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從2014年
開始,每一年都會寫年度總結,已經堅持了7個年頭。7年的光陰就是彈指之間,轉瞬即逝。正如孔子所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回顧2014,約定2015(QQ空間日志)
2015年總結,淡化舊標簽,無懼未來(QQ空間日志)
2016年度總結,畢業工作
2017年度總結,一如既往
2018年度總結,平淡無奇
2019年度總結,波瀾不驚
2020年度總結,水波不興
如今第8年了,2021年的年度總結比往年晚很多。
本打算1月份,在回家前寫完,無奈,工作比較忙,周末和工作日完全都提不起興趣繼續撰寫。
此刻,正在回家的高鐵上,看著窗外的風景,繼續完成2021年的年度總結。
此刻,正在江西老家繼續把寫完。回到家手機都很少拿起,電腦更是很少打開。
此刻,正在返回的高鐵上,看著窗外的風景,繼續完成2021年的年度總結。
寫了好多此刻,都被我刪了又保留了。
此刻還是回到工作地的電腦旁,繼續完善2021年的年度總結。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寫作難、寫年度總結更難。
就像我的2020年年度總結,在語雀平臺顯示竟然改了200多遍。2月4日才寫完發布。
朋友圈都有好友催年度總結了:你2021年是不是沒寫總結。元宵都過完了,現在才發布十分慚愧。因為根據以往經驗每篇文章后續都可能會需要修改。所以寫完了也要多留幾天時間復核下,晚些時候再發。
回想起過去的這一年,又是普通的一年。我只是作為一個創作者,用文字記錄下這一年,方便以后回顧總結。
以下幾句話基本可以概括。
這一年,去了沈陽和西安兩個城市出差,分別出差約2個多月和10多天,坐了很多次飛機,體驗過10多個小時的高鐵。
這一年,公眾號持續運營了300+天,幾乎每天不間斷,漲粉1w+,微信好友增長 5000+
。副業收入比2020年有比較大的進步,年收入大概就是5位數,但具體多少我也沒有算過,副業離目標月入過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一年,寫了21篇文章,8月起,持續組織了5個月的源碼共讀,吸引了超4000人進群參與,幫助了很多人學會看源碼,利他共贏。
這一年,獲得了掘金年度人氣創作者第4名,獲得了 InfoQ
簽約作者,有幸入選了freeCodeCamp
全球社區 2021 貢獻者」。
這一年,我的文章在知乎閱讀是 110w+
,去年是 63w+
,掘金閱讀超過了 52w+
,去年是 14w+
。
希望之后多寫一些技術文。多拓寬一些視野,多擁抱技術社區。多幫助一些人學會看源碼、不懼怕源碼。
這一年的關鍵詞就是技術自媒體
了,這一年幾種狀態。
寫文章,很多文章是周末和工作日寫完的。
忙于公眾號、社群、答疑解惑等。
刷視頻,不想思考動腦時就會刷刷B站和視頻號。
看劇,找好看的電視劇看看。
偶爾出去逛逛看看風景。
2身體 · 健康
身體健康,以往的年度總結說了很多,這次就少寫些。
睡眠不規律,很多時候都睡得很晚。好多時候都是1點左右才入睡的。偶爾有早起的時候就感覺一天很長。希望 2022年 有所改進。
互聯網關于身心健康的相關事件很多。而且都是很年輕的。我們應該多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定期體檢。身體有發出信號時就及時就醫,不能不重視,以為能自愈。
3財務 · 理財
這一年基金我都很少買。不可否認理財是很重要的。
4人際 · 社群
這一年,工作之外算見過認識的人好像就沒有。圈子真的挺窄的。雖然微信好友幾千。
不過運營自己的技術#公眾號:若川視野,有機會認識很多技術圈的公眾號號主。連接更多優秀的人。
5工作 · 事業
雖然是工作事業標題,但年度總結我都是很少寫公司工作相關的。職業是前端開發工程師
,工作內容是:大家常用的微信小程序、網站、健康碼等都是我們這類人開發的。
按照以往的慣例,放一下寫代碼的統計時間、公司代碼提交記錄和個人 github
代碼提交記錄。
wakatime
2021年使用 Vscode
編碼時間統計,總共1308小時,和2020年相比1572小時相比少了一些,但有很多應該是沒有統計到。平均每天4個多小時在使用編輯器VSCode
,其中6月15日最多,竟然10小時23分鐘。這里統計的是實際上聚焦使用 VSCode
的時間,應該還算是多的。在此放下統計地址https://wakatime.com/a-look-back-at-2021,方便不知道地址的讀者朋友訪問使用wakatime
。



