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學生組電子與信息大類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賽項規程
一、賽項名稱
賽項名稱: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
賽項類別:團體賽
賽項歸屬:電子與信息大類
二、競賽目的
極安云科專注技能競賽,包含網絡建設與運維和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兩大賽項,及各大CTF,基于兩大賽項提供全面的系統性培訓,擁有完整的培訓體系。團隊擁有國賽選手、大廠在職專家等專業人才擔任講師,培訓效果顯著,通過培訓幫助各大院校備賽學生取得各省 國家級獎項,獲各大院校一致好評。
(一)引領教學改革
通過大賽引領專業教學改革,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產教結合格局,提升專業培養服務社會和行業發展的能力,為國家信息安全行業培養選拔技術技能型人才。2024 年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賽項延續歷屆賽項的競賽內容,通過賽項檢驗參賽選手安全網絡組建、按照等保要求加固網絡系統、安全架構、滲透測試、攻防實戰等技術能力,檢驗參賽隊計劃組織和團隊協作等綜合職業素養,強調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就業質量。
(二)強化專業建設
針對國家“十四五”期間網絡強國戰略、數字中國戰略和教育信息化等領域信息安全崗位人才急需,按照《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指導性專業規范(Ⅱ)》的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標準建設框架,通過賽項豐富完善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使人才培養更貼近崗位實際,提升專業培養服務社會和行業發展的能力。該賽項內容覆蓋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信息安全技術與實施”、“信息安全產品配置與應用”、“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網絡攻防實訓”、“系統運行安全與維護”、“操作系統安全配置”、“Web 滲透測試技術”等專業核心課程內容。
(三)促進產教合作
賽項基于信息安全領域主流技術和現行業務流程設計,信息安全行業專家與院校教育專家緊密合作,推動競賽內容向教學改革的成果轉化,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產教融合的賽事創新。
三、競賽時間、地點
報到時間:2024 年 1 月 23 日
競賽時間:2024 年 1 月 24 日
競賽地點:蘭州新區職教園區服務保障中心
比賽限定在 1 天內進行,比賽場次為 2 場,賽項每場競賽時間為 3 小時,具體安排如下表所示。
日期 | 時間 | 事項 | 參加人員 | 地點 |
---|---|---|---|---|
競賽前 2 日 | 20:00 前 | 裁判、監督仲裁報到 | 工作人員 | 住宿酒店 |
競賽前 1 日 | 09:00-12:00 | 參賽隊報到,安排住宿,領取資料 | 工作人員、參賽隊 | 住宿酒店 |
09:00-12:00 | 裁判工作會議 | 裁判長、裁判員、監督仲裁組 | 會議室 | |
14:30-15:30 | 領隊會、競賽場次抽簽 | 各參賽隊領隊、裁判長 | 會議室 | |
15:30-16:00 | 參觀賽場 | 各參賽隊領隊 | 競賽場地 | |
16:00 | 檢查封閉賽場 | 裁判長、監督仲裁組 | 競賽場地 | |
16:00 | 返回酒店 | 參賽領隊 | 競賽場地 | |
