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顏色恒常性
首先,從色彩學的角度,自然界中的任一種顏色都可以用紅、綠、藍三種顏色混合而成,因此這三種顏色被做為最常用的三原色,即RGB 三原色。
其次,眼睛對于色彩的察覺是由于光照射在物體之上,物體會吸收一部分波長的光,而其被物體反射的那部分波長的光進入我們眼中,因此而形成視覺上的色彩。物體因其本質原因對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不同,因而造就了自然世界的色彩繽紛。在自然界中物體所呈現出的顏色是會隨著周圍環境的光照變換而改變的,然而,對于我們而言,即使光照有所改變但是眼睛對于色彩的感知并沒有受到很大影響,物體顏色基本維持相同。如在晴朗天氣和陰天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樹都是綠色的,這種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維持相同色彩感的現象被稱為顏色恒常性 。
人類視覺系統具有顏色恒常性的特點,因此人類對事物的觀察可以不受到光源顏色的影響。但是圖像傳感器本身并不具有這種顏色恒常性的特點,因此,其在不同光線下拍攝到的圖像,會受到光源顏色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光照,物體的反射或者透射特性以及圖像傳感器的光譜特性是影響圖像傳感器所感知顏色的三個主要因素。
2、色溫
色溫是為了衡量光源的不同光譜成分而引進的,但是它即不代表光的溫度也不代表顏色的溫度,而且光源的色溫高低也不取決于光源的物理溫度。色溫是依據絕對黑體(既不反射又不投透射)來定義的,當光源的輻射在可見區和絕對黑體的輻射完全相同時,此時黑體的溫度就成為光源的色溫。常見色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