出差兩次,一次996兩個月,一次十多天
2021年出差兩次比較忙,基本是996的狀態。有時凌晨還在酒店工作。
4月份到6月份,在沈陽出差。這是我第二次踏上東北這片土地,上一次還是2015年去吉林大學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的時候。

在吃方面,東北真是好,都是很大碗,分量很足,又很便宜。吃過蟬蛹、烤冷面,雞架等特色。那段時光吃的挺好。同事一起吃,基本人均60+。
7月底8月初,在西安出差,由于疫情關系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酒店度過,就去了一次大雁塔。
除去出差之后就相對不那么忙。這也為我業余時間寫文章搞源碼共讀活動提供了時間保障。
再回顧2020年,工作是相對比2021年更忙,而且整體來說,有一些消極。所以對我而言,并不喜歡一直很忙的工作。
這一年,有一個詞語叫"新生代農民工",在互聯網圈很火。簡單來說,程序員群體基本都是高學歷高智商的群體。但相對社會地位確實不是很高。一方面可能是相對來說老師醫生等,這個職業歷史不長,另外一方面是大家都不知道程序員是做什么的。事實上沒有程序員群體就沒有高速發展的互聯網(反過來說好像也一樣)。比如微信、支付寶、淘寶等大家常用的手機APP都是程序員群體開發的。
我想很多人不想被工作占用太多的時間。好在2021年大環境很多公司陸續取消996。
一個人的時間精力非常有限。被工作占據了很多時間,就容易對其他事提不起精神。
賺錢的本質、認知、視野
解決了問題,提供了價值。
程序員賺錢的方式有很多種。在公司工作是最普遍的一種,也是最主要的一種。
另外還有包括寫書、知識付費(出課程等)、兼職做外包、自媒體接廣告等。
寫作或者出課程等則是可以一次產出的價值多次售賣。
2016年年度總結引用的一段話,放到現在也是同樣適用。
總結一下,對年輕人來說可操作性最強又能掙很多錢的方法,其實就三個步驟:
第一:找到自己的一個特長,把它培養得足夠出色。
第二:找到適合你的特長,又有足夠用戶注意的平臺。
第三:在這個平臺上深耕細作,打造品牌,獲得收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只要長時間持續打磨,總有一天能到“可以賣錢”的水平。
假設能有5000人購買你出的課程或者服務,單價是200元,不算平臺扣稅等那么就是100萬。比在一般公司就職賺到的錢都多。
我做公眾號自媒體到變現就是這一個體現。但這一方法事實上很難。能賺到很多錢的還是少數。而且我是前面一兩年基本是沒有變現的。
技術自媒體,慢慢打造個人品牌
公眾號
做公眾號自媒體其實也算是小型的創業,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可能大多數關注的人不知道,我的公眾號取名為若川視野
的原因。「若川」是我的網名,取自「上善若水,海納百川」
其中的兩個字,剛好是我高中前曾用名羅川的諧音。沒開通公眾號前,知乎專欄和思否等專欄都是叫若川的前端視野
。「視野」
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詞語。所以為了簡短好記就取名「若川視野」
了。視野諧音有很多,比如事業
、實業
等。也可以理解為我(若川)把運營公眾號當做是自己的一份事業來對待
。海納百川,視野開闊。這樣也許就好記了。
這一年,公眾號持續運營了300+天。幾乎每天不間斷,即使轉載基本每天可能要花一小時左右選文發文,另外如果是寫一篇原創文章一般都要耗費了10小時左右,甚至更多。有些廣告收入賺得真的是辛苦錢,而且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惡意舉報。副業收入比2020年有比較大的進步,年收入大概就是5位數,但具體多少我也沒有算過。總之目前投入的時間精力和廣告收益回報不成正比。副業離目標月入過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記得有人說過:副業收入是主業收入的兩倍甚至更多,才可以考慮把副業當主業。感覺說得很有道理。
