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高級運算符(位運算符、溢出運算符、優先級和結合性、運算符重載函數)...

swift:高級運算符

http://www.cocoachina.com/ios/20140612/8794.html

除了基本操作符中所講的運算符,Swift還有許多復雜的高級運算符,包括了C語和Objective-C中的位運算符和移位運算。

?

不同于C語言中的數值計算,Swift的數值計算默認是不可溢出的。溢出行為會被捕獲并報告為錯誤。你是故意的?好吧,你可以使用Swift為你準備的另一套默認允許溢出的數值運算符,如可溢出加&+。所有允許溢出的運算符都是以&開始的。

?

自定義的結構,類和枚舉,是否可以使用標準的運算符來定義操作?當然可以!在Swift中,你可以為你創建的所有類型定制運算符的操作。

?

可定制的運算符并不限于那些預設的運算符,自定義有個性的中置,前置,后置及賦值運算符,當然還有優先級和結合性。這些運算符的實現可以運用預設的運算符,也可以運用之前定制的運算符。

?

位運算符

位操作符通常在諸如圖像處理和創建設備驅動等底層開發中使用,使用它可以單獨操作數據結構中原始數據的比特位。在使用一個自定義的協議進行通信的時候,運用位運算符來對原始數據進行編碼和解碼也是非常有效的。

?

Swift支持如下所有C語言的位運算符:

?

按位取反運算符

按位取反運算符~對一個操作數的每一位都取反。

這個運算符是前置的,所以請不加任何空格地寫著操作數之前。

  1. let?initialBits:?UInt8?=?0b00001111?
  2. let?invertedBits?=?~initialBits??//?等于?0b11110000?

UInt8是8位無符整型,可以存儲0~255之間的任意數。這個例子初始化一個整型為二進制值00001111(前4位為0,后4位為1),它的十進制值為15。

?

使用按位取反運算~對initialBits操作,然后賦值給invertedBits這個新常量。這個新常量的值等于所有位都取反的initialBits,即1變成0,0變成1,變成了11110000,十進制值為240。

?

按位與運算符

按位與運算符對兩個數進行操作,然后返回一個新的數,這個數的每個位都需要兩個輸入數的同一位都為1時才為1。

以下代碼,firstSixBits和lastSixBits中間4個位都為1。對它倆進行按位與運算后,就得到了00111100,即十進制的60。

  1. let?firstSixBits:?UInt8?=?0b11111100?
  2. let?lastSixBits:?UInt8??=?0b00111111?
  3. let?middleFourBits?=?firstSixBits?&?lastSixBits??//?等于?00111100?

按位或運算

按位或運算符|比較兩個數,然后返回一個新的數,這個數的每一位設置1的條件是兩個輸入數的同一位都不為0(即任意一個為1,或都為1)。

如下代碼,someBits和moreBits在不同位上有1。按位或運行的結果是11111110,即十進制的254。

  1. let?someBits:?UInt8?=?0b10110010?
  2. let?moreBits:?UInt8?=?0b01011110?
  3. let?combinedbits?=?someBits?|?moreBits??//?等于?11111110?

按位異或運算符

按位異或運算符^比較兩個數,然后返回一個數,這個數的每個位設為1的條件是兩個輸入數的同一位不同,如果相同就設為0。

以下代碼,firstBits和otherBits都有一個1跟另一個數不同的。所以按位異或的結果是把它這些位置為1,其他都置為0。

  1. let?firstBits:?UInt8?=?0b00010100?
  2. let?otherBits:?UInt8?=?0b00000101?
  3. let?outputBits?=?firstBits?^?otherBits??//?等于?00010001?

按位左移/右移運算符

左移運算符<<和右移運算符>>會把一個數的所有比特位按以下定義的規則向左或向右移動指定位數。

?

按位左移和按位右移的效果相當把一個整數乘于或除于一個因子為2的整數。向左移動一個整型的比特位相當于把這個數乘于2,向右移一位就是除于2。

?

無符整型的移位操作

對無符整型的移位的效果如下:

?

