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自動車完全不可以犯錯誤
有人跟我講,我對Google的自動車要求太苛刻了。人無完人,所以Google的產品也不需要是完美的,只要“夠好用”就有市場。世界上有那么多糟糕的司機,酒后駕車的,開車時發短信的,打瞌睡的,判斷失誤的…… 導致了那么多的車禍,可比Google的自動車差多了。所以自動車不需要完美,只要99.9%的情況下可以正確工作,能大幅度減少車禍率,就是人類的福氣了。
首先,現在的情況是,Google自動車現在只能在非常局限的情況下出來:白天,天氣好,交通簡單,而且就算是這樣理想的條件下,一年之中仍然會發生270多起需要“人工干預”的事件,所以自動車的“駕駛技術”最后能不能超過最低級別的人類駕駛員,其實還很值得懷疑。其次,就算我們拋開這個問題不談,假設自動車能夠超過絕大部分人類駕駛員,能在99.9%的情況下判斷正確,那么它也是不可行的。其實自動車必須能在100%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能犯任何錯誤,才有可能被人接受。這是為什么呢?
這其實是因為倫理和法律的原則。法律上的責任,并不是從宏觀角度出發的。也就是說,法律不會因為自動車在99.9%的情況下判斷正確,就免除那0.1%的情況下,Google對車禍的責任。法律的原則很簡單,誰犯錯誤導致了車禍,誰就得負責,不管它是人還是機器都一樣。是的,自動車也許不需要完美就可以用,但如果它犯錯誤引起了事故,責任就必須完全由Google,而不是車主來承擔。因為如果車主是駕駛員,他開車引起車禍,那么車主就得負責。現在車主不是駕駛員,Google的軟件才是駕駛員,所以如果自動車引起車禍,Google就得負完全的責任。
如果你還沒有明白,我們來設想一個實例好了。假設Google自動車在99.9%的情況下,判斷都是正確的,可就那么0.1%的情況下,它會判斷失誤而導致車禍。現在你就是這些不幸的人其中之一,你乘坐的Google自動車由于軟件判斷失誤,導致車禍,讓你雙腿截肢,終生殘疾。你把Google告上法庭。Google對法官講,因為我們的自動車在99.9%的情況下都是可靠的,大幅度降低了社會的總體車禍率,對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個人很不幸,遇上了這0.1%判斷失誤的情況,所以Google對此不負責任。你覺得這可以接受嗎? ;)
0.1%的出錯概率,落到一個人的頭上,就等于100%的不幸。如果你本來是一個安全的駕駛員,那就更加不幸,因為如果是你自己開車,其實完全不會犯那樣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就算自動車使得社會的總體車禍率急劇降低,對你來說其實毫無意義,因為殘廢的人是你。這就是為什么從倫理上講,對機器和人,我們必須有兩種不同的標準。自動車的判斷力,并不是超越了大部分的駕駛員就可以的,它必須超過所有人!有些人開車時會犯的那些錯誤,自動車卻完全不可以犯。因為坐了這輛犯錯的自動車,導致身體殘疾的人,他可以說:“如果是我自己開車,根本就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誠然,其它人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犯錯,但我不會!所以Google的自動車對此負有嚴重的責任。”
明白了嗎?只是能從宏觀上減少車禍是不夠的。自動車的駕駛技術,必須超越世界上最安全的駕駛員,它完全不可以犯錯誤。現在世界上雖然有許多的車禍,可是因為人是駕駛員,所以責任分攤在很多當事人的頭上,誰犯錯誤誰負責。可是如果Google的自動車進入市場,代替了大部分的駕駛員,以后自動車引起的車禍的責任,全都會落到Google的頭上。所以這樣的生意,是非常困難而不切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