這一年公眾號漲了一萬粉左右,但遠遠不夠。再漲一萬粉很難,不一定能夠實現。另外,廣告投放基本減少了。都沒什么廣告可接了。而且公眾號和朋友圈的廣告,對于讀者朋友的傷害值可能比較大,相比這點廣告收入,投入的時間精力,可能不是那么劃算。另外,廣告投放多了會產生一定的"耐藥性",也就是說很難投放出效果,難投放出效果后投放單價幾乎無法上漲。那為啥還在做,那是因為希望以后能更好,也是希望能為技術社區貢獻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幫到一些人成長。更多公眾號相關在 《公眾號運營策略》 這篇文章中寫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看。
這一年,截止到目前兩個微信號累計 8700+
好友,相比去年多了 5000+
微信好友。有12個微信交流群,18個源碼共讀大群,共計4000多小伙伴,相比其他公眾號號主來說算很少了。相比2020年,兩個微信號累計 3500+
好友。也有6個微信交流群,共計 1000+
小伙伴,有一些進步。現如今是微信8.0
了,支持一萬個微信好友可看朋友圈了。
創作者、廣告的投放方、讀者三者之間,適當的商業化有助于創作者創作出更優質的內容,廣告投放方也能吸引用戶群體,另外讀者也會有一定的成長。大多數號主都是良心博主,只是有時候投放廣告的標題確實不是那么合適,很多時候也不是公眾號號主能決定的。希望讀者朋友也不要有那么多惡意。另外我也會給我的讀者朋友們謀些福利,比如逢年過節發些紅包或者送些書籍,不知不覺在2021年,兩個微信號竟然分別發出的是29753.51元
,13616.27元
,有些應該是相互轉賬,還有一些是課程返現,另外還有是輕松籌、水滴籌等。雖然分攤后讀者朋友可能沒收到多少,但我發現發了這么多紅包時是很驚訝的,因為相比2020年我發出的紅包是3306.30元
、2469.30元
,而且我2021年廣告收入好像也沒賺到多少錢啊,遠不及一些大佬。在此特別感謝支持我的讀者朋友們,感謝合作投放過廣告的廣告主(主要是開課吧、極客時間、網易云課堂、珠峰教育等)。
公眾號技術圈內好些都離職做起了自由職業,很多人收入超過了本職工作,甚至是好幾倍。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情況,也許永遠無法達到。如果以我目前這種漲粉速度,幾乎不可能做到自由職業。當然自由職業其實也沒想象中那么自由。競爭其實很激烈。印象中 B站up主
每年都會有百大up主
活動,但能夠一直維持百大up主
的是很少數,這也說明了競爭激烈。比如:大多數人熟悉的何同學就是連續兩年B站百大up
之一。
組織了5個月的源碼共讀
算到現在2月底,其實是7個月。源碼共讀活動每周一期,每周一起閱讀200行左右的源碼,目前進行到了24期。
7月底,那時我還在西安出差,在酒店想著我讀了那么多源碼我歷時3年才寫了10余篇源碼文章,但收獲了100w+閱讀,寫了那么多文章,可惜看的人卻是少數。是不是可以以某種形式幫助到大家學會看源碼。看我的文章,我來答疑解惑。
自己寫微信機器人,同意加好友申請,拉群,節省了很多時間。后來被人連續舉報兩次,導致封禁不能邀請人加群。一周后解封了,但微信機器人就沒敢用了,現在都是手動拉人進群。
于是:為了能幫助到更多對源碼感興趣、想學會看源碼、提升自己前端技術能力的同學。我組織了每周一期,一起學習200行左右的源碼,從第1期開始不斷迭代到目前第24期。源碼共讀活動也是在不斷摸索中前進。竟然堅持到了現在7個月。
確實真實有效的幫助到了很多人學會學習源碼,不懼怕源碼。截至目前:
有超4000人報名進源碼共讀群了。
在語雀討論區
https://www.yuque.com/ruochuan12/topics
,有400+筆記了。有個大三的小姐姐寫了10期筆記。要知道超過5次及以上筆記的只有30人左右。
也有在國外(比如:歐洲、澳大利亞)的小伙伴參與了源碼共讀。
有人讀完學以致用,做出了對公司有用的工具,公司獎勵了他1000元。
還有人持續學習,每天一期,學完了20多期。
甚至有讀者朋友跟面試官提到我的名字,面試官都知道讀者朋友參加了源碼共讀。
等等。
總之后生可畏。正是由于大家的積極參與,看到大家學有所獲,我也很開心能夠幫到大家。我也有時能做到每周輸出一篇新文章。可以說是讀者和創作者相互成就。
如果你也想參加,可以點此鏈接了解源碼共讀,掃碼加我微信 ruochuan12
,進微信群免費參與。
掘金最受歡迎年度創作者
上了8月、10月、11月、12月掘金技術社區創作者榜單,每次上榜都能獲得一些禮物和獎品。

