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70年代單片機的出現到今天,應用,嵌入式系統少說也有近30年的歷史了。可以說嵌入式系統經歷了發展的4個階段。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嵌入式系統發展的4個主要階段:
1、無操作系統階段
隨著各種嵌入式微處理器、微控制器的廣泛縱觀嵌入式系統的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以嵌入式系統最初的應用是基于單片機的,大多以可編程控制器的形式H=|現,具有監測、伺服、設備指示等功能,通常應用于各類工業控制和飛機、導彈等武器裝備中,一般沒有操作系統的支持,只能通過匯編語言對系統進行直接控制,運行結束后再清除內存。這些裝置雖然已經初步具備了嵌入式的應用特點,但僅僅只是使用8位的CPU芯片來執行一些單線程的程序,因此嚴格地說還談不上“系統”的概念。
這一階段嵌入式系統的主要特點是:系統結構和功能相對單一,處理效率較低,存儲容量較小,幾乎沒有用戶接口。由于這種嵌入式系統使用簡便、價格低廉,因而曾經在工業控制領域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但卻無法滿足現今對執行效率、存儲容量都有較高要求的信息家電等場合的需要。
2、簡單操作系統階段
20世紀80年代,隨著微電子工藝水平的提高,IC制造商開始把嵌入式應用中所需要的微處理器、I/O接口、串行接口以及RAM、ROM等部件統統集成到一片VLSI(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中,制造j_}{面向I/O設計的微控制器,并一舉成為嵌入式系統領域中異軍突起的新秀。與此同時,嵌入式系統的程序員也開始基于一些簡單的“操作系統”開發嵌入式應用軟件,大大縮短了開發周期、提高了開發效率。這一階段嵌入式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出現了大量高可靠、低功耗的嵌入式CPU(如PowerPC等),各種簡單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開始出現并得到迅速發展。此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雖然還比較簡單,但已經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兼容性和擴展性,內核精巧且效率高,主要用來控制系統負載以及監控應用程序的運行。
3、實時操作系統階段
20世紀90年代,在分布控制、柔性制造、數字化通信和信息家電等巨大需求的牽引下,嵌入式系統進一步飛速發展,而面向實時信號處理算法的DSP產品則向著高速度、高精度、低功耗的方向發展。隨著硬件實時性要求的提高,嵌入式系統的軟件規模也不斷擴大,逐漸形成了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RTOS),并開始成為嵌入式系統的主流。這一階段嵌入式系統的主要特點是:操作系統的實時性得到了很大改善,已經能夠運行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微處理器上,具有高度的模塊化特點和擴展性。此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已經具備了文件和目錄管理、設備管理、多任務、網絡、圖形用戶界面(GUI)等功能,并提供了大量的應用程序接EI(API),從而使得應用軟件的開發變得更加簡單。
4、面向Internet階段
21世紀無疑將是一個網絡的時代,將嵌入式系統應用到各種網絡環境中去的呼聲自然也越來越高。目前大多數嵌入式系統還孤立于Intemet之外,隨著Intemet的進一步發展,以及Intemet技術與信息家電、工業控制技術等日益緊密的結合,嵌入式設備與Intemet的結合才是嵌入式技術的真正未來。
信息時代和數字時代的到來,為嵌入式系統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對嵌入式系統廠商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嵌入式技術與Intemet技術的結合正在推動著嵌入式技術的飛速發展,嵌入式系統的研究和應用會出現更多的新的顯著變化。而從事嵌入式開發工作也成為了時下年輕人向往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