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HSB 和 HSV 是同一個東西,只是名稱不同,本文后面僅使用 HSB,當提到它的時候,也代表 HSV。
HSB 和 HSL 在字面意思上是一樣的:H 指的是色相(Hue),就是顏色名稱,例如“紅色”、“藍色”;
S 指的是飽和度(Saturation),即顏色的純度;
L(Lightness) 和 B(Brightness)是明度,顏色的明亮程度
在原理和表現上,HSL 和 HSB 中的 H(色相) 完全一致,但二者的 S(飽和度)不一樣, L 和 B (明度 )也不一樣:HSB 中的 S 控制純色中混入白色的量,值越大,白色越少,顏色越純;
HSB 中的 B 控制純色中混入黑色的量,值越大,黑色越少,明度越高
HSL 中的 S 和黑白沒有關系,飽和度不控制顏色中混入黑白的多寡;
HSL 中的 L 控制純色中的混入的黑白兩種顏色。
原理說完,結合實際應用場景看看。下面是 Photoshop 和 Affinity Designer 的拾色器
兩者分別使用了 HSB 和 HSL 顏色模型。兩個拾色器都是 X 軸表示飽和度,越往右,飽和度越高;Y 軸表示明度,越往上明度越高。
先看 Photoshop 的 HSB 顏色模型拾色器,如下圖所示,HSB 的 B(明度)控制純色中混入黑色的量,越往上,值越大,黑色越少,顏色明度越高。
如下圖所示,HSB 的 S(飽和度)控制純色中混入白色的量,越往右,值越大,白色越少,顏色純度越高。
接下來看 Affinity Designer 的 HSL 顏色模型拾色器。如下圖所示,Y 軸明度軸,從下至上,混入的黑色逐漸減少,直到 50% 位置處完全沒有黑色,也沒有白色,純度達到最高。繼續往上走,純色混入的白色逐漸增加,到達最高點變為純白色,明度最高。
HSB 和 HSL 的區別解釋完畢。
提問中提到,二者有什么優劣?
因為 RGB 色彩模型是通過不同量的紅綠藍來描述一個顏色的,對人類來說很不直觀,難以理解。人類更習慣這樣去描述一個顏色:它是什么顏色?是鮮艷還是灰暗?HSB 和 HSL 都是基于此被創造出來的。在弄清楚二者的原理和表現之后,你覺得哪個更符合你的直覺,對你來說,它就更優秀。
就日常使用來說,即便你不知道他們的原理,也不會影響你做出優秀的作品。但是,知其然就不會懼怕某天有小白指著 Photoshop 拾色器的右上角問你,這里明度最高,為什么不是白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