競賽第 1 天 | 07:30 | 裁判進入裁判室 | 裁判長、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競賽第 1 天 | 08:00-08:20 | 第一場選手簽到,抽簽,一次加密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08:20-08:40 | 第一場選手二次加密及入場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08:40-09:00 | 參賽代表隊就位,宣讀賽場紀律,抽取賽題參數表,第一、二、三階段賽題發放時間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09:00-12:00 | 第一、二、三階段比賽時間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11:30 | 第二場選手封閉 | 參賽選手、封閉管理人員 | 封閉室 | |
12:00-12:30 | 第一場競賽第一、二、三階段結果提交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12:30 | 比賽正式結束,第一場選手封閉 | 參賽選手、封閉管理人員 | 封閉室 | |
13:00-13:20 | 第二場選手簽到,抽簽,一次加密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13:20-13:40 | 第二場選手二次加密及入場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13:40-14:00 | 參賽代表隊就位,宣讀賽場紀律,抽取賽題參數表,第一、二、三階段賽題發放時間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14:00-17:00 | 第一、二、三階段比賽時間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17:00-17:30 | 第二場競賽第一、二、三階段結果提交 | 參賽選手、現場裁判 | 競賽場地 | |
17:30 | 比賽正式結束 | |||
17:30-評判完畢后 | 成績匯總報送,成績公布 | 評分裁判、裁判長、專家、監督仲裁 | 競賽場地和參賽隊住宿酒店 | |
競賽后 1 日 | 9:00-10:00 | 閉賽式 | 領導、嘉賓、裁判、各參賽隊、專家組 | 會議室 |
四、競賽內容
(一)賽項涵蓋的知識、技能
重點考核參賽選手安全網絡組建、網絡系統安全策略部署、按照等級保護要求進行系統加固與信息保護、網絡安全運維管理等綜合實踐能力,
具體包括:
1.參賽選手能夠根據大賽提供的賽項要求,設計信息安全防護方案,并且能夠提供詳細的信息安全防護設備拓撲圖。
2.參賽選手能夠根據業務需求和實際的工程應用環境,實現網絡設備、安全設備、服務器的連接,通過調試,實現設備互聯互通。
3.參賽選手能夠在賽項提供的網絡設備及服務器上配置各種協議和服務,實現網絡系統的運行,并根據網絡業務需求配置各種安全策略,組建網絡以滿足應用需求。
4.參賽選手能夠根據網絡實際運行中面臨的安全威脅,按照等級要求指定安全策略并部署實施,實現系統的加固,防范并解決網絡惡意入侵和攻擊行為。
5.參賽選手能夠按照要求準確撰寫工作總結。
(二)競賽分值與時間分布
競賽分值權重和時間分布,如下表所示。
序號 | 內容模塊 | 競賽時間 |
---|---|---|
第一階段權重 30% | 網絡平臺搭建與設備安全防護 | 180 分鐘 |
第二階段權重 30% | 網絡安全事件響應、數字取證調查、應用程序安全 | |
第三階段權重 40% | 奪旗挑戰 CTF(網絡安全滲透)理論技能與職業素養 |
(三)競賽命題
命題工作由賽項專家組負責,結合信息安全技能人才培養要求和職業崗 位 需 要 , 參 照 行 業 規 范 , 設 計 賽 題 。 本 賽 項 樣 題 在 省 大 賽 網(http://sdskills.sdei.edu.cn/)公布,本賽項競賽試題采用題庫方式,題庫參考 2024 年國賽試題。競賽試題包括 2 套試題方案,正式賽題在比賽前三天內,在現場監督人員隨機排序后,由裁判長指定相關人員抽取。比賽完成后,參賽隊不得將賽卷帶離賽場,由現場裁判對賽卷進行回收。
五、競賽規則
本賽項為團體賽,以院校為單位組隊參賽,不得跨校組隊。每支參賽隊由 3 名選手(設隊長 1 名)和不超過 2 名指導教師組成。選手報名資格和具體參賽隊數、指導教師數等按照《關于舉辦 2024 年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通知》中的規定表述執行。
(一)報名資格
本賽項為團體賽,每隊由 3 名選手組成。選手報名資格和具體參賽隊數、指導教師數等按照《甘肅省教育廳等 6 部門關于舉辦 2024 年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通知》規定執行。
