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回憶,不是記錄什么成功,而記錄一些失敗的經歷。
?大約初中還是高中的時候,就玩過計算機。那是一個很冷的冬天的晚上,一臺華南計算機所造的仿APPLE II的計算機。
這臺計算機很簡陋,只有一個主機,沒有屏幕,用電視機當顯示器,燒得眼睛疼。沒有磁盤,用一個錄音機作為磁盤。
沒有什么教程,只有一個BASIC的操作手冊。照著操作手冊敲代碼,一個猜火柴的小游戲。敲了整整一晚上,結果是,并沒有搞定。
這是一次失敗的經歷。
總結經驗教訓是:
外部環境:那個時代,國外正在興起信息革命,中國大陸到處是少林寺、武術、氣功、養生、麻將,等等。現在大陸也差不多,到處都是選秀、偶像。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跟時代前沿差得太遠。
內在原因:從小到大,別人說我聰明,都不知道聰明在哪里。英語極差,語文也不好,數學符號極差,雖然物理和化學稍好,但是這兩門課程都太依賴于算術和想像了。真正的聰明,應該是對語言的接受能力極強,對外界的感受和歸納能力極強。
教育資源:入門方法真是太重要了。結果,無論是什么學習階段,都在琢磨入門方法。這也是一個執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