通俗易懂是非常有難度的。而楊中科老師的視頻在社區中非常流行,全網幾十萬粉絲,也算技術社區的網紅了,證明楊老師在技術培訓領域的深入功底。去年我提名了楊老師申請微軟MVP獎項,很順利就通過了,這也是微軟對楊老師多年來對技術社區貢獻的一種肯定,其實這個獎項早就應該給了。
得知楊老師在寫書之后,一直期待這本書的問世。沒想到這本書竟然花了三年時間,但算上作者已經近18年的開發經驗,可謂“十年磨一劍”。這本書結合了作者多年來的軟件開發實戰經驗,非常適合已經入門的 .NET 開發者作為進階提高的必讀書目。接下來談一下我對本書的看法。
語言通俗生動,不枯燥。
技術書往往容易陷入繁雜的理論細節而讓讀者感到枯燥。特別是涉及到某個細節或者原理的時候,用一些特別高大上的名詞會非常拗口。而這本書的用詞非常通俗易懂,而且貼合生活實際。如本書講解 DDD 應用,書中講到:
DDD并不是一個技術,而是一種架構設計的指導原則。……DDD就像烹飪中餐時“鹽少許、油少許”一樣讓人難以捉摸。……不同的人對DDD的理解及對DDD概念落地的理解有所不同,并不存在絕對的錯與對,在情況A下成功的DDD實戰經驗放到情況B下可能就會失敗。正如古人所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讀者不要在眾多的對DDD解讀的文章中迷失,也不要執著于尋找根本就不存在的“DDD最佳實踐”,而要認證聆聽各方的解讀,并且根據項目的自身情況來個性化地實現DDD的落地。
這種形象化的比喻在書中比比皆是,非常容易讓讀者理解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圖。我想可能是因為楊老師已經出版了多本技術類的書籍,想來寫作已經是駕輕就熟了。
深入原理——How 和 Why
技術書籍的寫作,有一點是不要照抄文檔。因為官方文檔對各個 API 怎么使用已經有了詳細的講解。那為什么還需要書呢?因為文檔只是告訴開發者這個技術怎么用,往往很少去解釋為什么。而這本書解釋了很多技術背后的原理,適用哪些場景,以及各自的優缺點,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 IQueryable
這個接口,我們都知道 IQueryable
和 IEnumberable
是不同的,那底層的具體實現有何區別?在書中詳細解釋了 IQueryable
是如何調用 DateReader
這個底層方法來進行查詢的,并通過幾段代碼演示了底層查詢的過程,還講解了在哪些場景下應該使用 IQueryable
。這種層次的剖析不但可以讓讀者知道怎么使用它,還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很多技術的發明或應用,并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比如說到緩存,我們都知道緩存可以提高性能,緩存又有不同的類型,比如客戶端緩存和服務端緩存。那具體到不同的緩存類型,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呢?本書詳細解釋了問題的場景,并一步步引導讀者去理解為什么要使用緩存。從HTTP支持的客戶端緩存開始,然后到服務器端的響應緩存,而服務器端的緩存由單機的內存緩存開始,逐步去解決分布式緩存的問題。然后又遇到緩存穿透和緩存雪崩等問題,最后還提供了一個封裝分布式緩存操作的實際案例,這一步步的問題+解決方案的方式,讓讀者跟隨作者思路對如何應用緩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從而可以應用到自己實際的項目中。
貼合實際,不拘泥于教條
本書我感覺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非常接地氣。理論是必須的,但理論不是教條,而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在讀到本書中關于 RESTful 的章節時,我感覺書中描述的實踐其實并不是非常符合 RESTful 的定義,特別是在路由中使用動詞的設計。但書中提到了:
REST 概念是用來指導我們設計接口的,而不是給開發帶來麻煩的,不能因為要通過 RESTful 風格而影響開發進度及系統的穩定。……因此在進行項目開發的時候,需要根據項目特點、公司人員等多方面情況,確定一個符合項目情況的定制版 RESTful 規范。……
這種思路我是非常支持的。國外提出的某些理論,并不一定是要嚴格遵守的規范。只要團隊內部有統一的認識,能夠支持項目的開發,就可以成為良好的實踐。書中對錯誤處理的 “200 派” 和 “4xx 派”也進行了相當精彩的描述,可以說這些內容都是來源于作者豐富的一線經驗,而不是僅僅局限在某些理論中。
引綱挈領,以實際項目支撐
書中講述了很多作者多年來的實戰經驗,更難為可貴的是,這些經驗不是停留在泛泛的文字之中,作者甚至開發了多個 NuGet 包,并概要介紹了實現的關鍵代碼。這說明作者完全不是空口無憑的理論派,而是具有豐富經驗的實戰派。比如用于 EF 批量操作的包、管理分布式緩存的包、讀取數據庫配置的包等等,這些都是已經發布到 NuGet 的開源項目,完全經得起實際應用的考驗。更令我佩服的是,最后的項目案例章節中,完整講述了作者開發的英語學習網站的技術細節,這是一個真正在運行的項目,據我所知已經有很多用戶了。這種案例,當然比簡單的圖書管理系統或訂單管理系統更有說服力。
其他
我也在寫一本關于 ASP.NET 的書,但我感覺很難比楊老師寫的更好。這本書也給我指明了方向,就是如何寫一本讓讀者讀得進、讀得懂、讀完大有收獲的書。特別是本書關于 DDD 的章節,寫的非常通俗易懂,我讀了之后也感覺頗有收獲。如果硬要說本書的不足,我感覺可能是因為本書重點關注開發的原因,對程序部署、監控、日志等內容涉及不多,比如如何容器化、如何實現 CI/CD、如何利用云原生平臺等,其實嚴格說這些屬于 DevOps 的范疇,值得寫另一本書了。這可以算我雞蛋里挑骨頭吧。8-)
廣告
最后再打個硬廣,如果您對楊老師的書感興趣,或者想與楊老師直接交流,或者只想聽聽什么是 DDD,那么機會來了,7月28日晚7點(新西蘭時間)我們CITA NZ(新西蘭華人 IT 協會)將邀請楊中科老師做一期講座,名為“接地氣的 DDD (領域驅動設計)實戰指南”,線上活動,歡迎大家參加。在本公眾號回復 DDD 即可獲取報名鏈接。
這本書已經在各大電商上架,推薦 .NET 開發者快快下單吧!點擊下方京東鏈接可直接下單。純自發廣告,楊老師請盡快付我廣告費“少許”,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