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前文重點介紹時域分析法、本文將繼續學習控制系統的另外幾種分析方法,包括根軌跡法、頻率分析法、狀態空間分析法。再次強調,在這里只是做了一個系統化的概述,目的是讓學習PID,特別是用PID的工程人員有一個對基礎知識的再次復習鞏固。如果你是為考學,則需要更深入系統學習的。
目錄緊接上文。
一、控制系統的基本分析方法
1.3 根軌跡法
由于以前求解高階系統特征比較困難,從而限制了時域分析法在高階系統的應用。根軌跡法是通過系統開環傳遞函數尋求其閉環特征根的方法,它是一種圖解的方法,根據系統閉環根軌跡圖,不僅可以判別系統的穩定性,而且還可以分析系統的動態品質,從而為改善及設計系統提供依據。
-
所謂根軌跡,是指當系統開環傳遞函數的某個參數(如開環增益 K K K)由零到無窮大變化時,閉環特征根在 s s s平面上移動所畫出的軌跡。
-
利用根軌跡分析系統的動態性能
- 當控制系統在 K K K由零到無窮大變化時,其閉環特征根是變化的,只要 K K K值確定后,閉環的根也確定了,系統的動態品質也確定了。
- 閉環零極點分布與階躍響應的定性關系:
- 要求系統穩定,必須使所有的閉環極點 s i s_i si?均位于 s s s平面的左半部。
- 要求系統快速性好,應使閉環極點遠離虛軸。
- 要求系統平穩性好,則復數極點最好設置在 s s s平面中與負實軸成 ± 45 ±45 ±45度夾角附近。
- 要求動態過程盡快消失,則須使閉環極點之間的距離加大,零點應靠近極點。
- 主導極點——離虛軸最近的閉環極點(復數極點或實數極點),對系統動態性能影響最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把這種極點稱為主導極點。
一般,其它極點的實部比主導極點的實部絕對值大5倍(粗略估算時2-3倍)以上時,則那些極點的作用可以忽略。工程上往往只用主導極點估算系統的動態性能。
- 偶極子——某閉環極點與閉環零點的距離比它們的模值小一個數量極或更小,則稱它們為偶極子。
偶極子概念對控制系統的綜合設計很有用,可以有意識地在系統中加入適當的閉環零點,構成偶極子,以抵消對動態性能影響較大的不利極點,使系統的動態過程變好。
1.4 頻率分析法
頻率法是經典控制理論中一種重要的分析系統品質的方法,分析問題的依據是系統的另一種數學模型——頻率特性模型。
-
頻域分析法特點
- ⑴ 研究穩態正弦響應的幅值和相角隨頻率的變化規律;
- ⑵ 由開環頻率特性研究閉環穩定性及性能;
- ⑶ 頻率分析法為圖解分析法;
- ⑷ 它有一定的近似性。
-
系統的頻率響應定義為系統對正弦輸入信號的穩態響應。在這種情況下,系統的輸入信號是正弦信號,系統的內部信號以及系統的輸出信號也都是穩態的正弦信號,這些信號的頻率相同,幅值和相角則各不相同。
-
一個穩定的系統,假設有一正弦信號輸入
r ( t ) = A r s i n w t r(t)=A_rsinwt r(t)=Ar?sinwt -
在穩態情況下,系統的輸出信號以及系統所有其它點的信號均為正弦信號,則穩態輸出可寫為:
c ( t ) = A c s i n ( w t + ? ) c(t)=A_csin(wt+\phi) c(t)=Ac?sin(wt+?) -
頻域特性
- 保持輸入信號振幅 A r A_r Ar?不變,逐次改變輸入信號的頻率 ω \omega ω,則可得到一系列穩態輸出的振幅 A c A_c Ac? 及相位 ? \phi ?,把振幅的比值 M M M隨頻率變化的特性稱為幅頻特性,把相位 ? \phi ?隨頻率變化的特性稱為相頻特性,二者統稱為頻率特性。
M = A c A r M=\frac{A_c}{A_r} M=Ar?Ac??
- 頻率分析法即利用系統的頻率特性來進行分析。
1.5 狀態空間分析法
-
狀態空間的基本概念
- (1)狀態 控制系統的狀態是指能完全描述系統動態行為(動態狀態)的一個最小變量組,它是時間的函數。所謂最小變量組是指這個變量組中各變量之間是相互獨立的。
- (2)狀態變量 狀態變量是指能完全描述系統行為的最小變量組的每一個變量。
- (3)狀態向量 若完全描述與各給定系統的動態行為需要 n n n個狀態變量 x 1 , x 2 , … , x n x_1,x_2,…,x_n x1?,x2?,…,xn?,用這n個狀態變量作為分量所構成的向量,就稱為該系統的狀態向量。
- (4)狀態空間 以各狀態變量 x 1 , x 2 … , x n x_1,x_2…,x_n x1?,x2?…,xn?為坐標軸所組成的 n n n維空間稱為狀態空間。
-
控制系統的狀態空間描述——狀態空間表達式
- (1)狀態方程 系統輸出引起狀態的變化,它是一個運動過程,描述這個運動過程的是狀態方程。狀態方程的數學形式表征為系統狀態變量變化率的一階微分方程組。各方程的左端分別是每一個狀態變量的一階導數,右端是狀態變量和輸入變量所組成的代數多項式。
- (2)輸出方程 輸出方程是在指定輸出變量的情況下,該輸出變量與狀態變量以及輸入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狀態變化決定輸出的變化,這是一個變換過程,所以輸出方程的數學形式表征為一個變換關系的代數方程。
- (3)狀態空間表達式 狀態空間和輸出方程總合起來,構成一個系統動態的完整描述,稱為系統的狀態空間表達式(或稱動態方程)。
- (4)狀態空間描述的模擬結構圖(或稱狀態變量圖) 狀態方程和輸出方程可以利用模擬計算機的模擬結構圖表達出來,它能形象地反映系統輸入、輸出和系統狀態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
-
狀態空間表達式的建立
- (1)根據系統的物理機理直接建立狀態空間表達式 一般常見的控制系統,就其物理屬性而言,有電氣的、機械的、機電的、液壓的、熱力的等等。根據其物理定律,如基爾霍夫定律、牛頓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熱力學定律等,即可建立系統的狀態方程;當指定系統的輸出后,可寫出系統的輸出方程。
- (2)根據系統的傳遞函數建立狀態空間表達式 由系統傳遞函數求其相應的狀態空間表達式。
-
狀態空間方程的能控能觀性判定方法
- 格拉姆矩陣判據
- 秩判據
- PBH判據
- 約當標準型判據
-
狀態空間方程的穩定性判定方法
- 李雅普諾夫第一法(又稱間接法)
- 李雅普諾夫第二法(又稱直接法)
下節預告
至此,控制系統的基礎知識已經全部介紹完成了,從下節開始,我們正式開始講解PID算法。
本節完 |
---|
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 —— 假如有這種信念,任何事情十有八九都能成功。
喜歡我的分享,記得留下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