已經存在的比特位向左或向右移動指定的位數。被移出整型存儲邊界的的位數直接拋棄,移動留下的空白位用零0來填充。這種方法稱為邏輯移位。

?

以下這張把展示了 11111111 << 1(11111111向左移1位),和 11111111 >> 1(11111111向右移1位)。藍色的是被移位的,灰色是被拋棄的,橙色的0是被填充進來的。

  1. let?shiftBits:?UInt8?=?4???//?即二進制的00000100?
  2. shiftBits?<<?1?????????????//?00001000?
  3. shiftBits?<<?2?????????????//?00010000?
  4. shiftBits?<<?5?????????????//?10000000?
  5. shiftBits?<<?6?????????????//?00000000?
  6. shiftBits?>>?2?????????????//?00000001?

你可以使用移位操作進行其他數據類型的編碼和解碼。

  1. let?pink:?UInt32?=?0xCC6699?
  2. let?redComponent?=?(pink?&?0xFF0000)?>>?16????//?redComponent?是?0xCC,?即?204?
  3. let?greenComponent?=?(pink?&?0x00FF00)?>>?8???//?greenComponent?是?0x66,?即?102?
  4. let?blueComponent?=?pink?&?0x0000FF???????????//?blueComponent?是?0x99,?即?153?

這個例子使用了一個UInt32的命名為pink的常量來存儲層疊樣式表CSS中粉色的顏色值,CSS顏色#CC6699在Swift用十六進制0xCC6699來表示。然后使用按位與(&)和按位右移就可以從這個顏色值中解析出紅(CC),綠(66),藍(99)三個部分。

?

對0xCC6699和0xFF0000進行按位與&操作就可以得到紅色部分。0xFF0000中的0了遮蓋了OxCC6699的第二和第三個字節,這樣6699被忽略了,只留下0xCC0000。

?

然后,按向右移動16位,即 >> 16。十六進制中每兩個字符是8比特位,所以移動16位的結果是把0xCC0000變成0x0000CC。這和0xCC是相等的,都是十進制的204。

?

同樣的,綠色部分來自于0xCC6699和0x00FF00的按位操作得到0x006600。然后向右移動8們,得到0x66,即十進制的102。

?

最后,藍色部分對0xCC6699和0x0000FF進行按位與運算,得到0x000099,無需向右移位了,所以結果就是0x99,即十進制的153。

?

有符整型的移位操作

有符整型的移位操作相對復雜得多,因為正負號也是用二進制位表示的。(這里舉的例子雖然都是8位的,但它的原理是通用的。)

?

有符整型通過第1個比特位(稱為符號位)來表達這個整數是正數還是負數。0代表正數,1代表負數。

?

其余的比特位(稱為數值位)存儲其實值。有符正整數和無符正整數在計算機里的存儲結果是一樣的,下來我們來看+4內部的二進制結構。

符號位為0,代表正數,另外7比特位二進制表示的實際值就剛好是4。

?

負數呢,跟正數不同。負數存儲的是2的n次方減去它的絕對值,n為數值位的位數。一個8比特的數有7個數值位,所以是2的7次方,即128。

?

我們來看-4存儲的二進制結構。

現在符號位為1,代表負數,7個數值位要表達的二進制值是124,即128 - 4。

負數的編碼方式稱為二進制補碼表示。這種表示方式看起來很奇怪,但它有幾個優點。

?

首先,只需要對全部8個比特位(包括符號)做標準的二進制加法就可以完成 -1 + -4 的操作,忽略加法過程產生的超過8個比特位表達的任何信息。

第二,由于使用二進制補碼表示,我們可以和正數一樣對負數進行按位左移右移的,同樣也是左移1位時乘于2,右移1位時除于2。要達到此目的,對有符整型的右移有一個特別的要求:

?

對有符整型按位右移時,使用符號位(正數為0,負數為1)填充空白位。

這就確保了在右移的過程中,有符整型的符號不會發生變化。這稱為算術移位。

?

正因為正數和負數特殊的存儲方式,向右移位使它接近于0。移位過程中保持符號會不變,負數在接近0的過程中一直是負數。

?

