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這里是桑小榆。
最近和一個伙伴oncall了很久,對我的文章以及思想轉變產生了很大的共鳴,她向我分享了一些職場經歷還有成長經歷等,她的這些經歷也讓我引發了一定的思考。
光光,最近剛升任了部門主管,對于當前的工作狀態以及同事之間的分氛圍也產生了很大的波動。
光光的兒時經歷并不幸福,她是一個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帶大。她的個性中帶有不少叛逆,與此同時,父母也給她帶來了一些傷害,這使得她內心總是缺少安全感。我甚至很難想象,她說自己是一個非常自卑的人,而且是刻在骨子里的那種自卑。因為她給我的印象總是陽光,堅強,要強的女孩子。
我與光光相識在學生時代,能夠表現自己的事兒她都干,比如學生會、班干部、舞臺演出等。總是能帶來老師的贊揚和他人的羨慕。一經多年,才發覺這可能是她當時最大的心靈慰籍。
剛畢業的光光,毅然選擇了滬漂。其實不管滬漂也好、北漂也罷。只要離開痛苦的根源,就算互不侵擾,也能夠各自安好,城市的溫度往往會因為一些人的美好而悄然生長,直至離開都伴有余溫相隨。
沒有家庭的經濟支援,光光選擇和同學一起合租在上海的小閣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蝸居”。這樣下來不僅能夠省一些房租帶來的消耗,還能在一日三餐憑借自己的廚藝能夠減少上海高消費帶來的內耗。
▲圖/?光光的自制晚餐
光光實習的第一份工作是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薪資捉襟肘見4k+,那時光光負責的是公司一個運營賬號,內容主要是為各大互聯網應用引流。光光對待生活是極其努力的,對待工作也是如此,總是比別人更加專注更加花費心思。
當她把所有精力傾注在這個流量賬號,一年之后收獲了20w+的粉絲,是當前批次員工粉絲量最高。但此時光光也從這家公司離職了,原因是向上一眼望不到頭,薪資又可憐見底。
這也非常能夠理解。可惜的是18、19年正是抖音野蠻生長時期,錯過了私域引流的機會。光光也自述當時沒有私域的概念,放棄了一個好的機會。
20年光光迎來了第二份工作,文案策劃。但發現身邊的同學都是逐漸地遠離上海,回老家的回老家,去其他城市的跑去其他城市,剩下的是自己和一個大學室友,但是要強的光光也從沒萌生過絲毫退意。
光光的第二份工作主要負責的是線下中大型活動的場景策劃,活動提案,活動營銷等。她的公司主要是有三大板塊,分別是美容增值服務,產后修復以及產品銷售。
第一印象就是在上海這種地方,這三大板塊來錢特別快。他們開了專門的醫院,針對產后修復,以及坐月子。有錢人居多,來錢簡直不要不要的。
因此,光光的工作不僅繁忙還經常跨職工作。光光對于自己的領導在非專業的情況下指導員工設計內容有些不悅,00后已經拍屁股走人,90后的光光還在忍耐。部門的流動性大,加上又缺人,經常一個人做了三個人的活。
▲圖/?日常工作
盡管如此,光光在工作上依然盡職盡責,極具忍耐力。在21年榮獲公司的優秀員工漲了一波薪水,之后升任部門主管又漲了一波薪水。給了光光很大能力上的認可和內心的慰藉。在上海勉強也有1w出頭。
但是會哭愛鬧主動要糖果的孩子要比乖巧做事被動收糖的孩子要吃得多。這是我對光光建議的一句話。
光光對于自己的上司抱有很大的敬畏之心,在總監的威懾之下員工只管認真做事。她的總監是一個職場女強人,這個女強人的程度驚訝到了光光,同時我也開拓了職場女強人的程度。
光光的總監是復旦大學研究生,年輕時候和光光的老板在同一家公司。那老板頗有家資,選擇辭職自主創業,并同時邀請了總監一起創業,當時邀請并不成功,但頗有三顧茅廬之舉,求來一起同舟共濟。注意這個“求”,并沒有用詞不準確。
光光公司是以銷售為主的,每個人的體力和銷售能力是戰力的天花板,一旦出現問題那就是被頂替時候。所以她的總監在30歲未生孩子的情況下摘除子宮全力灌注在公司發展上。當然,總監在上海已有幾套房,其中有別墅,她的老公是家庭主夫,負責接送她上下班和做飯。你細品~
你會發現,同舟共濟的強將為啥還是總監?這也是光光公司職能分布問題,職能缺哪補哪,總監在全公司上上下下的職能都干過,把老板事務打理得服服帖帖。名義上是在任總監,實際上是公司的副總。所以公司出現員工被升任經理又去當銷售也不稀奇。
光光的總監如此,那老板也好不到哪里。光光的老板,學歷雖不高,但彼時頗有家資,年輕時候以一己之力拉了復旦研究生一起自主創業。在公司蒸蒸日上的時候,把自己的小孩送去美國撫養,無后顧之憂。
她的老公是浙大學法律系出身,擔任公司的法務。
僅僅幾行字,雖然不足以描述她們合伙人創業的歷史,但也道出了職業創業人的素質。
她們的創業史,首先風向口就選得很好,這幾大主營板塊,拿上海來說,就算過去10年,或者未來幾十年,都是非常吃香的。
其次就是作為職業創業人的基本素質,她們的堅毅果斷,一條道上走到底,壓根就沒有后退路也不敢想過撤退,一個摘除子宮,一個送走孩子,這哪是一個普通人能夠想象的,光聽就已經驚呆了,是個狠人。
仿佛她們在早期就掌握了資本家的秘笈。知名創業史聽得并不少,除去有些家底豐厚以及借力打力的,其余創始人基本上沒有一個不是狠人。
光光似乎陷入了狠且卷的圈子,相比于自己的老板,自己的述求仿佛是無病呻,更別說提薪資的事兒了。
但其實,老板是狠人,打工人也可以狠,《投名狀》里的大哥龐青云就是在斗狠:再給我800!10日!10日攻下舒城!
▲圖/?《投名狀》片段
這明眼人都覺得很難做到的事情,再給800人,不要軍餉,10日拿下舒城,這不就是向領導畫餅么?
但就是胸有成竹,氣勢磅礴說出來,這種讓領導都有些拿捏不定的事情,要么對你印象深刻,要么敢和你一起吃餅。
但這種機會只有一次,成了就雙贏,上一個臺階,敗了大不了和領導一起共損。共損是因為陳大人給的1500精兵是家底,敗了就連陳大人地位也受動搖,后果更是不堪設想。
那么職場也是一樣。比如你是碼農,開發一個項目或者重構一個項目,肯定需要人力物力,先向領導畫餅,拿到資源,再篤定一場。成了就是核心或者上一臺階,敗了大不了跑路。就是你敢不敢?
升職漲薪同理,入職開始優先掌握幾個核心項目或者核心資源,向上畫餅并要求漲薪,漲不了大不了跑路。你敢不敢?
又或者你想擺脫打工之路,那你進入一家公司之后,你向上談判,我不要工資!年底只要分紅就行。你敢不敢?
這是是桑小榆,一個專注生活,專注技術,掌握主動權的孩子。
如果你喜歡,點個👍也是支持!
?更多有趣內容,請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