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打算端午假期發表這文章,后來因為文章還需要有些調整,工作日又比較忙,就到今天周三才發。隨便寫了近3000字,文章最后有免費送書活動,歡迎留言參與。
又一年高考結束了。轉眼高考過去七年了,工作了三年。很多認識的同屆的朋友同學研究生也畢業了,在大學認識的最后一批學弟學妹也畢業了。算是一個階段結束了。
高考很大程度決定人生軌跡
七年前(2012年)坐在自己家鄉的小縣城考場里,寫著語文試卷。前面花的時間比較多,留下寫作文的時間不太多,有些緊張。后來考數學時,也時不時有想著語文可能沒考好。現在想想那時有著40多分鐘就能寫出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放在現在這能力有所退化。
高考出分數后,自己研究和分析買的報考指南書籍。選擇了一些專業和學校,憑著對這些專業和學校的簡單認知,最后在網吧里報考了幾所學校和專業。最后錄取到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這個專業。
那個暑假,想想自己好像從來都沒有離開過所在的小縣城,對大學是怎么樣的,是不清楚的。所以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特別憧憬。 就好比在大三即將畢業時,對社會和職場也可以說是所知甚少。
2015年6月3日,課題組老師請我們同學三人和一位當時在深圳實習回校的同專業的大四學長,去他家吃飯。就跟學長閑聊了一些工作類的話題,大概意思就是壓力還是挺大的,深圳租房也要一千多,房間還不大等等。 (因為2013年大一參加過學校的招聘會,看到開發類應屆生薪資5、6K,當時覺得還不錯。)當聽到租房就要一千多,頓時感覺對社會和職場知道的太少了。但在那個暑假確定了未來工作的方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我是如何踏上前端這條路的[1]
那時我們幾個人覺得,可能大學班上沒有幾個人會從事本專業相關的工作。但事實上畢業后還是有一大部分人選擇了IT互聯網行業。因為畢竟真的沒有太多選擇。我知道的很多名校畢業生也從其他行業轉入互聯網行業。
回過頭來看,高考其實挺重要的。至少決定了未來四年在哪個城市跟哪些人一起學習,很大程度決定工作的方向。雖然很多人畢業多年后,不一定會從事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
小時候也或多或少聽到過一些讀書無用論的話語。但工作三年后,發現行業知名大佬、公司領導等多數出自一流大學。一流大學畢業生大概率進入一線公司。那么一般大學的畢業生有沒有機會進入一線公司,也是有的,畢竟有一部分人雖然在一般大學,但努力程度和能力會超越大部分人。?放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可能獲取知識真的很難。而現在互聯網時代不缺好課程好資料,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到一部分人學習和成長。?有張圖可能可以很好的表達這一情況。
考研
現在再看考研,考研是提升眼界和視野比較好的方式之一,研究生還有一定的留在高校工作的機會,而本科生沒有。雙非院校,即使是計算機類專業,能考研盡量考研。2017年時和來杭州出差的大學老師聊天。作為復旦大學的博士老師建議,如果覺得寫代碼遇到了成長瓶頸,不妨再考個研,讀個好學校,比如復旦交大等。這樣畢業出來平臺就不一樣了。(當時想著,果然是復旦大學,隨口說出來就是復旦交大之類的院校,畢竟是很難考上的。)
歸零
從小學到大學,大學到工作。 每一次都是一次歸零,一次重新開始。 有人說:畢業前覺得自己有無限可能,畢業后回到了現實社會。 投身IT技術崗,要早做打算。常言道: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問過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弟學妹,他們都感慨沒有學好專業課。主要還是實踐不多。導致跟企業要求相差比較多。但以往各方面就表現不錯的人,往往能夠快速適應新環境,同樣做到表現不錯。
看著微信朋友圈,往往容易陷入羨慕別人的怪圈
這時候想起一個詞語叫做幸存偏誤。 這時參看百度百科:指的是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朋友圈動態也是大家篩選過才發出來的,一般來說朋友圈都是發好的一面,正能量的。 以致于很多人都羨慕別人,就可能會覺得自己混的最差。我也會羨慕我的一些985、211高中同學和關系比較好讀研究生的同學。 正所謂:城外的人想進城,城里的人想出去。但有些事情只有自己親身體會,才會更加深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有段時間,各種文章分析拼多多號稱的三億用戶從何而來。有人就說大學本科生僅有中國人口的4%。雖然大城市的人雖然很少用拼多多,但我們并不全面的了解中國。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我們對她有多少城市,縣,鎮,村并沒有完整的概念。 有統計表明,中國約有300個“城市”,2856個“縣”,41658個“鄉鎮”,662238個“村”。
而我就是來自60多萬“村”的一員。
人脈圈子
工作后,人脈圈變窄。這估計是很多職場人共識之一。?工作所在城市即使有同學朋友,一年聚的次數最多也就1、2次。有距離的原因也有時間的原因。 從小學到大學畢業,聽別人說一旦畢業班上同學再也聚不齊了。像是危言聳聽。但到現在為止,好像真是這樣,全班人沒聚齊過。大學算是認識挺多人,但各奔東西,相忘于江湖,是我們共同的結局。 圈子窄主要原因大多數職場人,打交道的人只是所在公司團隊的人,認識的都是圈內的人。 人脈圈子有時候很有作用,這就需要平時有些積累。
職場的困惑
職場的困惑往往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想著改變,又無力改變。 想起一次一群人聊天,問到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基本都回答沒什么理想,我也是如此。很多人對自己未來規劃和職業規劃都是不明確的,或者說根本不是很了解自己。導致當下想改變,又不知道怎么改變,陷入惡性循環之中。?求變之前需要認識自己,問清自己想要什么,想做成什么樣的人。為了目標,自己能做到哪一步,有了一個大目標,制定確實可行的方案,根據自己執行情況,不斷修正方案,不斷得到正反饋,這種感覺很好。有那么一句話叫做不逼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優秀。 培養自己良好的習慣,不斷的了解自己,定目標,刻意練習,得到正反饋,良性循環,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
未來還面臨著很多選擇
過去的20多年,有很多選擇,選擇大學和專業,選擇考研與否,選擇城市和行業,選擇公司。未來還有很多選擇。有時想到未來就會很焦慮,有種需要和時間賽跑的感覺。 經常被朋友和同事問到,會一直在杭州待下去嗎?此類問題我一般是這么回答,只能說最近幾年會一直在杭州。隨著大學畢業時間越長,越來越多可能影響一生的問題需要考慮。
最后福利時間
只要您在若川視野微信公眾號下留言,說出定目標最后怎么達成的故事或者為什么想看《刻意練習》這本書。截止到6月16日21點(本周日),我在留言區挑選5位覺得不錯的留言,聯系這5位同學,免費包郵送出《刻意練習》這本書,無需轉發,無需集贊。
最后附上畢業三年每年的年度總結文章和工作一年的感悟文章。?2016年度總結,畢業,工作[2]?工作一年后,我有些感悟[3]?2017年度總結,一如既往[4]?2018年度總結,平淡無奇[5]
文章同時發布在簡書(方便后續修改),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References
[1]
?我是如何踏上前端這條路的:?https://www.jianshu.com/p/e5a0f3673ecc[2]
?2016年度總結,畢業,工作:?https://www.jianshu.com/p/cea7ecd71f14[3]
?工作一年后,我有些感悟:?https://www.jianshu.com/p/0b29cc65dc82[4]
?2017年度總結,一如既往:?https://www.jianshu.com/p/71b5730dc606[5]
?2018年度總結,平淡無奇:?https://www.jianshu.com/p/a9c7aae40e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