溢出運算符

默認情況下,當你往一個整型常量或變量賦于一個它不能承載的大數時,Swift不會讓你這么干的,它會報錯。這樣,在操作過大或過小的數的時候就很安全了。

?

例如,Int16整型能承載的整數范圍是-32768到32767,如果給它賦上超過這個范圍的數,就會報錯:

  1. var?potentialOverflow?=?Int16.max?
  2. //?potentialOverflow?等于?32767,?這是?Int16?能承載的最大整數?
  3. potentialOverflow?+=?1?
  4. //?噢,?出錯了?

對過大或過小的數值進行錯誤處理讓你的數值邊界條件更靈活。

?

當然,你有意在溢出時對有效位進行截斷,你可采用溢出運算,而非錯誤處理。Swfit為整型計算提供了5個&符號開頭的溢出運算符。

?

溢出加法 &+

溢出減法 &-

溢出乘法 &*

溢出除法 &/

溢出求余 &%

?

值的上溢出

下面例子使用了溢出加法&+來解剖的無符整數的上溢出

  1. var?willOverflow?=?UInt8.max?
  2. //?willOverflow?等于UInt8的最大整數?255?
  3. willOverflow?=?willOverflow?&+?1?
  4. //?這時候?willOverflow?等于?0?

willOverflow用Int8所能承載的最大值255(二進制11111111),然后用&+加1。然后UInt8就無法表達這個新值的二進制了,也就導致了這個新值上溢出了,大家可以看下圖。溢出后,新值在UInt8的承載范圍內的那部分是00000000,也就是0。

?

值的下溢出

數值也有可能因為太小而越界。舉個例子:

?

UInt8的最小值是0(二進制為00000000)。使用&-進行溢出減1,就會得到二進制的11111111即十進制的255。

?

Swift代碼是這樣的:

  1. var?willUnderflow?=?UInt8.min?
  2. //?willUnderflow?等于UInt8的最小值0?
  3. willUnderflow?=?willUnderflow?&-?1?
  4. //?此時?willUnderflow?等于?255?

有符整型也有類似的下溢出,有符整型所有的減法也都是對包括在符號位在內的二進制數進行二進制減法的,這在 "按位左移/右移運算符" 一節提到過。最小的有符整數是-128,即二進制的10000000。用溢出減法減去去1后,變成了01111111,即UInt8所能承載的最大整數127。

來看看Swift代碼:

  1. var?signedUnderflow?=?Int8.min?
  2. //?signedUnderflow?等于最小的有符整數?-128?
  3. signedUnderflow?=?signedUnderflow?&-?1?
  4. //?如今?signedUnderflow?等于?127?

除零溢出

一個數除于0 i / 0,或者對0求余數 i % 0,就會產生一個錯誤。

  1. let?x?=?1?
  2. let?y?=?x?/?0?

使用它們對應的可溢出的版本的運算符&/和&%進行除0操作時就會得到0值。

  1. let?x?=?1?
  2. let?y?=?x?&/?0?
  3. //?y?等于?0?

優先級和結合性

運算符的優先級使得一些運算符優先于其他運算符,高優先級的運算符會先被計算。

?

結合性定義相同優先級的運算符在一起時是怎么組合或關聯的,是和左邊的一組呢,還是和右邊的一組。意思就是,到底是和左邊的表達式結合呢,還是和右邊的表達式結合?

?

在混合表達式中,運算符的優先級和結合性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為什么下列表達式的結果為4?

  1. 2?+?3?*?4?%?5?
  2. //?結果是?4?

如果嚴格地從左計算到右,計算過程會是這樣:

2 plus 3 equals 5;

2 + 3 = 5

5 times 4 equals 20;

5 * 4 = 20

20 remainder 5 equals 0

20 / 5 = 4 余 0

?

但是正確答案是4而不是0。優先級高的運算符要先計算,在Swift和C語言中,都是先乘除后加減的。所以,執行完乘法和求余運算才能執行加減運算。

?

乘法和求余擁有相同的優先級,在運算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結合性,乘法和求余運算都是左結合的。這相當于在表達式中有隱藏的括號讓運算從左開始。

  1. 2?+?((3?*?4)?%?5)?