還有一次「掘力星計劃」。獎勵了800等價值的物品,自己挑選了藍牙耳機。
年底參加了掘金2021年度人氣創作者榜單投票活動,活動持續7天,我在公眾號、朋友圈、微信群里等拉票,很多人為我投票拉票,無比感謝,無比感動,最終獲得了第4名的成績,我也有抽價值2000+元獎回饋幫我投票的小伙伴。第4名的獎品是堅果J10投影儀
,寄回家里了。春節期間,親戚長輩們都說起現在科技發達,發展迅速,相當于都把電影院搬回家了,回憶起他們當年去看電影有趣的往事。

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
這個源碼專欄目前好像是掘金關注人數最多的專欄。
每篇文章都花了很多時間撰寫。有時候工作相對不忙,但寫作任務相對比較多。也常有打算今天寫完,事實上到明天、后天、大后天等才寫完的情況。有時為了爭取早一些寫完發布,時常有熬夜到1、2點才寫完的情況。
比如有一次,還在沈陽出差。我和同事住酒店,同事早早的睡著了,我還在寫文章(當然同事不知道我是寫文章),寫完到挺晚。感覺睡夢中都還想著文章的事情。想著第二天文章閱讀量會不會比往常高一些。
很多時候覺得時間不夠用,另外也有的時候覺得浪費了很多時間。有時同事問我,你不玩游戲,無聊的時候是怎么打發時間的。我一時間不知道怎么回答。
這里列舉下2021年寫的21篇文章。
據說 99% 的人不知道 vue-devtools 還能直接打開對應組件文件?本文原理揭秘
一文讀懂vuex4源碼,原來provide/inject就是妙用了原型鏈?
面對 this 指向丟失,尤雨溪在 Vuex 源碼中是怎么處理的
尤雨溪開發的 vue-devtools 如何安裝,為何打開文件的功能鮮有人知?
初學者也能看懂的 Vue3 源碼中那些實用的基礎工具函數
Vue 3.2 發布了,那尤雨溪是怎么發布 Vue.js 的?
50行代碼串行Promise,koa洋蔥模型原來是這么實現?
為什么 Vue2 this 能夠直接獲取到 data 和 methods ? 源碼揭秘!
Vue 團隊公開快如閃電的全新腳手架工具 create-vue,未來將替代 Vue-CLI,才300余行代碼,學它!
尤雨溪幾年前開發的“玩具 vite”,才100多行代碼,卻十分有助于理解 vite 原理
尤雨溪推薦神器 ni ,能替代 npm/yarn/pnpm ?簡單好用!源碼揭秘!
初學者也能看懂的 Vue2 源碼中那些實用的基礎工具函數
每次啟動項目的服務時,電腦竟然乖乖的幫我打開了瀏覽器,100行源碼揭秘!
面試官:請實現一個通用函數把 callback 轉成 promise
新手向:前端程序員必學基本技能——調試JS代碼
每次新增頁面復制粘貼?100多行源碼的 element-ui 新增組件功能告訴你減少重復工作
從 vue3 和 vite 源碼中,我學到了一行代碼統一規范團隊包管理器的神器
從 vue-cli 源碼中,我發現了27行讀取 json 文件有趣的 npm 包
Vue團隊核心成員開發的39行小工具 install-pkg 安裝包,值得一學!
面試官:請手寫一個帶取消功能的延遲函數,axios 取消功能的原理是什么
面試官:項目中常用的 .env 文件原理是什么?如何實現?
擁抱社區
獲得了 InfoQ
簽約作者,福利是大禮包還有大會免費參與的機會,沒有你們想象中的一定稿費。其實并沒有多么厲害。參加活動的條件把五篇文章整理成合集,報名了參賽,大多數報名參賽的都入選了。

