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年都是飛快
這 10 年編程好時光,花費在不經意間,而立的第三年也即將用完:
23 到 26 歲,花在了阿里,從入門到職業迷茫,27 到 29 歲,花在了創業,從熱血到倒閉還錢,30 到 32 歲,花在了小菜,從轉型到確定路線。
一路磕磕絆絆,在創業最激情的時候寫下 《4 年前端狗 2 年 CTO》,帶團隊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寫下《寒冬下 | Scott 的 31 歲前端年終總結》,猶如發生在昨夜。
自去年開始,打算每年都給自己做一次切片,透視下當年心中所想,曬一曬收獲與缺憾,有些山和水,在遠方看是一番模樣,經歷后回頭看又一番模樣。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今年的最強感受,那就是 “今年一年都是飛快”。
真快!????
工作只干了半年
從 1 月份舉辦第一次前端早早聊大會,就已埋下了離職的種子,只是當時自己并不自知,這一屆大會探討了從 10 人到 50 人的前端團隊,在轉管理路上的各種經驗,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完完整整的組織技術大會,反響超出預期。
借這次會議與小胡子哥/霸天第一次面基,據說玉伯大大也來了,而我直到 12 月份經提醒才從上圖隱約發現。
第一屆辦完后,疫情就來了,從第二屆開始,考慮到防疫需要,大會全部走了線上,并且在第二屆辦完后,代表早早聊大會的同學,將票務收入定向捐贈給了湖北醫護人員。
此時,還身在宋小菜,帶著 20 人的前端團隊,之后每個月會拎出幾天周末,來兼職的舉辦大會,從 1 月份辦到 4 月份,大會也舉辦了 4 屆,內心中開始逐漸通透,這是我喜歡的事情,它可以調起我渾身的熱情、激發我潛在的勇敢,亦可以讓我感受到未來的收益,于是在 4 月底開始與公司聊離開事宜,做各種業務上團隊上的準備。
最終在 5 月 31 日,離開了我仍然熱愛的團隊,結束了上半年的工作,也結束了 10 年的前端工程師生涯。
再啟程!????
機遇之與機會
從小菜離職出來的前后幾周時間,先后跟阿里云、字節、釘釘、螞蟻等多個團隊或者公司的負責人有過線下對接,接收到多個邀約甚至誠意滿滿的 Offer,這些機會擺在我的面前,說不心動是騙人的,無論是從老板風格、業務前景、工作內容、經濟回報的確定性上,都極有吸引力,尤其面對再次回去阿里的機會,也讓我有一種回 “家” 的歸屬感。
人生的奇妙,就是前一秒登山無路,后一秒徘徊在十字路口。
人的選擇,是如何變得清晰的呢?人的內心,又是如何變得堅實的呢?
是決意追求的機遇,更是拒絕機會的勇氣,前者讓我知悉我想要什么,后者讓我明確更想要什么,我必須舍棄什么。
選擇了,就大膽往前!????
重新理解創業
業可大,可小,業為何物?放到創業的語境中,業就是價值,對用戶的價值、對行業的價值、對社會的價值,價值可大可小,做多少算多少,一家小吃店如此,一個 500 強亦如此。
業可長,可短,業要多久?既有外在大的商業經濟周期的規律,也有行業的特征和競爭格局,更來源于內心對它的期待和堅守,1 年是做,3 年也是干。
因此,業是你和用戶共同定義出來的,你代表了你的公司(組織),用戶代表了行業和社會,主觀上是你圈定了多大的業,客觀上是用戶能享用到到多大的業,因此業就是你和用戶的共識。
這個共識,不會憑空發生,來源于你的創,創又是何物?創是共識達成的動力機器,而你來驅動這臺機器,機器可以是你自主打造,也可以基于已有機器創新,無論哪種,你與機器需融為一體,送給用戶電和熱。
于是,業大業小,源于機器,更源于你,你的天花板就是業的天花板,這個天花板可以是認知、閱歷、能力,可以是資本、組織、格局,都關于你。
明白了這一點,內心會焦灼而不會焦慮,動作會匆忙而不會慌張,借己創業,更是借業修己,無論多少人同往,走多遠走多久,從信念到執行,關于組織中每一個人更關于你,不可逃避。
重新理解自己!????
獨特利他有趣
理想是支撐我們熬過明天的勇氣,物質則是支撐我們活過今夜的面包,放到當前的社會,面包就是錢。
必須用 100 個小心,重新理解 “錢” 的意義,這是一個企業存續的基礎物料。
錢和技術本身都是中性的,用錢去貪污是可恨的,用技術作惡是可恥的,走入到商業環境中,就必須活在泥土里,也就是接地氣,公司要交房租、電費、稅,員工要發工資、社保、獎金,業務需要推廣、營銷,服務器域名要采買...
理想再美好,底層也靠錢來支撐,作為一個工程師,必須擺脫「清高」的認知,財務賬放床頭。
而過去的我,恰恰是這樣一個 「不食人間煙火」 的人,恰恰是一個崇尚 「君子之交淡如水」 的人,恰恰是一個 「視金錢如糞土」的人,我的眼中,對金錢帶著天然的 「鄙夷」,我的腦顱中,始終旋繞 「歸隱」的理想。
今日,我已能正視基礎物料、人際關系、現實與理想的定位,這是一個社會人應早日領悟的道理,而我用了將近 10 年,并不容易。一個人從極具可塑性到漸漸成熟,就是這個世界在他腦海中 「投影的三觀建構」趨于穩定的過程。
于是,我選擇做 「獨特、利他、有趣」的事情,幫助更多前端早日建立穩定的技術世界觀,早日實現家國理想。
帶著少年理想,走向再無少年!????