(3 * 4) is 12, so this is equivalent to: 3 * 4 = 12,所以這相當于:

  1. 2?+?(12?%?5)?

(12 % 5) is 2, so this is equivalent to: 12 % 5 = 2,所這又相當于

  1. 2?+?2?

計算結果為 4。

?

查閱Swift運算符的優先級和結合性的完整列表,請看表達式。

?

注意:Swift的運算符較C語言和Objective-C來得更簡單和保守,這意味著跟基于C的語言可能不一樣。所以,在移植已有代碼到Swift時,注意去確保代碼按你想的那樣去執行。

?

運算符函數

讓已有的運算符也可以對自定義的類和結構進行運算,這稱為運算符重載。

?

這個例子展示了如何用+讓一個自定義的結構做加法。算術運算符+是一個兩目運算符,因為它有兩個操作數,而且它必須出現在兩個操作數之間。

?

例子中定義了一個名為Vector2D的二維坐標向量 (x,y) 的結構,然后定義了讓兩個Vector2D的對象相加的運算符函數。

  1. struct?Vector2D?{?
  2. ????var?x?=?0.0,?y?=?0.0?
  3. }?
  4. @infix?func?+?(left:?Vector2D,?right:?Vector2D)?->?Vector2D?{?
  5. ????return?Vector2D(x:?left.x?+?right.x,?y:?left.y?+?right.y)?
  6. }?

該運算符函數定義了一個全局的+函數,這個函數需要兩個Vector2D類型的參數,返回值也是Vector2D類型。需要定義和實現一個中置運算的時候,在關鍵字func之前寫上屬性 @infix 就可以了。

?

在這個代碼實現中,參數被命名為了left和right,代表+左邊和右邊的兩個Vector2D對象。函數返回了一個新的Vector2D的對象,這個對象的x和y分別等于兩個參數對象的x和y的和。

?

這個函數是全局的,而不是Vector2D結構的成員方法,所以任意兩個Vector2D對象都可以使用這個中置運算符。

  1. let?vector?=?Vector2D(x:?3.0,?y:?1.0)?
  2. let?anotherVector?=?Vector2D(x:?2.0,?y:?4.0)?
  3. let?combinedVector?=?vector?+?anotherVector?
  4. //?combinedVector?是一個新的Vector2D,?值為?(5.0,?5.0)?

這個例子實現兩個向量 (3.0,1.0) 和 (2.0,4.0) 相加,得到向量 (5.0,5.0) 的過程。如下圖示:

?

前置和后置運算符

上個例子演示了一個雙目中置運算符的自定義實現,同樣我們也可以玩標準單目運算符的實現。單目運算符只有一個操作數,在操作數之前就是前置的,如-a; 在操作數之后就是后置的,如i++。

?

實現一個前置或后置運算符時,在定義該運算符的時候于關鍵字func之前標注 @prefix 或 @postfix 屬性。

  1. @prefix?func?-?(vector:?Vector2D)?->?Vector2D?{?
  2. ????return?Vector2D(x:?-vector.x,?y:?-vector.y)?
  3. }?

這段代碼為Vector2D類型提供了單目減運算-a,@prefix屬性表明這是個前置運算符。

?

對于數值,單目減運算符可以把正數變負數,把負數變正數。對于Vector2D,單目減運算將其x和y都進進行單目減運算。

  1. let?positive?=?Vector2D(x:?3.0,?y:?4.0)?
  2. let?negative?=?-positive?
  3. //?negative?為?(-3.0,?-4.0)?
  4. let?alsoPositive?=?-negative?
  5. //?alsoPositive?為?(3.0,?4.0)?

組合賦值運算符

組合賦值是其他運算符和賦值運算符一起執行的運算。如+=把加運算和賦值運算組合成一個操作。實現一個組合賦值符號需要使用@assignment屬性,還需要把運算符的左參數設置成inout,因為這個參數會在運算符函數內直接修改它的值。

  1. @assignment?func?+=?(inout?left:?Vector2D,?right:?Vector2D)?{?
  2. ????left?=?left?+?right?
  3. }?