(二)賽事規定
1.競賽前 1 日安排各參賽隊領隊、參數選手熟悉賽場。
2.競賽工位通過抽簽決定,競賽期間參賽選手不得離開競賽工位。
3.競賽所需的硬件設備、系統軟件和輔助工具由賽項執委會統一安排,參賽選手不得自帶硬件設備、軟件、移動存儲、輔助工具、移動通信等進入競賽現場。
4.參賽隊自行決定選手分工、工作程序和時間安排。
5.參賽隊在賽前 10 分鐘進入競賽工位并領取競賽任務,競賽正式開始后方可展開相關工作。
6.競賽過程中,選手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人身及設備安全,并接受裁判員的監督和警示。若因選手因素造成設備故障或損壞,無法繼續競賽,裁判長有權決定終止該隊競賽;若因非參賽選手個人因素造成設備故障,由裁判長視具體情況做出裁決。
7.競賽結束(或提前完成)后,參賽隊要確認已成功提交所有競賽文檔,裁判員與參賽隊隊長一起簽字確認,參賽隊在確認后不得再進行任何操作。
(三)競賽流程圖
六、競賽環境
競賽工位內設有操作平臺,每工位配備 220V 電源,工位內的電纜線應符合安全要求。每個競賽工位面積≥6 ㎡,確保參賽隊之間互不干擾。競賽工位標明工位號,并配備競賽平臺和技術工作要求的軟、硬件。環境標準要求保證賽場采光(大于 500lux)、照明和通風良好;為每支參賽隊提供一個垃圾箱。
七、技術規范
(一)賽項標準與規范
該賽項涉及的信息網絡安全工程在設計、組建過程中,主要有以下 15項國家標準,參賽隊在實施競賽項目中要求遵循如下規范。
序號 | 標準號 | 中文標準名稱 |
---|---|---|
1 | GB17859-1999 |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準則》 |
2 | GB/T20271-2006 | 《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通用安全技術要求》 |
3 | GB/T20270-2006 | 《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基礎安全技術要求》 |
4 | GB/T20272-2006 | 《信息安全技術操作系統安全技術要求》 |
5 | GB/T20273-2006 | 《信息安全技術數據庫管理系統安全技術要求》 |
6 | GA/T671-2006 | 《信息安全技術終端計算機系統安全等級技術要求》 |
7 | GB/T20269-2006 | 《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管理要求》 |
8 | ISOOSI | OSI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
9 | IEEE802.1 | 局域網概述,體系結構,網絡管理和性能測量 |
10 | IEEE802.2 | 邏輯鏈路控制 LLC |
11 | IEEE802.3 | 總線網介質訪問控制協議 CSMA/CD 及物理層技術規范 |
12 | IEEE802.6 | 城域網(MetropolitanAreaNetworks)MAC 介質訪問控制協議 DQDB 及其物理層技術規范 |
13 | IEEE802.10 | 局域網安全技術標準 |
14 | IEEE802.11 | 無線局域網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 CSMA/CA 及其物理層技術規范 |
15 | BG/T22239-2008 | 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 |
(二)賽項涉及知識點與技能點
序號 | 內容模塊 | 具體內容 | 知識點或技能點 |
---|---|---|---|
第一階段 | 網絡平臺搭建 | 網絡規劃 | VLSM、CIDR 等; |
基礎網絡 | VLAN、WLAN、STP、SVI、RIPV2、OSPF、BGP、IPv6、組播等 | ||
網絡安全設備 | 訪問控制 | 保護網絡應用安全,實現防 DOS、DDOS 攻擊、實現包過濾、應用層代理、狀態化包過濾、URL 過濾、基于 IP、協議、應用、用戶角色、自定義數據流和時間等方式的帶寬控制,QOS 策略等 |
密碼學和 VPN | 密 碼 學 基 本 理 論 、 L2LIPSecVPN 、GREOverIPSec、L2TPOverIPSec、IKE:PSK、IKE:PKI、SSLVPN 等 | ||
