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Product Cost By Order Cycle | SAP Blogs
產品成本核算是每個制造企業的控制部門的核心職責之一,根據其產品和生產的性質,每個企業的成本核算有所不同。它支持組織在其他職能領域做出大量戰略決策。在過去幾年中獲得了 SAP 產品成本核算的一些專業知識,這是我嘗試提供 SAP 產品成本核算流程的概述。?
成本對象控制是 SAP CO 模塊提供的工具,用于滿足組織中的產品成本核算活動。成本對象控制下有以下成本核算對象:
- 按訂單計算產品成本
- 按產品成本收集器進行產品成本核算
- 按銷售訂單計算產品成本
下圖說明了產品成本核算對象在相關生產環境中的使用,
在本博客中,我嘗試以在兩個不同工廠 1 和 2 上制造成品材料 FG1 的典型示例來解釋按訂單計算產品成本的流程,制造一個單位 FG1 所需的 BOM(物料清單)和工藝路線如圖所示如下圖,
原材料采購(第 1 工廠 RM1,第 2 工廠 RM2),
在下面的場景中,我們以 50:50 的比例從兩個不同的供應商采購 RM1。而 RM2 只從一家供應商處采購。
?
現在,我們要創建兩個數量為 150 和 450 的生產訂單,創建生產訂單的前提是,
- 應通過 CS01 創建成品物料的 BOM 主數據
- 成品物料的工藝路線必須使用 t 代碼創建:CR01
- 應采購所需數量的原材料(如上所示)或有庫存。
以下是生產流程周期,
在我們的場景中,我們使用帶有自動貨物移動的集體訂單。IE;?如果我們為 FERT 物料創建生產訂單,則會自動創建其半成品 (HALB) 的生產訂單。
為了創建集體訂單,SFG之一必須在其主數據的MRP/成本計算視圖中具有特殊的采購密鑰81。
創建生產訂單后,我們為各自訂單中的 RM 和 SFG 執行合格發貨,我們通過 MIGO(movt 類型:261)或使用 MB1A 或在確認活動 CO11N 期間單獨執行此操作,這是我們的下一步,如下圖所示。
信息:如果在過帳貨物移動時出現錯誤,有錯誤的貨物移動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重新處理:
- 重新處理整個確認:- T 代碼:CO16N
- 僅后處理 實際成本 :- T 代碼 :COFC
- 僅重新處理貨物移動:- T 代碼:COGI
或者,我們可以使用 T 代碼取消確認:CO13 并重新創建
在我們的場景中,我們將使用以下生產流程執行兩個生產訂單,數量分別為 150 和 450。
現在,我們使用 t 代碼 F-02 過帳當月生產成本中心 1001、2001 和 1002 發生的實際成本/費用。
月末活動,
您需要使用t代碼KSS2“活動拆分”和KSII“實際活動價格計算”來計算實際活動價格,或者您可以通過t代碼KBK6手動輸入。
現在,您可以使用 t 代碼 CON2/MFN2 對按實際價格過帳到生產訂單的活動進行重估。
注意:如果您已激活實際成本核算/物料分類帳并選擇?“2”= 更新處于活動狀態且與價格確定相關,則無需執行此步驟。因此,?在實際成本核算運行的單級價格確定期間計算活動的實際價格時,成本中心的計劃/實際差異將借記到物料,而不是記入生產差異。
下面是執行 CON2 之前和之后用于分析的生產成本中心報告 S_ALR_87013611 的屏幕截圖。
現在,我們運行 t 代碼 CO43 來根據成本核算表計算間接費用。作為此交易的結果,計算出的間接費用金額將貸記到間接費用成本中心并借記到生產訂單。
現在,為了計算在制品,我們運行 t 代碼 KKAO,因為部分交付訂單(其狀態不是 TECO 或 DLV)的 WIP 已計算但未過帳到財務。
現在,執行KKS1來計算狀態為TECO或DLV(已交付)的生產訂單的差異。與WIP計算類似,該交易僅計算差異,如下圖所示,
計算在制品和差異后,現在需要通過 T 代碼 CO88/KO88 結算生產訂單,將它們記錄在財務會計中。此事務處理的結果是,與會計憑證一起,還進行了 CO-PA 差異結算,從而生成了記錄類型為 C 的 CO-PA 憑證。
FI 和 CO-PA 差異結算的自定義設置 (spro) 的簡要概述如下圖所示,
生成的相關會計憑證也如下圖所示,
分析生產訂單的報告,
上圖中帶有綠色邊框線的框顯示了生產訂單的報告。他們的目的如下:
- T 代碼:KE24 –?顯示實際行項目:CO-PA?– 分析結算到 CO-PA 的差異。
- T 代碼:COMLWIPDISP – 以實際成本顯示 WIP。?– 分析非 TECO 或 DLV 訂單計算的 WIP
- T 代碼:KOC4 – 生產訂單報告 – 實際/計劃/目標/差異,?用于分析生產訂單上過帳的成本。
本博客僅提供按訂單計算產品成本流程的概述。在下一篇博客中,我將討論按期間周期劃分的產品成本。在此之前,請讀者保持耐心,不要忘記為本文提供反饋。
我感謝您花時間閱讀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