因為加法運算在之前定義過了,這里無需重新定義。所以,加賦運算符函數使用已經存在的高級加法運算符函數來執行左值加右值的運算。

  1. var?original?=?Vector2D(x:?1.0,?y:?2.0)?
  2. let?vectorToAdd?=?Vector2D(x:?3.0,?y:?4.0)?
  3. original?+=?vectorToAdd?
  4. //?original?現在為?(4.0,?6.0)?

你可以將 @assignment 屬性和 @prefix 或 @postfix 屬性起來組合,實現一個Vector2D的前置運算符。

  1. @prefix?@assignment?func?++?(inout?vector:?Vector2D)?->?Vector2D?{?
  2. ????vector?+=?Vector2D(x:?1.0,?y:?1.0)?
  3. ????return?vector?
  4. }?

這個前置使用了已經定義好的高級加賦運算,將自己加上一個值為 (1.0,1.0) 的對象然后賦給自己,然后再將自己返回。

  1. var?toIncrement?=?Vector2D(x:?3.0,?y:?4.0)?
  2. let?afterIncrement?=?++toIncrement?
  3. //?toIncrement?現在是?(4.0,?5.0)?
  4. //?afterIncrement?現在也是?(4.0,?5.0)?

注意:默認的賦值符是不可重載的。只有組合賦值符可以重載。三目條件運算符 a?b:c 也是不可重載。

?

比較運算符

Swift無所知道自定義類型是否相等或不等,因為等于或者不等于由你的代碼說了算了。所以自定義的類和結構要使用比較符==或!=就需要重載。

?

定義相等運算符函數跟定義其他中置運算符雷同:

  1. @infix?func?==?(left:?Vector2D,?right:?Vector2D)?->?Bool?{?
  2. ????return?(left.x?==?right.x)?&&?(left.y?==?right.y)?
  3. }?
  4. ?
  5. @infix?func?!=?(left:?Vector2D,?right:?Vector2D)?->?Bool?{?
  6. ????return?!(left?==?right)?
  7. }?

上述代碼實現了相等運算符==來判斷兩個Vector2D對象是否有相等的值,相等的概念就是他們有相同的x值和相同的y值,我們就用這個邏輯來實現。接著使用==的結果實現了不相等運算符!=。

?

現在我們可以使用這兩個運算符來判斷兩個Vector2D對象是否相等。

  1. let?twoThree?=?Vector2D(x:?2.0,?y:?3.0)?
  2. let?anotherTwoThree?=?Vector2D(x:?2.0,?y:?3.0)?
  3. if?twoThree?==?anotherTwoThree?{?
  4. ????println("這兩個向量是相等的.")?
  5. }?
  6. //?prints?"這兩個向量是相等的."?

自定義運算符

標準的運算符不夠玩,那你可以聲明一些個性的運算符,但個性的運算符只能使用這些字符 / = - + * % < >!& | ^。~。

?

新的運算符聲明需在全局域使用operator關鍵字聲明,可以聲明為前置,中置或后置的。

  1. operator?prefix?+++?{}?

這段代碼定義了一個新的前置運算符叫+++,此前Swift并不存在這個運算符。此處為了演示,我們讓+++對Vector2D對象的操作定義為 雙自增 這樣一個獨有的操作,這個操作使用了之前定義的加賦運算實現了自已加上自己然后返回的運算。

  1. @prefix?@assignment?func?+++?(inout?vector:?Vector2D)?->?Vector2D?{?
  2. ????vector?+=?vector?
  3. ????return?vector?
  4. }?

Vector2D 的 +++ 的實現和 ++ 的實現很接近, 唯一不同的前者是加自己, 后者是加值為 (1.0, 1.0) 的向量.

  1. var?toBeDoubled?=?Vector2D(x:?1.0,?y:?4.0)?
  2. let?afterDoubling?=?+++toBeDoubled?
  3. //?toBeDoubled?現在是?(2.0,?8.0)?
  4. //?afterDoubling?現在也是?(2.0,?8.0)?