---|---|---|---|
數據分析 | 能夠利用日志系統對網絡內的數據進行日志分析,把控網絡安全等 | ||
第二 | 網絡安全事件響應、數字取證調查、應用程序安全 | 網絡安全事件響應 | 操作系統日志、應用系統/中間件日志、系統進程分析、系統安全漏洞及加固 |
階段 | 數字取證調查 | 內存鏡像分析、編碼轉換、加解密、數據隱寫、文件分析取證、網絡流量包分析 | |
應用程序安全 | 程序逆向分析、移動應用程序代碼分析、惡意腳本代碼分析 | ||
第三 | 奪旗挑戰 CTF(網絡安全滲透) | 參賽隊針對預設的環境進行滲透測試 | SQL 注入、文件上傳、命令執行、緩沖區溢出、信息收集、逆向文件分析、二進制漏洞利用、應用服務漏洞利用、操作系統漏洞利用、密碼學分析 |
階段 | 理論技能與、職業素養 | 網絡與信息安全理論、知識和職業素養 | 信息安全與網絡基礎、操作系統安全、網絡協議安全、網絡設備安全、網絡數據安全、程序代碼安全、網絡安全滲透、安全運維與應急服務、密碼技術、網絡安全法律法規、職業素養 |
八、技術平臺
(一)競賽軟件
賽項執委會提供個人計算機(安裝 Windows 操作系統),用以組建競賽操作環境,并安裝 Office 等常用應用軟件。賽項執委會提供滲透測試機和靶機虛擬機環境。
序號 | 軟件 | 版本 |
---|---|---|
1 | Windows10 | professional |
2 | MicrosoftOffice | Version2010 以上 |
4 | VMwareWorkstation | Version12 以上 |
5 | WindowsServer2016 | Datacenter |
6 | Wireshark | 3.4.9 |
7 | bind | 9.11.4 |
8 | Kali | Version2021.3 |
9 | IDAfree | 7.0 |
10 | OllyDbg | Version1.10 以上 |
11 | PDFreader |
12 | Volatility | Version2.6 以上 |
---|---|---|
13 | Autopsy | Version4.0 以上 |
14 | windbg | Version4.0 以上 |
15 | Jadx-gui | 1.2.0 |
16 | apktool | 2.6.1 |
17 | AndroidStudio | 2021.3.1 |
18 | HxDHexEditor | Version2.X 以上版本 |
19 | AndroidEmulator | API27 |
20 | StegSolve | 1.4 |
21 | audacity | 3.1.0 |
22 | Parrot-security | 4.11.2 |
23 | gdb-pwndbg | 2021.06.22 |
24 | sagemath | 9.2 |
25 | pwntools | 4.5.0 |
26 | pycryptodome | 3.14.1 |
27 | frida-server | 15.1.10 |
28 | frida-tools | 10.4.1 |
29 | vscode | X64-1.6.1 |
30 | Frp | 0.38.0 |
31 | Neo-reGeorg | v3.7.0 |
32 | EmEditorFree | V21.5.2 |
33 | Putty | 0.68 以上 |
34 | VNCviewer | 1.2.1.2 |
35 | VirtualBox | 6.1.28 |
36 | CaptfEncoder | 2.1.0 |
37 | BeautifulSoup4 | 4.9.3 |
38 | one_gadget | 1.7.4 |
39 | 超級終端 | 設備調試連接工具 |
(二)競賽設備清單
序號 | 設備名稱 | 數量 | 參考型號 |
---|---|---|---|
1 | 三層虛擬化交換機 | 1 | 神州數碼 CS6200-28X-Pro |
2 | 防火墻 | 1 | 神州數碼DCFW-1800E-N3002-Pro |
3 | 堡壘服務器 | 1 | 神州數碼 DCST-6000B-Pro |
4 | WEB 應用防火墻 | 1 | 神州數碼 DCFW-1800-WAF-P |
5 | 網絡日志系統 | 1 | 神州數碼 DCBC-NetLog |
---|---|---|---|
6 | 無線交換機 | 1 | 神州數碼 DCWS-6028-Pro |
7 | 無線接入點 | 1 | 神州數碼 WL8200-I2 |
