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主 ruanyf 在網上發布了一條關于套接字“socket”的解釋,引發了網友對于那些 IT 界的神翻譯的討論:
突然想到,socket就是插座。服務器的socket,就是服務器提供插座,等著客戶端的插頭插進來。
一旦插入完成,服務器-客戶端的通信就建立了。

以下是一些網友的精彩評論:
還是插座好理解,為啥叫套接字呢?
你們都忘了 robust 翻譯成 魯棒性了! 這真是滅絕人寰啊-
震驚!“句柄”(handler)居然是“勾柄”的印刷錯誤,以訛傳訛,就成了標準翻譯……
把“規則表達式”翻成“正則表達式”也好不到哪去
object 翻譯翻譯成“對象”沒問題,臺灣翻譯才不準確,面向構件,是什么鳥。
Function 翻成函數,method 翻成方法
當年一直不明白缺省(default),以及“閥值”……
想起了tcpip卷2翻譯的 插口IO
……
有人表示原來我學不好編程的原因就在這,你還被哪些神翻譯帶入過坑?
本文來自開源中國社區 [http://www.os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