自定義中置運算符的優先級和結合性

可以為自定義的中置運算符指定優先級和結合性。可以回頭看看優先級和結合性解釋這兩個因素是如何影響多種中置運算符混合的表達式的計算的。

?

結合性(associativity)的值可取的值有left,right和none。左結合運算符跟其他優先級相同的左結合運算符寫在一起時,會跟左邊的操作數結合。同理,右結合運算符會跟右邊的操作數結合。而非結合運算符不能跟其他相同優先級的運算符寫在一起。

結合性(associativity)的值默認為none,優先級(precedence)默認為100。

以下例子定義了一個新的中置符+-,是左結合的left,優先級為140。

  1. operator?infix?+-?{?associativity?left?precedence?140?}?
  2. func?+-?(left:?Vector2D,?right:?Vector2D)?->?Vector2D?{?
  3. ????return?Vector2D(x:?left.x?+?right.x,?y:?left.y?-?right.y)?
  4. }?
  5. let?firstVector?=?Vector2D(x:?1.0,?y:?2.0)?
  6. let?secondVector?=?Vector2D(x:?3.0,?y:?4.0)?
  7. let?plusMinusVector?=?firstVector?+-?secondVector?
  8. //?plusMinusVector?此時的值為?(4.0,?-2.0)?

這個運算符把兩個向量的x相加,把向量的y相減。因為他實際是屬于加減運算,所以讓它保持了和加法一樣的結合性和優先級(left和140)。查閱完整的Swift默認結合性和優先級的設置,請移步表達式;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XYQ-208910/p/4911330.html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256520.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256520.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256520.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收集、報告或保存系統活動信息:sar命令

2019獨角獸企業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師標準>>> 索引 sar命令的使用常用方法 查看網絡設備&#xff08;網卡&#xff09;的狀態信息查看socket使用情況查看cpu使用情況(默認)查看內存和交換空間使用情況查看內存的統計信息查看tty設備的活動狀態查看等待運行的進程數和…

【GOF23設計模式】原型模式

【GOF23設計模式】原型模式 來源&#xff1a;http://www.bjsxt.com/ 一、【GOF23設計模式】_原型模式、prototype、淺復制、深復制、Cloneable接口 淺復制 1 package com.test.prototype;2 3 import java.util.Date;4 5 /**6 * 淺復制7 */8 public class Sheep implements C…

ANSYS——自定義的梁截面中心(法線節點)的偏置,詳細全面

目錄 1、ANSYS梁的確定 2.關于梁截面的一些名詞 總體坐標系 梁截面坐標系 梁單元的坐標系

Deepfacelab 小白教程

不小心入了AI換臉的坑&#xff0c;但是感覺AI換臉很有意思&#xff0c;第一次感覺科研使我快樂。 目錄 一、AI換臉軟件簡介 二、Deepfacelab下載安裝 三、Deepfacelab Demo實現 四、Deepfacelab 填坑 五、總結 一、AI換臉軟件簡介 這個沒有具體使用過&#xff0c;目前我…

Underscore.js 的模板功能

Underscore是一個非常實用的JavaScript庫&#xff0c;提供許多編程時需要的功能的支持&#xff0c;他在不擴展任何JavaScript的原生對象的情況下提供很多實用的功能。 無論你寫一段小的js代碼&#xff0c;還是寫一個大型的HTML5應用&#xff0c;underscore都能幫上忙。目前&…

ANSYS——查看剖面圖的應力分布云圖以及工作平面的相關設置

剖面圖和切片圖其實差不多,只是切片圖只有一個截面,而剖面圖是切去一部分保留另一部分模型,不但可以看到截面處應力分布還可以看到剩余模型的應力分布 切片應力云圖可見:https://blog.csdn.net/qq_45769063/article/details/106357700 1.剖面云圖的查看 首先將工作平面的…

2016.8.2

高端內存映射方式 高端內存映射分為三種&#xff1a;永久映射、臨時映射和非連續動態內存映射。高端內存一般是指896MB以上的頁框&#xff0c;這段區間內核一般不能直接訪問。 1.永久映射 永久內核映射允許內核建立高端頁框到內核地址空間的長期映射。它們使用主內核頁表中的一…

