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入目錄名稱:cd
cd命令主要是方便用戶切換到不同目錄的指令。
比如:cd #只執行cd命令默認進入root的根目錄
cd /home #進入home目錄,如果home目錄有testdir目錄的話,可以執行 cd testdir 進入testdir目錄。
2、創建目錄命令:mkdir
格式:mkdir dirname #dirname 指的是創建的目錄名稱。
比如:mkdir testdir #會在當前操作目錄下創建testdir目錄
mkdir -p testdir/testdir2
?# -p 參數一次性創建多個目錄,該命令會先創建testdir然后會在testdir下創建testdir2目錄
mkdir -p /home/testdir/testdir1/testdir3?
# 通過絕對路徑的方式創建多層的目錄結構
3、刪除目錄的命令:rmdir和rm
rmdir:用來刪除目錄,前提是該目錄必須是空目錄,否則系統會提示不允許刪除。
比如:rmdir testdir #刪除當前目錄下的testdir目錄,需要保證testdir是空目錄。
rm:該命令可以用來刪除文件,也可以刪除目錄刪除目錄時需要加一個參數 -r。
比如:rm -r testdir #刪除testdir目錄以及里面的所有文件和目錄。執行該命令每次刪除一個文件或者目錄就需要確認Y才能執行成功,如果testdir里面包含上百個文件,需要確認上百次
這是非常繁瑣的,這也是Linux系統充分考慮系統的安全性,每次刪除文件就進行提醒確認。如果不想想進行確認可以把 -r 換成 -rf 。系統將不會再去確認提醒。
但執行該命令一定要注意,因為刪除后基本上不可能再恢復了。
4、文件和目錄復制目錄:CP
文件復制
格式:cp filename dir/filenamenew # 第一個參數filename:要復制的源文件,第二個參數表示要復制到的目錄或復制后的文件名。
比如:cp hello.txt /home/hellonew.txt
目錄復制
格式 cp -r dir dirnew # 需要加 -r 命令
比如: cp -r testdir testdir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