早早聊酒蒙子
今年的意外驚喜是,前端童鞋對于線下社交的訴求是相當強的,目前在早早聊的工作室,已經舉辦了 20 期的酒蒙子聚會,打開工程師的話匣子,把酒言歡,從團隊、產品到技術,無所不談,截止目前,已經邀請了阿里云/釘釘/螞蟻金服/淘寶、字節抖音/商業化/教育、大搜車/丁香園等諸多前端團隊的負責人參與夜聊,甚至還有獵頭小姐姐的加入。
除了小型的聚會,我也很向往去往不同城市,參與當地的前端社區的聚會,只是礙于疫情,今年的行程除了北京,都沒有啟動,下圖是在北京字節總部,和掘金一起辦的線下閉門會:
疫情下社交,進行時!?
做的好的和不好的
今年完成了從前端團隊管理者到創業者的身份轉型,從技術和團隊架構走向業務架構,從一個做技術的變成一個做業務的,只不過并未離開前端行業,做的是跟技術關系極近的技術業務。
早早聊作為 2020 年的起手式,放到未來 10 年,它只是一個業務原型和雛形團隊的打樣,目前還非常弱小。
關于早早聊
做的好的:從 2020 年 1 月 11 日起,線上共舉辦了 17 期的技術直播分享,每個月 1~2 次,每次邀請 4~10 個講師,在線用半天時間對工作 1~5 年的前端工程師做分享,一共請了 120 名講師,分享了 130 場,每一期的直播定價在 50 元左右,一共有 140 萬票務收入,目前養活了含我在內的三人小團隊,每個月公司的各種軟硬固定開支是 8 萬左右,在目前的營收能力下,做到了沒有找一分錢融資,團隊有能力自己造血活下去,在這里面,語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早聊不寫一行代碼,借助語雀將大會的整個內容全部被結構化的管理起來。
做的不好的:迭代了十幾期,并未打造出完整的用戶 「拉新-轉化-留存-活躍」 的生命周期玩法,并未沉淀出有效的用戶增長玩法,并未實現有規模的增長,并未獲得超出預期的盈利,除此以外,并未與講師和用戶形成更有黏性的互動關系,讓用戶可以更方便學習大會內容、更方便擇選團隊跳槽,讓講師可以更輕松的發布崗位,降低招聘壓力。
關于我自己
做的好的:再次勇敢的選擇了一次,全職做早早聊,跑出了有盈利邏輯和初步結果的商業原型,幫助到社區的幾萬個前端,啟發了心智、開拓了技術認知,另外也一對一幫了幾百名同學完成職業規劃或跳槽晉升和加薪,同時今年還清了所有平臺的所有現金貸款(除房貸),有了時間陪家人,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養活父母和下一代。
做的不好的:海吃暴喝不鍛煉,身體素質下降過快,在業務規劃和推進節奏上不夠熟練,在前端的技術綜合訓練上也投入過少,導致技術敏感度有明顯下降,對于早早聊講師和 VIP 童鞋的關注和鏈接不夠,還提供不了更高的價值面內容給到核心用戶。另外面對一些負面聲音的自我心理建設還不夠強大,多多少少會受一些干擾。
活下去,更要活起來!?
2021 更值得期待
雖有那么多場次的分享,那么多的聚會,今年仍是一晃而過,這也許說明今年過的充實,也許說明今年的成績難記于心,也許說明疫情下我們的時間更多的分配給了線上,而線上的記憶是瞬時的碎裂的,那么在 2021 年,我想要更多的走到線下,走到各個城市,走近更多的前端團隊,走進不同年齡的前端圈層,走進大家更多的技術人生的故事中,我已準備好,你的酒和故事,Ready 了么?
推薦閱讀
我在阿里招前端,我該怎么幫你?(現在還可以加模擬面試群)
如何拿下阿里巴巴 P6 的前端 Offer
如何準備阿里P6/P7前端面試--項目經歷準備篇
大廠面試官常問的亮點,該如何做出?
如何從初級到專家(P4-P7)打破成長瓶頸和有效突破
若川知乎問答:2年前端經驗,做的項目沒什么技術含量,怎么辦?
若川知乎高贊:有哪些必看的 JS庫?
末尾
你好,我是若川,江湖人稱菜如若川,歷時一年只寫了一個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點擊藍字了解我)
關注
若川視野
,回復"pdf" 領取優質前端書籍pdf,回復"1",可加群長期交流學習我的博客地址:https://lxchuan12.gitee.io?歡迎收藏
覺得文章不錯,可以點個
在看
呀^_^另外歡迎留言
交流~
精選前端好文,伴你不斷成長
若川原創文章精選!可點擊
小提醒:若川視野公眾號面試、源碼等文章合集在菜單欄中間
【源碼精選】
按鈕,歡迎點擊閱讀,也可以星標我的公眾號,便于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