深度學習之pytorch(三) C++調用

玩深度學習&#xff0c;個人覺得基于anaconda的python適合開發與測試&#xff0c;C適合實際的工程部署&#xff01;而pytorch官方有編譯好的libtorch&#xff0c;特別方便&#xff0c;適合于我這樣的伸手黨和手殘黨(win10下編譯tensorflow編譯了好久都沒通過&#xff0c;好憂傷…

ANSYS入門——模態分析步驟與實例詳解

目錄 一、ANSYS求解模態分析步驟 建模 施加載荷和求解

javascript庫之Mustache庫使用說明

一、簡單示例 代碼&#xff1a; 1 function show(t) { 2 $("#content").html(t); 3 } 4 5 var view { 6 title: YZF, 7 cacl: function () { 8 return …

Light OJ 1007

求區間歐拉函數平方和。。。 最后因為longlong 范圍爆了WA 了&#xff0c; 0.0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5000000 131;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LL;bool Com[maxn]; LL Num[maxn], Prim[maxn / 3]; int Cnt;void INIT() {Num[1]…

MVC架構設計——EF-Code First

詳情參考:http://www.cnblogs.com/guomingfeng/archive/2013/05/28/mvc-ef-repository.html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shuai7boy/p/5807678.html

機器學習(一) 基于sklearn庫的數據集劃分(交叉驗證)

機器學習中首要環節就是數據集的處理&#xff0c;其中數據集的處理從個人理解(如有錯誤敬請諒解)的角度來說包括兩個方面&#xff1a;數據集劃分和數據清理。其中數據集劃分是指訓練集、驗證集和測試集的數據類別劃分&#xff1b;數據清理是指數據的清洗、刪除等等方面。這兩天…

ANSYS——模態分析的理論基礎

目錄 一、模態分析理論基礎 線性與非線性 振動與固有頻率 振動方程與振動模態

購物中心潮--我的創業之路

2014年10一個月&#xff0c;我在中國大陸從北我的兩個小伙伴跑到最南邊中國內地。大半個中國刪除更多。早在北京成立購潮商城。2014年11月&#xff0c;購潮商城正式上線。上線當天突破零訂單。2014年12月&#xff0c;正式推廣市場。滲透大學生校園。2015年2月至今&#xff0c;正…

敏捷項目開源管理軟件ScrumBasic(2)- 多項目支持

1.加入Project對象模型 public class Project{[Key][MaxLength(32)]public string ID { get; set; }public string Name { get; set; }public int Order { get; set; }public ICollection<UserStory> Stories { get; set; }public ApplicationUser Creator { get; set; }…

postgresql表和列注釋(描述)

2019獨角獸企業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師標準>>> PostgreSQL添加表和列注釋。本文為測試表test&#xff0c;默認無注釋。 test# \d關聯列表架構模式 | 名稱 | 類型 | 擁有者 | 大小 | 描述 -------------------------------------------------public | test | …

ANSYS——模態提取方法簡介

目錄 block lancoze法 supspace(子空間法) powerdynamics reduced(縮減法) unsymmetric(非對稱法) 阻尼法和QR阻尼法

python 使用小知識總結(持續更新ing)

這篇博客主要針對于使用python來進行深度學習/機器學習過程各方面小知識的總結。習慣于使用C這種嚴謹的語言&#xff0c;改換到python這門相對來說開放式的語言需要很多學習&#xff0c;而作為一個菜雞&#xff0c;遇到編程問題解決了之后不到一周就會忘記&#xff0c;在此僅作…

Fifth scrum meeting - 2015/10/30

概述 從昨天開始&#xff0c;我們的開發工作終于進入了正軌&#xff0c;由于之前沒有mooc服務器API接口&#xff0c;一些工作無法進行。 因為我們團隊開始開發較晚&#xff0c;因此我們將開發階段的截至時間定為了下周五&#xff0c;測試階段則壓縮為下周周六和周日兩天。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