8 | PC 機 | 3 | 多核 CPU,CPU 主頻>=3.0GHZ,>=四核心八線程,內存>=8G,具有串口或者配置 USB轉串口的配置線,支持硬件虛擬化 |
九、評分辦法
(一)裁判評分方法
裁判組負責競賽機考評分和結果性評分,由裁判長負責競賽全過程;裁判員提前報到,報到后所有裁判的手機全部上繳裁判長統一保管,評分結束后取回,保證競賽的公正與公平。
競賽現場有監督員、裁判員、監考員、技術支持隊伍等組成,分工明確。根據現場環境,每位監考員負責 3-5 組參賽隊,3-4 名技術支持工程師負責所有工位設備應急。監考員負責與參賽隊伍的交流溝通及試卷等材料的收發,裁判員負責設備問題確認和現場執裁,技術支持負責執行裁判確認后的設備應急處理。
(二)成績產生辦法
裁判員執裁過程中,各模塊由分組裁判員進行背對背評分,由小組長負責裁定成績一致方可提交到成績統計組,統計組再次核對每小題的得分,并匯總產生每套競賽文檔號的對應成績。
裁判長正式提交競賽文檔號對應的評分結果并復核無誤后,加密裁判在監督人員監督下對加密結果進行逐層解密,形成成績一覽表,成績表由裁判長、監督仲裁員簽字確認。
競賽評分嚴格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分標準注重考查參賽選手以下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競賽階段 | 具體內容分值 | 評分細則和評分方式 |
---|---|---|
第一階段權重 30% | 網絡平臺搭建權重 5% | 防火墻、網絡日志系統、web 應用防火墻、無線控制器、三層交換機,物理連接,命名、IP 地址等配置,滿分 50 分;結果評分-客觀。 |
網絡安全設備配置與防護權重 25% | 防火墻路由、安全策略、NAT、VPN 等配置和測web 應用防火墻防護策略、過濾策略、告警等配置;無線管理、無線網絡設置、安全策略等配置和測試;三層交換機路由、二層安全等配置和測試;網絡日志系統網絡檢測、統計、告警等配置;試;滿分 250 分;結果評分-客觀。 | |
第二階段權重 30% | 網絡安全事件響應、數字取證調查和應用安全權重 30% | 操作系統和應用系統的日志分析,漏洞分析,系統進程分析,內存分析,系統安全加固,程序逆向分析,編碼轉換,加解密技術,數據隱寫,文件分析取證,網絡流量包分析,移動應用程序分析,代碼審計;滿分 300 分;結果評分-客觀。 |
第三階段 | 奪旗挑戰 CTF(網絡安全滲透)權重 30% | 使用滲透測試技術利用 SQL 注入、文件上傳、命令執行、棧溢出、緩沖區溢出等漏洞對目標靶機進行滲透測試;通過信息收集、逆向文件分析、二進制漏洞利用、應用服務漏洞利用、操作系統漏洞利用、密碼學分析及一些雜項信息分析等信息安全技術獲取靶機內的關鍵內容。滿分 300 分;結果評分-客觀。 |
權重 40% | 理論技能與職業素養權重 10% | 通過理論測試系統進行理論技能與職業素養考核,主要考查信息安全與網絡基礎、操作系統安全、網絡協議安全、網絡設備安全、網絡數據安全、程序代碼安全、網絡安全滲透、安全運維與應急服務、密碼技術、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及職業素養等職業素養。滿分 100 分;結果評分-客觀。 |
參賽選手應體現團隊風貌、團隊協作與溝通、組織與管理能力和工作計劃能力等,并注意相關文檔的準確性與規范性。
(三)成績復核與公布
為保障成績評判的準確性,監督仲裁組將對賽項總成績排名前 30%的所有參賽隊伍(選手)的成績進行復核;對其余成績進行抽檢復核,抽檢覆蓋率不得低于 15%。如發現成績錯誤以書面方式及時告知裁判長,由裁判長更正成績并簽字確認。復核、抽檢錯誤率超過 5%的,裁判組將對所有成績進行復核。競賽成績復核無誤后,經裁判長、監督仲裁人員審核簽字后確認,并在賽場及賽場外張貼紙質成績單進行公布。
十、獎項設定
按實際參賽人(隊)數的 10%、20%、30%(小數點后四舍五入)分設一、二、三等獎。其他情況按照競賽規程總則執行。
十一、申訴與仲裁
1.各參賽隊對不符合賽項規程規定的儀器、設備、工裝、材料、物件、計算機軟硬件、競賽使用工具、用品,競賽執裁、賽場管理、競賽成績,以及工作人員的不規范行為等,可向賽項仲裁組提出申訴,申訴主體為參賽隊領隊。
2.申訴啟動時,參賽隊向賽項仲裁組遞交領隊親筆簽字同意的書面報告。書面報告應對申訴事件的現象、發生時間、涉及人員、申訴依據等進行充分、實事求是的敘述。非書面申訴不予受理。
3.提出申訴的時間應在比賽結束后(選手賽場比賽內容全部完成)2 小時內。超過時效不予受理。