另外,由于好久之前在FCC杭州社區組織者的一些貢獻,和一些文章輸出。有幸入選了「freeCodeCamp
全球社區 2021 貢獻者」。freeCodeCamp
是一個免費學習編程的網站 https://chinese.freeCodeCamp.org
。
這一年,我的文章在知乎閱讀是 110w+
,去年是 63w+
,掘金閱讀超過了 52w+
,去年是 14w+
。
35歲焦慮
目前來說,互聯網35歲焦慮還是確實存在的。
初中級工程師很難一直工作到退休。
成為行業專家,就不容易被年輕人取代。
早做準備早規劃,有句話叫做:早就是優勢。
有時候覺得,工作了好多年,真的就是把幾年的工作重復了幾年。有時候問問自己: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真的有那么熱愛這份工作嗎?而且這份工作是自己賴以生存(吃飯)的技能。吃飯的技能好像都沒有那么努力和重視。為啥就還是那么菜呢。或者說成長感覺不是很大。
有時候很忙就會想,是不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6家庭 · 生活
很多讀者看到家庭 · 生活
這一部分以為我已經結婚了,事實上并沒有。時間很快,轉眼畢業好幾年了,年齡也確實算大了,時常覺得自己一無所有、一事無成。也經常被家里人催婚。同齡的親戚也基本都成家立業有房有車了。
很多高中、大學同學也陸續結婚生娃。有時候都會覺得自己選擇開發這條路是不是對的~一次和關系比較好的高中同學視頻時我們都說自己是高中班上混的最差的。
雖然回家說高鐵3小時左右。但去高鐵站的時間 + 高鐵 + 汽車,就很遠了。大多數時候都是凌晨出發,晚上才到家。這時想起李白的一句詩:早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
一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不是好幾天長假都懶得奔波,畢竟旅途勞累。
一般就是國慶和春節假期回家。
7學習 · 成長
除了自己寫文章,學習的很少。往往是買了,收藏了,或者簡單看了就算看了。
事實上高效學習方法,其實是以教為學。
好在自己寫文章就是一種比較高效的學習方法。
如下圖所示。

很多人都有讀書的習慣,而我一年下來好像沒有完整看完過一本書。由于運營技術公眾號,也經常有出版社和我合作宣傳贈書。大多數時候也會送一本書給我,可是很多書我都沒有拆封。更別說看完了。還是希望之后多看些書。

8體驗 · 突破
這一年好像沒有算體驗突破的。如果要說有就是6月26日在同事家,吃了20斤小龍蝦,實現了小龍蝦自由。這時放兩張圖。


9休閑 · 放松
電視劇看了《贅婿》、《覺醒年代》、《掃黑風暴》、《瑯琊榜之風起長林》等。
爬了兩次山。3月13日,爬了一次山,首次突破了2萬步。第二次(4月2日)爬山再次突破兩萬步。后面好像就沒突破過。

公司團建,9月27日看了一次海。

出差去了沈陽和西安。
4月11日去了沈陽故宮。放幾張圖。



7月24日去了西安大雁塔




10總結
彈指之間,不知不覺已經寫了8年的年度總結。這8年是怎么度過的,回顧自己的年度總結就大概知道了。年度總結,大多是寫時的所思所想和回憶本年度的事件,為自己一年的所得所失做一次簡單的回顧。
以往的年度總結都是看微博來整理時間線。而2021年幾乎很少發布微博或者朋友圈,很多朋友圈都是搞自媒體后的一些送書或者獲獎等,并不是很高的成就。2022
年還是打算多記錄,多發微博(因為微博沒啥人看)。
另外就不立目標了。畢竟年年歲歲小目標相似,歲歲年年沒實現相同
。
從運營公眾號來看,也證明了自己能持續堅持一件事,雖然很難,但堅持做正確且難的事情。
從寫文章來看,不忙的情況下,也是能夠一周一篇相對高質量的文章。21年輸出了21篇技術文章,好像是我寫作這么多年寫的最多的一年。另外也憑借著這些文章,拿到了一些成果。
從組織源碼共讀了7個月來看,幫助到別人的心情是很開心,利他共贏。
從工作忙碌狀態來看,自己不喜歡一直很忙的工作。一個人的時間精力非常有限。被工作占據了很多時間,就容易對其他事提不起精神。
等等。
不知不覺寫了7000+字,感謝作為讀者朋友的你看到這里。
希望下次2022年的年度總結能夠早點寫完。
雖然農歷新年已經過了元宵節,而且已經是正月廿七了,正月馬上過完了,2022年都過去6分之一了。
但依舊祝各位讀者朋友:在新的一年,遇見更好的自己。工作順利,平安喜樂。
若川
2022年2月27日
·················?若川簡介?·················
你好,我是若川,畢業于江西高校。現在是一名前端開發“工程師”。寫有《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20余篇,在知乎、掘金收獲超百萬閱讀。
從2014年起,每年都會寫一篇年度總結,已經寫了7篇,點擊查看年度總結。
同時,最近組織了源碼共讀活動,幫助3000+前端人學會看源碼。公眾號愿景:幫助5年內前端人走向前列。
識別上方二維碼加我微信、拉你進源碼共讀群
今日話題
略。分享、收藏、點贊、在看我的文章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