4.賽項仲裁組在接到申訴報告后的 2 小時內組織復議,并及時將復議結果以書面形式告知申訴方。申訴方對復議結果仍有異議,可由領隊向比賽監督員提出申訴,由監督員傳達最終仲裁結果。
5.申訴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收仲裁結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過激行為擾亂賽場秩序。仲裁結果由申訴人簽收,不能代收,如在約定時間和地點申訴人離開,視為自行放棄申訴。
6.申訴方可隨時提出放棄申訴。
十二、安全預案
賽事安全是技能競賽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是賽事籌備和運行工作必須考慮的核心問題。賽項執委會采取切實有效措施保證大賽期間參賽選手、指導教師、裁判員、工作人員嚴格按照當地相關要求執行。
(一)比賽環境
1.執委會須在賽前組織專人對比賽現場、住宿場所和交通保障進行考察,并對安全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賽場的布置,賽場內的器材、設備,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規定。如有必要,也可進行賽場仿真模擬測試,以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
2.賽場周圍要設立警戒線,要求所有參賽人員必須憑執委會印發的有效證件進入場地,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發生意外事件。比賽現場內應參照相關職業崗位的要求為選手提供必要的勞動保護。在具有危險性的操作環節,裁判員要嚴防選手出現錯誤操作。
3.承辦單位應提供保證應急預案實施的條件。對于比賽內容涉及高空作業、可能有墜物、大用電量、易發生火災等情況的賽項,必須明確制度和預案,并配備急救人員與設施。
4.嚴格控制與參賽無關的易燃易爆以及各類危險品進入比賽場地,不許隨便攜帶書包進入賽場。
5.配備先進的儀器,防止有人利用電磁波干擾比賽秩序。大賽現場需對賽場進行網絡安全控制,以免場內外信息交互,充分體現大賽的嚴肅、公平和公正性。
6.執委會須會同承辦單位制定開放賽場和體驗區的人員疏導方案。賽場環境中存在人員密集、車流人流交錯的區域,除了設置齊全的指示標志外,須增加引導人員,并開辟備用通道。
7.大賽期間,承辦單位須在賽場管理的關鍵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二)生活條件
1.比賽期間,原則上由執委會統一安排參賽選手和指導教師食宿。承辦單位須尊重少數民族的信仰及文化,根據國家相關的民族政策,安排好少數民族選手和教師的飲食起居。
2.執委會和承辦單位須保證比賽期間選手、指導教師和裁判員、工作人員的交通安全。
3.各賽項的安全管理,除了可以采取必要的安全隔離措施外,應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保護個人隱私和人身自由。
(三)組隊責任
1.各學校組織代表隊時,須安排為參賽選手購買大賽期間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2.各學校代表隊組成后,須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并對所有選手、指導教師進行安全教育。
3.各參賽隊伍須加強對參與比賽人員的安全管理,實現與賽場安全管理的對接。
(四)應急處理
比賽期間發生意外事故,發現者應第一時間報告執委會,同時采取措施避免事態擴大。執委會應立即啟動預案予以解決并報告組委會。賽項出現重大安全問題可以停賽,是否停賽由執委會決定。事后,執委會應向組委會報告詳細情況。
(五)處罰措施
1.因參賽隊伍原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獲獎資格。
2.參賽隊伍有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經賽場工作人員提示、警告無效的,可取消其繼續比賽的資格。
3.賽事工作人員違規的,按照相應的制度追究責任。情節惡劣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司法機關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十三、其他規定
(一)參賽隊須知
1.以學校為單位報名參賽。
2.不接受跨校組隊報名。
3.參賽隊選手在報名獲得確認后,原則上不再更換,如籌備過程中,選手因故不能參賽,所在校教育主管部門需出具書面說明并按相關參賽選手資格補充人員并接受審核;競賽開始后,參賽隊不得更換參賽選手,允許隊員缺席比賽。
4.參賽隊對大賽執委會發布的所有文件都要仔細閱讀,確切了解大賽時間安排、評判細節等,以保證順利參加大賽。要按執委會統一要求,準時到賽前說明會現場。會議期間要認真領會會議內容,如有不明之處,可直接向工作人員詢問。
5.開賽式結束后,各領隊在指定的地點抽取順序號(場次),抽取順序(場次)的次序按照行政區域次序。各領隊在抽取順序號(場次)時需要出示領隊證,抽得順序號(場次)后向現場負責記錄的工作人員出示號碼,經記錄、核實、確認無誤后在指定欄內簽字。
6.參賽隊按照大賽賽程安排,憑大賽執委會頒發的參賽證和有效身份證件參加競賽及相關活動。
7.各參賽隊在比賽期間,要注意飲食衛生及交通安全,保證所有參賽選手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他意外事故的發生。
8.比賽期間,各代表隊須自行為參賽選手購買保險。
9.本規程沒有規定的行為,裁判組有權做出阻止裁決。在有爭議的情況下,仲裁工作組的裁決是最終裁決,任何媒體資料都不做參考。
(二)指導教師須知
1.指導教師須參加賽前說明會。也可受領隊的指派抽取順序號(場次)并完成登記和確認等工作。
2.做好本學校比賽選手的業務輔導、安全防范、心理疏導和思想引導工作,對參賽選手及比賽過程報以平和、包容的心態,共同維護競賽秩序。
3.提醒和檢查選手應攜帶的證件,保管選手不能帶入賽場的物品,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工作。
4.指導教師進入賽場觀摩時不得與自己的選手進行任何形式的交流,不得有任何影響其他隊選手比賽的行為。
5.當本學校選手在比賽進程中出現異常影響參賽時,應及時了解情況,客觀做出判斷,并做好選手的安撫工作。
(三)參賽選手須知
1.參賽選手必須佩帶由大賽執委會統一制作的證件進入比賽區域。進入比賽區域后,應服從賽場工作人員指令,到指定地點等侯,未經允許不得離開指定地點。
2.參賽選手持有效身份證件、參賽證、大賽規定自帶的參賽工具,提
前 30 分鐘檢錄、入場。
3.嚴禁將 U 盤、移動硬盤等數據存儲裝置、通訊設備等帶入賽場。一經發現,取消比賽資格。
4.參賽選手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1)嚴格遵守賽場紀律、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文明操作要求及著裝要求。
(2)參賽過程中不得使用帶有存儲功能的計算工具。
(3)比賽過程中,如出現設備危險報警時,應立即關掉電源,并提請賽場工作人員示意解決,由賽場裁判在賽場記錄表中記錄。
(4)比賽結束時間到,聽到裁判長統一發出的指令,參賽選手應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比賽時間。
(5)比賽結束不得將賽題帶出賽場。不得在賽場附近逗留和喧嘩。
(6)注意保持比賽場所的環境衛生。
5.參賽選手應認真閱讀競賽操作須知,自覺遵守賽場紀律,按競賽規則、賽場要求進行競賽。
6.競賽期間,競賽選手應服從裁判評判,若對裁判評分產生異議,不得與裁判爭執、頂撞,但可于規定時限內由領隊向賽項仲裁工作組提出書面仲裁申請;由賽項仲裁工作委員會調查核實并處理。
7.參賽選手如提前完成任務,提交結果后要在指定的區域等待,經裁判同意方可離開賽場。
8.競賽過程中如因競賽平臺發生故障,應及時斷電并報告裁判,不得私自處理,否則取消參加比賽資格。
9.替補選手不得進入比賽現場參與本項比賽。
(四)工作人員須知
1.大賽全體工作人員必須服從執委會統一指揮,認真履行職責,做好比賽服務工作。
2.全體工作人員要按分工準時到崗,盡職盡責做好份內各項工作,保證比賽順利進行。
3.賽場技術負責人員要堅守崗位,比賽出現技術問題(包括設備、器材等)時,應與裁判長及時聯系,及時處理,如需要重新比賽要得到執委會同意后方可進行。
4.如遇突發事件,要及時向執委會報告,同時做好疏導工作,避免重大事故發生。
5.認真組織好參賽選手的報到及賽前的準備工作,維護好比賽秩序,遇有重大問題及時與執委會聯系協商解決辦法。
6.不得在賽場內接打手機,檢錄人員、場內服務人員在比賽進行時一律關閉手機,無特殊原因不得擅自離開賽場。
7.工作人員在比賽現場不得有聊天、打鬧等可能影響參賽選手的任何